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76篇
  免费   1587篇
  国内免费   3352篇
测绘学   56篇
大气科学   4篇
地球物理   802篇
地质学   9872篇
海洋学   242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432篇
自然地理   305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128篇
  2022年   195篇
  2021年   281篇
  2020年   271篇
  2019年   402篇
  2018年   296篇
  2017年   279篇
  2016年   423篇
  2015年   371篇
  2014年   522篇
  2013年   489篇
  2012年   544篇
  2011年   563篇
  2010年   457篇
  2009年   546篇
  2008年   506篇
  2007年   575篇
  2006年   555篇
  2005年   443篇
  2004年   414篇
  2003年   403篇
  2002年   353篇
  2001年   328篇
  2000年   293篇
  1999年   330篇
  1998年   308篇
  1997年   259篇
  1996年   231篇
  1995年   171篇
  1994年   145篇
  1993年   139篇
  1992年   104篇
  1991年   82篇
  1990年   52篇
  1989年   60篇
  1988年   54篇
  1987年   41篇
  1986年   23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16篇
  1983年   4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3篇
  1972年   1篇
  195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81.
都龙超单元是一个大型中酸性复式岩体,具成分和结构演化序列。根据同源岩浆演化的理论,结合岩石化学、地球化学、包体特征及各侵入体的接触关系等,将该岩体进行了系统的解体,圈定出23个大小不等的侵入体,进一步归并为5个单元和一个超单元,建立了区内的岩石谱系单位。并对超单元的成因类型和就位机制进行了探讨,认为该岩体是同一大地构造环境下同源岩浆多次脉(涌)动形成的超单元。  相似文献   
882.
In order to establish the magnetic carriers and assess the reliability of previous paleomagnetic results obtained for Eocene marine marls from the south Pyrenean basin, we carried out a combined paleo- and rock-magnetic study of the Pamplona-Arguis Formation, which crops out in the western sector of the southern Pyrenees (N Spain). The unblocking temperatures suggest that the characteristic remanent magnetization (ChRM) is carried by magnetite and iron sulphides. The ChRM has both normal and reversed polarities regardless of whether it resides in magnetite or iron sulphides, and represents a primary Eocene magnetization acquired before folding. Rock magnetic results confirm the presence of magnetite and smaller amounts of magnetic iron sulphides, most likely pyrrhotite, in all the studied samples. Framboidal pyrite is ubiquitous in the marls and suggests that iron sulphides formed during early diagenesis under sulphate-reducing conditions. ChRM directions carried by magnetic iron sulphides are consistent with those recorded by magnetite. These observations suggest that magnetic iron sulphides carry a chemical remanent magnetization that coexists with a remanence residing in detrital magnetite. We suggest that the south Pyrenean Eocene marls are suitable for magnetostratigraphic and tectonic purposes but not for studies of polarity transitions, secular variations and geomagnetic excursions, because it is difficult to test for short time differences in remanence lock-in time for the two minerals. The presence of iron sulphide minerals contributing to the primary magnetization in Eocene marine marls reinforces the idea that these minerals can persist over long periods of time in the geological record.  相似文献   
883.
The processes and rates of the weathering denudation of the bare crystalline rock are important problems in the field of geosciences[1—6]. Essentially, the weathering denudation process is the process of rock destruction and transportation. In different …  相似文献   
884.
西藏定结地区高喜马拉雅隆起带中淡色花岗岩体紧靠藏南拆离断层内呈等轴状小岩株产出。淡色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为过铝质,高Si和K,低Ca、Fe和Mg,岩石富轻稀土元素及Rb、Ba和Th,贫Hf、Zr、Y和Yb,呈现S型花岗岩特征。基底副交质岩中广泛发育淡色花岗岩脉体,在副交质岩中的淡色花岗岩脉体内发现紫苏辉石暗色麻粒岩残留体,通过对淡色花岗岩与基底副交质岩的地球化学特征的对比,发现它们具有相似的稀土元素配分曲线,均富K、Rb、Ba和Th,贫Hf、Zr、Y和Yb。认为基底副交质岩为高喜马拉雅淡色花岗岩源岩,其在快速隆升降压的条件下发生缺水熔融生成淡色花岗岩浆面残余麻粒岩残留体。  相似文献   
885.
