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78篇
  免费   604篇
  国内免费   723篇
测绘学   80篇
大气科学   25篇
地球物理   769篇
地质学   2039篇
海洋学   280篇
天文学   21篇
综合类   116篇
自然地理   17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74篇
  2021年   100篇
  2020年   102篇
  2019年   111篇
  2018年   106篇
  2017年   82篇
  2016年   116篇
  2015年   115篇
  2014年   147篇
  2013年   152篇
  2012年   162篇
  2011年   165篇
  2010年   152篇
  2009年   164篇
  2008年   137篇
  2007年   181篇
  2006年   171篇
  2005年   145篇
  2004年   153篇
  2003年   154篇
  2002年   108篇
  2001年   94篇
  2000年   78篇
  1999年   77篇
  1998年   66篇
  1997年   60篇
  1996年   60篇
  1995年   52篇
  1994年   46篇
  1993年   37篇
  1992年   33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中国板块构造与盐类矿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国大陆的华北、塔里木、准噶尔-兴安、华南及甘青藏等五大板块发展过程中于地块边缘活动带、陆间裂谷、陆内裂谷等场所生成的含盐盆地,沉积了各时期(O、C、T、J-E和Q)盐类矿床。通过分析对比认为,甘青藏板块兰坪-思茅拗陷带(J2-E1、Q),塔里木板块(C、K-E、Q),华北板块(O2),华南板块(T1-2)为成钾有利地带,中国东部众多的K-E红层盆地中成钾条件较差  相似文献   
102.
板块构造环境对金矿成矿的控制作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以板块构造理论为基础,论述了板块构造与金矿成矿的关系,指出与金矿有关的主要板块构造环境是裂谷带,岛弧地带,深大断裂带和碰撞带,不同大地构造环境对金矿成矿的控制具有不同的特点,另一方面,不同板块构造环境对金矿成矿具有专属性,这种专属性随着板块间的相互作用及其旋回性发展具有时空复合特征。  相似文献   
103.
分离的大陆板块边缘镁铁-超镁铁岩系Th/Hf—Ta/Hf判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论述了Th/Hf-Ta/Hf关系判别岩浆岩源区大地构造环境机理的基础上,根据世界上典型大地构造环境区岩浆岩系的Th、Ta、Hf特征,提出了分离的大陆板块边缘镁铁-超镁铁岩的Th/Hf—Ta/Hf判别标志:Th/Ta=1.8~4.0,Ta/Hf>0.1。  相似文献   
104.
含油气盆地地球动力学模式   总被引:34,自引:1,他引:34  
陈发景  汪新文 《地质论评》1996,42(4):304-310
文章讨论了含油气盆地地球动力学模式,其中着重讨论了以下几个问题:(1)沉积盆地地球动力学研究的进展,使得能够提出一种根据盆地所处的板块位置和地球动力学模型进行划分的含油气盆地分类;(2)尽管我们有一些古生代克拉通盆地的地球动力学模式,但其成因机制仍缺乏令人信服的解释;(3)通过大陆内裂谷火山岩化学成分、地温场、构造变形、岩石圈结构以及区域板块构造背景综合分析,我们建立了六种大陆裂谷形成的地球动力学模式;(4)前陆盆地的形成与其周缘造山带密切相关,其地球动力学模式是大陆岩石圈对褶皱冲断带构造负载的挠曲响应;  相似文献   
105.
Summary Pseudo-static and dynamic non-linear finite element analyses have been performed to assess the dynamic behaviour of gravity retaining walls subjected to horizontal earthquake loading. In the pseudo-static analysis, the peak ground acceleration is converted into a pseudo-static inertia force and applied as a horizontal incremental gravity load. In the dynamic analysis, an actual measured earthquake acceleration time history has been scaled to provide peak ground acceleration values of 0.1 g and 0.3 g. Good agreement is obtained between the pseudo-static analysis and analytical methods for the calculation of the active coefficient of earth pressure. However, the results from the dynamic analysis require careful interpretation. In the pseudo-static analysis, the increase in the point of application of the resultant active force with the horizontal earthquake coefficient k h from the one-third point to the mid-height of the wall is clearly observed. In the dynamic analysis, the variation in the point of application is shown to be a function of the type of wall deformation. Both finite element analyses indicate the importance of determining the magnitude of the predicted displacements when assessing the behaviour of the wall to seismic loading.  相似文献   
106.
隧道支护结构荷载作用的随机反演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朱永全  张清 《岩土力学》1996,17(2):57-63
提出荷载-结构模式进行随机反分析方法,从隧道支护结构变形反算对应的荷载作用,可反推围岩抗力系数和覆土荷载的分布情况,以及作用于支护结构上各部位的外荷载。提出了以实测位移为基础的样条函数插值.以插值位移补充大量的实测值,满足了反分析所需众多的已知位移数。通过一施工实例对该方法的可行性进行了检验。  相似文献   
107.
介绍了所研制的DF-1型泡沫剂组分及性能;对泡沫泥浆钻进的配方进行了研究,得出的最优配方应用于现场,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并对泡沫泥浆的护壁机理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08.
拦河坝砼防渗墙多在砂层与砂卵石层上施工,地基处理根据地质条件选择,施工方法有无导孔挖槽导孔挖槽,冲击成槽,回转钻成槽,锯槽机成槽,锯槽机为新型防渗成墙材料提供了新的施工手段,但有局限性。  相似文献   
109.
利用光粘弹性实验方法模拟了地下工程中圆截面巷道围岩及冻结壁的蠕变过程,给出了巷道围岩和冻结壁的应力分布规律及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为地下工程的设计及预报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实验手段。  相似文献   
110.
扬子板块石炭纪沉积层序及其全球性对比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通过对石炭纪扬子板块内部、扬子板块与华北板块及扬子板块与欧美板块之间的不同级别沉积层序对比研究,编制了扬子板块、华北板块和欧美板块石炭纪的海平面变化曲线。在扬子板块内部,上、下扬子区2级沉积层序可以进行对比,但下扬子区海进和海岸上超滞后于上扬子区,由于资料的限制,3级沉积层序的对比还有困难;华北板块Fusulina-Fusulinela带内的一个3级沉积层序和Triticites-Peudoschwagerina带内的四个3级沉积层序,可以和扬子板块同期的3级沉积层序对比;扬子板块和北美中大陆不仅3级沉积层序可以对比,而且在晚石炭世Gzhelian期4级沉积层序也可以进行对比,但由于它们大地构造背景的差异,导致沉积层序组成内容的不同。上述对比结果被认为是冰川型全球海平面变化所形成全球沉积记录同时性的证据。并以冰期与非冰期、联合古陆形成前后等方面对相同板块内和不同板块间沉积层序的数量和级别的异同原因进行了探讨,认为石炭纪冈瓦纳大陆冰川消长是控制全球海平面变化的主要因素,因此,沉积层序应具全球同时性和可对比性,但局部沉积条件差异也将影响沉积层序组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