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98篇
  免费   2268篇
  国内免费   5169篇
测绘学   270篇
大气科学   513篇
地球物理   2366篇
地质学   12491篇
海洋学   811篇
天文学   660篇
综合类   544篇
自然地理   580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201篇
  2022年   345篇
  2021年   402篇
  2020年   477篇
  2019年   660篇
  2018年   543篇
  2017年   455篇
  2016年   679篇
  2015年   641篇
  2014年   826篇
  2013年   850篇
  2012年   883篇
  2011年   953篇
  2010年   742篇
  2009年   932篇
  2008年   840篇
  2007年   901篇
  2006年   915篇
  2005年   736篇
  2004年   646篇
  2003年   608篇
  2002年   520篇
  2001年   437篇
  2000年   383篇
  1999年   410篇
  1998年   434篇
  1997年   322篇
  1996年   286篇
  1995年   220篇
  1994年   195篇
  1993年   174篇
  1992年   143篇
  1991年   96篇
  1990年   83篇
  1989年   65篇
  1988年   59篇
  1987年   46篇
  1986年   28篇
  1985年   20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7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0篇
  1977年   4篇
  1976年   2篇
  1973年   3篇
  1972年   1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61.
陶奎元  沈加林  姜杨  余明刚 《岩石学报》2008,24(11):2647-2656
雁荡山岩石地貌由叠嶂、方山、石门、柱峰、锐峰、岩洞、天生桥和峡谷、涧溪、瀑、潭、湖等岩石地貌组合而成。其形成的地质学、岩石学基础是白垩破火山岩相与构造。不同类型地貌景观反映了这一破火山构造。断裂切割、重力崩塌与流水侵蚀是形成此类地貌的主要外动力地质作用。雁荡山岩石地貌在形态、成因和审美学意义上均有别于我国砂砾岩岩石地貌、碳酸岩岩石地貌和花岗岩岩石地貌。雁荡山地貌可作为流纹质火山岩地貌的代表。  相似文献   
62.
地幔岩中流体包裹体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卢焕章 《岩石学报》2008,24(9):1954-1960
地幔岩石中的流体包裹体代表地幔流体的样品。地幔流体包裹体可以存在从地幔来的金刚石,地幔捕虏体和岩浆碳酸岩中。研究这些岩石和矿物中的流体包裹体可以得出其所代表的地幔流体的温度、压力、成分和同位素。我们目前见到的这三类地幔岩石的包裹体主要可在橄榄石、辉石、金刚石、方解石和磷灰石中见到。这些包裹体可以粗略地分为CO2包襄体和硅酸盐熔融体包裹体。又可细分为四类包裹体:(1)富碳酸盐的硅酸盐熔融包裹体。这种包裹体在金刚石、地幔岩捕虏体和岩浆碳酸盐岩中见到,它又可分为结晶质熔融包裹体和玻璃包裹体。(2)CO2包裹体。这种包裹体大多见于地幔捕虏体中,在金刚石和岩浆碳酸岩中也可见到。(3)含硫化物的包裹体。这种包裹体见于地幔捕虏体中,与纯CO2包裹体和含CO2的熔融包裹体共存。(4)高密度的流体包裹体。这种包裹体见于金刚石中,是一种高盐度、高密度的含K、Cl和H2O的流体包裹体,又可分为高卤水包裹体和含卤水的富硅的碳酸盐岩浆包裹体。从对金刚石、地幔捕虏体和岩浆碳酸盐岩中流体包裹体的研究表明,地幔流体存在不均匀性和不混溶性。  相似文献   
63.