北祁连山早古生代硅质岩稀土元素特征及构造环境意义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过对北祁连山不同地质环境中的与火山岩相伴生的硅质岩稀土元素特征的分析,证明产于不同地质环境硅质岩的稀土元素特征,特别是稀土元素总量w( REE)、w(Ce)/w(Ce*)、w(LaN)/w(YbN)具有特定的规律性变化:从洋中脊→弧后盆地→岛弧→裂隙式火山作用大陆裂谷→中心式火山作用大陆裂谷,硅质岩的w( REE)、w(Ce)/w(Ce*)、w(LaN)/w(YbN)基本呈由小到大的规律性变化,w( REE)由7.64×10-6→8.20×10-6→23.74×10-6→28.40×10-6→69.41×10-6;w(Ce)/w(Ce*)由0.63→0.68→0.72→0.75→0.95;w(LaN)/w(YbN)由0.37→0.41→0.59→0.76→1.08。该研究成果为利用硅质岩稀土元素特征判定古老造山带的构造环境提供了参考标准。  相似文献   
886.
中国西部地区典型岩质滑坡机理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黄润秋 《第四纪研究》2003,23(6):640-647
本文根据作者在中国西部地区多年的研究工作实践,对几类典型的大型岩质斜坡变形及失稳机理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重点阐述了这些大型滑坡形成的地质条件、斜坡变形过程及发生机理的"概念模型",其中包括滑移-拉裂-剪断的三段式模式、挡墙溃决模式、"超级强夯"模式等.这些机理及模式的提出,对这一地区的防灾减灾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87.
邓万明 《地学前缘》2003,10(2):471-478
在青藏高原及邻区考察了新生代火山岩 ,并对西藏的 5个火山岩省进行了岩石学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的综合研究 ,探讨了火山岩的源区特征。西昆仑省喷发了钠质熔岩 ,而其它省均为钾质熔岩类 ;甘肃礼县新生代盆地主要以超镁铁质熔岩为主 ;云南的金沙江北段、腾冲以及滇东南的火山岩类在岩石组合、喷发时代和意义上独具特色。文中以陆内俯冲、岩石圈深部的大地构造演化 ,特别是“壳幔过渡带”的部分熔融 ,对它们的成因及科学意义进行了综合讨论。  相似文献   
888.
香毛山一带早—中寒武世基性火岩以碱性玄武岩系列为主,具富钠,低钾、镁特点,稀土总量较低,属轻稀土富集型,分布模式为右倾平滑曲线,略具正铕异常;微量元素含量接近洋中脊过渡性玄武岩与板内拉斑玄武岩的丰度,岩浆来自富集的地幔源区;该火山岩系形成于强烈拉张产生的有限微洋盆构造环境,当时洋盆的扩张速率为l~2cm/a,属初始发育阶段。  相似文献   
889.
塔河油田奥陶系碳酸盐岩岩溶发育模式的测井分析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构造运动控制着岩溶发育的期次。塔河油田奥陶系主要发育了加里东中期岩溶和海西早期的两期岩溶。加里东中期岩溶保留于本区南部下奥陶统,岩溶较弱,以发育小的溶孔为特征;海西早期的两期岩溶发育于北部下奥陶统,岩溶较强,以大型溶洞、地下暗河为特征。各期岩溶在纵向上可分为三个带:地表岩溶带、垂直渗沈岩溶带和水平潜流岩溶带。利用各岩溶带自然伽玛测井、井径测井、双侧向电阻率、密度测井、中子孔隙度测井、声波副井和地层檄电阻率成傈测井的响应特征,对两口典型井岩溶带进行划分。以“双峰灰岩”为标准,对两口井的岩海带进行横向对比,建立加里东中期和海西早期岩溶空间分布与发育强度的模式。  相似文献   
890.
东濮凹陷盐湖盆地油气富集规律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国内外油气勘探实践表明,含盐盆地的油气富集和分布与盆地内沉积的盐岩密切相关。东濮凹陷是我国东部地区典型的含盐油气富集盆地,作者通过深入研究其地层层序特征及盐岩纵横向分布特点,进一步剖析了盐岩沉积的主要控制因素及其与生储盖层的关系,搞清了含盐盆地油气的分布和富集与盐岩的关系,指出无论在垂向上还是横向上,东濮凹陷盐岩一般都与暗色烃源岩共生,而且盐岩与同期沉积的砂岩表现为长消关系。研究认为盐岩可作为油气上盖或侧向遮挡,与源岩、储集层可组成良好的生储盖配置关系,利于油气富集区带的形成,对构造和隐蔽油气藏的形成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并指出与盐岩有关的文东北部和胡状集地区是下一步挖潜的有利勘探方向。研究成果也可为国内外同类含盐盆地的油气勘探提供一定的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