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7篇
  免费   535篇
  国内免费   1096篇
测绘学   24篇
地球物理   309篇
地质学   2528篇
海洋学   246篇
天文学   26篇
综合类   58篇
自然地理   1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51篇
  2020年   84篇
  2019年   101篇
  2018年   95篇
  2017年   71篇
  2016年   95篇
  2015年   135篇
  2014年   135篇
  2013年   141篇
  2012年   153篇
  2011年   152篇
  2010年   137篇
  2009年   210篇
  2008年   155篇
  2007年   186篇
  2006年   215篇
  2005年   168篇
  2004年   161篇
  2003年   122篇
  2002年   92篇
  2001年   87篇
  2000年   94篇
  1999年   75篇
  1998年   64篇
  1997年   48篇
  1996年   42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场地回填土与搅拌桩施工顺序将直接影响软土地坪复合地基的处理效果,其中沉降控制是影响地坪安全运行的关键。以近海软土地区工业厂房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工程为例,探讨了复合地基水泥土搅拌桩、回填土两种不同施工顺序的影响因素及相应处理效果;通过数值模拟试验,计算分析了不同填土厚度下两种工况的地基固结总沉降、施工沉降、工后沉降。结果表明,采用“先土后桩”的施工顺序的施工期沉降大于“先桩后土”,但工后沉降大大减小,提高了软土地坪地基处理效果,有利于处理后地坪的安全运行,验证了前述分析结论,为合理设计方案的确定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2.
在基坑中对等截面单桩进行了抗拔静载试验,在桩身设置应变式钢筋计,成功测得桩身各截面的应变数据。分析试验所得数据,对试验抗拔桩抗拔系数的取值、侧摩阻力的发挥、混凝土桩身的开裂等进行了探讨,相应给出了抗拔桩的设计建议。  相似文献   
33.
利用夯扩灌注桩对桩端持力层的加密作用,可解决水下填筑问题,利用粉煤灰的可压密性和夯扩灌注桩承载力高的特点,可大幅提高复合地基承载力,减少工程投资。以河南洛阳某高层建筑为例,介绍了粉煤灰垫层和夯扩灌注桩组成的刚性桩复合地基在高层建筑地基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4.
在CFG桩复合地基设计中,褥垫层的厚度设计是一个重点,它是复合地基承载力能否全部发挥的关键因素之一。但其设计上基本是靠经验取值,缺少理论根据。从理论方面入手,推导了褥垫层厚度的理论计算方法,给出了最佳垫层厚度、桩土应力比的解析表达式。  相似文献   
35.
根据自重湿陷性黄土的特点、《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50025—2004)和《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中关于桩基设计的对比分析,通过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工程实例分析计算,依据负摩擦产生的机理——中性点理论,论述了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中桩基设计应考虑中性点,而不应全部计入负摩阻的观点。  相似文献   
36.
通过工程实例,介绍了单管法高压旋喷桩施工工艺、技术参数、施工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注意事项。阐述了一些常见故障及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37.
在颍河特大桥桩基施工中灌注35号墩-1桩基时,混凝土输送泵出现故障造成浇注中断,桩基检测时发现缺陷,采用旋喷压浆技术进行处理,经检测合格。对采用旋喷压浆处理桩基缺陷的全过程进行了介绍,并对施工中出现的技术问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8.
主要介绍了广州科学城保利林语山庄高边坡支护设计方案与施工方法。支护方案综合采用了锚索、锚杆、抗滑桩、钢管桩、格构梁及挡土墙等多种支护方法,有效地提高了边坡的稳定性。应用有限元方法来验证设计方案的合理性,模拟结果与工程实践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39.
A numerical procedure is described for the analysis of the vertical deformation and the stress distribution of the strip footings on layered soil media. Three layers of soil with different stiffness are considered with the middle soil layer the thinnest and most stiff layer. The soil media is discretized and using the theory of elasticity, the governing differential equations are obtained in terms of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displacements. These equations along with appropriate boundary and continuity conditions are solved by using the finite difference method. The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displacements, strains and stresses are found at various nodes in the soil media. Parametric studies are carried out to study the effect of the placement depth of the middle soil layer, the relative ratios of the moduli of deformation of the soil layers on the vertical displacement of the footing and the vertical stress distribution. These studies reveal that the middle thin but very stiff layer acts like a plate and redistributes the stresses on the lower soft soil layer uniformly. The displacement on the top and bottom of the middle soil layer is almost the same showing that the compression of the middle layer is negligible as it is very stiff.  相似文献   
40.
竖轴向承载力是桩基础设计的重要参数,现场静载试验是目前确定桩基承载力的主要手段之一。本文依托黄陵延安段高速公路洛河特大桥试桩工程,通过对原有工程桩施加预应力,形成了以工程桩为锚桩的锚拔体系。加载过程中试桩应力、锚桩应力及桩顶位移测试,结果表明,结合预应力技术,以工程桩作为锚桩构成桩基础静载试验的锚拔体系是可行的,同时提出了施加预应力大小的原则、方法以及确保后期曾作为锚桩的工程桩有足够承载能力应采取的必要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