张宏福 《岩石学报》2008,24(11):2457-2467
橄榄岩的Re-Os同位素体系作为探讨岩石圈地幔形成年龄的重要手段已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然而,Re-Os体系是否会受到橄榄岩的低温蚀变如蛇纹石化和地幔交代作用或橄榄岩—熔体相互作用的影响并不十分清楚。本文在总结国际上典型造山带橄榄岩剖面研究和地幔橄榄岩捕虏体研究的基础上,发现橄榄岩的Re-Os同位素体系基本不受蛇纹石化等低温蚀变作用的影响; 但橄榄岩—熔体相互作用会造成橄榄岩的Re-Os体系的变化即Re或Os的带入。当熔体/岩石比例较小时(≤1),橄榄岩—熔体相互作用会造成橄榄岩的Re含量显著增加,而放射成因的Os同位素即187Os增量有限。但当熔体/岩石比例很大时(≥1),会造成187Os同位素显著增加。同时,橄榄岩的Re含量与中等程度不相容主、微量元素如Al、Ti、Yb的正相关关系可以通过橄榄岩的两阶段演化模式来解释,即早期的部分熔融残留和后期的橄榄岩—熔体相互作用共同影响的结果。橄榄岩的Re含量与Cr含量的正相关关系进一步说明了这一问题。上述结果对华北东部岩石圈地幔的演化过程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因为华北东部古生代时期的确存在太古宙岩石圈地幔,然而新生代时期地幔橄榄岩捕虏体普遍具有元古宙而非太古宙的事实证明橄榄岩—熔体的相互作用的确广泛存在,从而造成岩石圈地幔橄榄岩变年轻。因此,新生代地幔捕虏体的Re-Os同位素年龄并不是岩石圈地幔的形成年龄,而是混合作用的结果。汉诺坝地幔橄榄岩的Re含量和Sr、Nd同位素组成符合橄榄岩—多元熔体相互作用的混合趋势,其橄榄岩的全岩Al2O3含量和橄榄石Fo的反相关性能够通过橄榄岩—熔体相互作用来解释。  相似文献   
64.
一株胶质芽胞杆菌对磷矿石风化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谌书  连宾  刘丛强 《矿物学报》2008,28(1):77-83
以一株质芽孢杆菌为例研究实验条件下微生物对磷矿石的风化作用.以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的方式研究培养基中胶质芽孢杆菌对磷矿粉的风化作用,即在装有100目磷矿石粉的液体培养基中接种,研究该菌对磷矿石粉的直接风化作用;同时,将装有100目磷矿石粉的透析袋放入液体培养基中再接入该菌,研究其对磷矿石粉的间接风化作用.按不同时间取培养液上清液,过滤,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OES)测定滤液中Ca2 、Mg2 、Na 、Mn2 、Al3 、Fe3 和K 等浓度,比色法测定水溶性P(Pws)和水溶性Si (Siws) 的含量;滤膜上的固体物称重并消解后,同上方法测定Ca2 、Mg2 、Na 、Mn2 、Al3 、Fe3 和K 等浓度以及Pws和Siws含量.此外,细菌风化作用后的矿物残渣用电子探针作表面微观形态分析和XRD矿物物相分析.结果表明:胶质芽孢杆菌对磷矿石粉风化的直接作用强度大于间接作用;对不同矿物的风化强度不同,对粘土矿物的风化作用较明显.提出细菌对磷矿石的风化作用源自细菌生长导致的机械破坏作用、胞外分泌物的生化降解作用以及多种因素之间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65.
采用密闭容器水热模拟实验方法,考察含铀物质对有机质热解生烃过程的影响。对热模拟实验产物分析发现,在暗色泥岩和煤岩样品中加入含铀物质后,气态烃和液态烃的生烃量都有比较明显的增加。其中煤岩的气态烃产量平均增加值为34%,而泥岩样品平均增加值也达到了30%以上。液态烃产率分析表明,含铀矿物也促进了泥岩和煤岩的液态烃产率。从泥岩氯仿沥青‘A’族组成分析表明,加入催化剂后泥岩的饱和烃和芳烃在高温阶段具有规律性的明显增大的趋势,反映出非烃和沥青质,甚至不溶有机质向相对稳定的饱和烃转化以及芳烃随演化程度增加的高聚合作用。综合以上分析,认为放射性铀对油气生成具有氧化催化作用。  相似文献   
66.
