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30篇
  免费   1154篇
  国内免费   1716篇
测绘学   100篇
大气科学   202篇
地球物理   877篇
地质学   4728篇
海洋学   635篇
天文学   2154篇
综合类   318篇
自然地理   1186篇
  2024年   31篇
  2023年   107篇
  2022年   319篇
  2021年   325篇
  2020年   305篇
  2019年   302篇
  2018年   298篇
  2017年   282篇
  2016年   267篇
  2015年   322篇
  2014年   322篇
  2013年   384篇
  2012年   346篇
  2011年   360篇
  2010年   310篇
  2009年   573篇
  2008年   456篇
  2007年   513篇
  2006年   564篇
  2005年   429篇
  2004年   415篇
  2003年   464篇
  2002年   369篇
  2001年   316篇
  2000年   311篇
  1999年   261篇
  1998年   286篇
  1997年   192篇
  1996年   148篇
  1995年   129篇
  1994年   134篇
  1993年   87篇
  1992年   82篇
  1991年   44篇
  1990年   48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22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1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Hamiltonian mechanics is applied to the problem of the rotation of the elastic Earth. We first show the process for the formulation of the Hamiltonian for rotation of a deformable body and the derivation of the equations of motion from it. Then, based on a simple model of deformation, the solution is given for the period of Euler motion, UT1 and the nutation of the elastic Earth. In particular it is shown that the elasticity of the Earth acts on the nutation so as to decrease the Oppolzer terms of the nutation of the rigid Earth by about 30 per cent. The solution is in good agreement with results which have been obtained by other, different approaches.  相似文献   
12.
江山—绍兴断裂带是中国南方最重要的构造带之一。它是江南陆块与华夏陆块神功运动形成的碰撞拼贴带。它表现出明显的多期变形、构造叠加的特征:神功运动形成近东西向平卧褶皱;印支运动沿断裂带有向北西强烈的推覆挤压。断裂带不同时期的活动反映了不同特征的构造环境,形成不同的构造变形特征,并对两侧的地质历史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3.
文中详细地论述了新疆阿尔泰哈巴河一带古生代火山岩的地质、岩石化学、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将其分为三个类型,认为火山岩是在陆缘裂陷槽的区域构造背景下发生和演化的。对各类型火山岩岩浆来源,上升模式也做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14.
15.
Kuiper带是指太阳系内位于离太阳 30~ 50AU一个区域。 1 992年该区域陆续发现了一群半径在几十到几百公里的小天体。这些小天体在Kuiper带的分布是极其不均匀的。Kuiper带小天体的发现对人们认识太阳系的形成与演化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回顾了近年来国际上在Kuiper带小天体动力演化方面的研究 ,着重分析了目前国际上几种用以解释其非均匀分布的动力学机制 ,并提出目前该领域的一些尚未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17.
A research that we conducted in 1963 on the evolution of the binaries based on the available orbital data to obtain a philosophical degree, led to the establishment of an interesting and new diagram between the logarithm of the total mass and a particular parameterX, bound to the areal constant. This appeared to have a real physical significance but the basic observational material was insufficiently extended to assure its undeniable existence. In 1981, a new research based on a more extended orbital material, has confirmed this diagram. Presently, another important increase in the orbital material and the availability of highly accurate trigonometric parallaxes produced by the Hipparcos satellite, gave us the opportunity to confirm once more the stability of this diagram. This last research is here described.  相似文献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