对赣中周潭群变质沉积岩及其石榴子石等造岩矿物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进行了详细研究.结果表明:造岩矿物只携载了岩石中少部分稀土元素,而大部分稀土元素赋存在副矿物的晶格中;变质过程中稀土元素在石榴子石变斑晶与岩石间达到了分配平衡,石榴子石/岩石间的稀土元素分配明显受体系化学组成所制约;变质岩脉及其矿物的稀土元素组成显示清楚的四重效应,其Zr-Hf,U-Th和Y-Ho等元素对也与变质岩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分异,它们可作为周潭群在变质过程中流体作用存在的判别标志.  相似文献   
67.
贵州梅树村期多金属矿沉积地质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贵州早寒世武梅树村期黑色岩系黑色岩系中的Mo、Ni、V等多金属矿与沉积环境的关系密切,形成不同的多金属组合,可分为粘土岩型钼钒矿和黄铁矿型镍钼矿和粘土岩型钒矿三种组合,分布于不同的沉积相区,可能为深源物质封闭海域沉积作用的产物。  相似文献   
68.
蚀变岩是工程中少见的软弱岩类,在西南某重大水电工程中,蚀变岩处于工程的重要部位,为保证工程的长期稳定性,对蚀变岩力学特性进行了深入全面的试验研究.通过对孔隙度不同的饱水蚀变岩进行系统的常规三轴压缩试验和总结分析,提出了蚀变岩三轴压缩下破坏前应力.应变曲线可分为3大类,破坏后应力-应变曲线亦可分为3大类的形态模式.并得出结论:蚀变岩的破坏类型受围压与孔隙度的共同影响,在给定的12 MPa围压下蚀变岩以脆性破坏为主,只有孔隙度大于16%且围压大于4 MPa时才有可能进入脆-延转换状态,且脆-延转换围压随孔隙度增加而降低,临界状态应力比随孔隙度增大而增加.  相似文献   
69.
The time evolution of a two-dimensional line thermal-a turbulent flow produced by an initial element with signifi-cant buoyancy released in a large water body, is numerically studied with the two-equation k - e model for turbulence closure. The numeric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thermal is characterized by a vortex pair flow and a kidney shaped concentra-tion structure with double peak maxima; the computed flow details and scalar mixing characteristics can be described by self-similar relations beyond a dimensionless time around 10. There are two regions in the flow field of a line thermal: a mixing region where the concentration of tracer fluid is high and the flow is turbulent and rotational with a pair of vortex eyes, and an ambient region where the concentration is zero and the flow is potential and well-described by a model of doublet with strength very close to those given by early experimental and analytical studies. The added virtual mass coeffi-cient of the thermal motion is found to be approximat  相似文献   
70.
大黄鱼皮肤溃烂病病原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福建省厦门西海域某渔排养殖大黄鱼(Pseudosciaena cyogga)患皮肤溃烂病的肝脏、肌肉分离到2株优势菌。人工感染试验证实其中1株为致病菌。该菌的主要生理生化特性为革兰氏阴性,短杆状,极生单鞭毛,发酵葡萄糖,氧化酶阳性,赖氨酸脱羧酶、鸟氨酸脱羧酶阳性,精氨酸脱羧酶、水杨素、枸橼酸盐阴性,不产生H2S,利用葡萄糖、甘露醇产酸,对O/129(10μg)不敏感。在含0%,10%NaCl的普通培养基上不生长;在含2%,4%,6%,8%NaCl的普通培养基中生长;在温度30,35,40℃下生长良好,但4℃不生长。初步鉴定该病原菌为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药敏试验表明,该菌对卡那霉素、复方新诺明、链霉素等10种药物敏感,对青霉素G、氨苄青霉素、利福平等6种药物不敏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