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18篇
  免费   2018篇
  国内免费   4163篇
测绘学   186篇
大气科学   226篇
地球物理   1126篇
地质学   12314篇
海洋学   446篇
天文学   145篇
综合类   627篇
自然地理   629篇
  2024年   39篇
  2023年   180篇
  2022年   319篇
  2021年   429篇
  2020年   395篇
  2019年   555篇
  2018年   401篇
  2017年   414篇
  2016年   538篇
  2015年   514篇
  2014年   662篇
  2013年   640篇
  2012年   702篇
  2011年   718篇
  2010年   592篇
  2009年   679篇
  2008年   613篇
  2007年   727篇
  2006年   690篇
  2005年   582篇
  2004年   558篇
  2003年   533篇
  2002年   490篇
  2001年   456篇
  2000年   444篇
  1999年   455篇
  1998年   417篇
  1997年   348篇
  1996年   330篇
  1995年   242篇
  1994年   209篇
  1993年   183篇
  1992年   160篇
  1991年   121篇
  1990年   82篇
  1989年   84篇
  1988年   66篇
  1987年   51篇
  1986年   27篇
  1985年   21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4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3篇
  1972年   1篇
  195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11.
经从岩石学、矿物学、地球化学等方面对燕山期太山庙花岗岩体详细研究,认为该岩体侵入为一重要构造热事件,控制着区内多个多金属矿床的形成与规模。本文着重探讨和阐述太山庙花岗岩体特征及其对周边矿床的控矿关系。  相似文献   
112.
应用生烃动力学法研究川东上二叠统烃源岩生烃史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现今川东上二叠统烃源岩生烃史研究具有局限性.首先,没有对上二叠统Ⅰ-Ⅱ1型灰岩生油、Ⅲ型泥岩的生气史分开评价;其次,海相镜质组反射率通过拟合公式换算成镜质体反射率评价烃源岩成熟度具有局限性.针对上述不足,笔者通过热模拟实验,利用化学动力学方法,标定出两类源岩生油、生气的动力学参数,并结合川东地区的埋藏史及热史,模拟出源岩有机质的成烃转化率曲线.研究表明:上二叠统灰岩、泥岩有机质在距今200 Ma和190 Ma分别进入了生油、生气门限,而在距今170 Ma和140 Ma生烃结束.  相似文献   
113.
姬塬油田长4+5砂岩储层孔隙类型与成岩作用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通过常规物性、岩石及铸体薄片、重矿物、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等多项测试方法,对鄂尔多斯盆地姬塬油田长4 5含油砂体的岩石学特征、成岩作用、储集类型进行了分析和研究。长4 5储层孔隙主要以粒间孔和长石溶孔为主,粒间溶孔次之,孔隙组合一般以粒间孔和溶孔-粒间孔为主。本区破坏性成岩作用包括机械压实作用、石英及长石的次生加大、碳酸盐胶结作用等,其中压实作用是造成本区砂岩原生孔隙大量丧失的主要原因。建设性成岩作用为溶蚀作用、绿泥石粘土膜形成作用,但溶蚀作用产生的次生孔隙对储层物性的改善不足。  相似文献   
114.
High resolution research of rock magnetic records and quartz sands from the Maogou Section in the Linxia basin reveals that after a relatively stable environment between 13.07 Ma and 8.6 Ma, the basin was gradually influxed by eolian dusts at about 8.6 Ma, with two rapid increases at about 6.4 Ma and 5.3 Ma, respectively. The study suggests that drying of northwest China began at 8.6 Ma and strengthened rapidly at about 6.4 Ma and 5.3 Ma. __________ Translated from Marine geology & Quaternary geology, 2007, 27(4): 103–110 [译自: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相似文献   
115.
Bohaiwan basin, covering an area of 200 000 km2,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oil-bearing basins in Eastern China. Rifting processes formed the basin, and two evolution phases can be recognized. The rifting phase developed in Paleogene, and post-rifting phase occurred in Neogene. More than 200 oil fields have been found in the onshore and offshore area in Bohaiwan basin in recent years.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oil fields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rich hydrocarbon depressions, and the Huanghekou depression is one of these rich hydrocarbon depressions. A number of large and medium-sized oil and gas fields have been found in this area, such as BZ25-1, BZ34 etc., and the hydrocarbon was mainly from the Huanghekou depression. The formation of rich hydrocarbon source rocks depended on the tectonic setting of rapid subsidence, favorable paleoclimatic conditions and paleolimnology environments. The effects of paleoclimatic condition on hydrocarbon source rocks are the focus of this paper. __________ Translated from Geological Bulletin of China, 2007, 26(7): 830–840 [译自: 地质通报]  相似文献   
116.
TYSC-3Q与PSJ-2型数字测井仪是目前煤田测井中常用的二种测井仪器,在使用过程中难免发生诸如测井控制故障、声速探管故障、密度三侧向探管故障、井温、井液电阻率探管故障、电法面板故障、数字测井面板故障、电测井故障等常见故障类型。通过对各类故障因素进行剖析,指出了故障易发生的部位,并详细的介绍了检查的方法及故障的排除步骤。  相似文献   
117.
青藏高原羌D2井海相烃源岩评价和油源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羌塘坳陷D2井中侏罗统曲布组海相碳酸盐岩大部分为差—好烃源岩级别,少部分为非烃源岩级别,有机质母质类型以Ⅱ型为主,热演化处于成熟—高成熟阶段。油源对比分析表明,羌D2井曲布组白云岩和含沥青角砾岩中油质沥青来自该组地层灰岩烃源岩,具自生自储性质。同时,中侏罗统雀莫错组灰黑色泥页岩作为烃源层也存在提供油源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18.
中国南方含油气区构造—沉积类型及其勘探潜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方含油气的复杂构造区根据构造—沉积类型的不同,可将其分为四种类型。通过对不同类型典型含油气区的生烃量及非构造运动天然气散失量的化学动力学计算,认为这四种类型含油气区的油气聚集潜力从好到坏依次为:喜马拉雅运动抬升暴露型、燕山运动抬升暴露型、反复抬升—沉降型和海西—印支运动抬升暴露—后期浅埋型。主要构造运动发生越晚,对油气保存越有利。  相似文献   
119.
封闭体系有机质与有机碳氢氮恢复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封闭体系的条件下,对典型的Ⅰ、Ⅱ、Ⅲ型干酪根在热演化过程中的损失进行生烃动力学研究,获得了Ⅰ、Ⅱ、Ⅲ型干酪根的总量、有机碳、氢以及氮质量损失动力学参数。用Kinetics软件计算了封闭体系干酪根有机碳丰度、氢碳原子比和氮碳原子比的恢复系数。认为在对高成熟—过成熟干酪根进行生烃评价时,Ⅰ、Ⅲ型干酪根残余有机碳丰度需要进行恢复,而Ⅱ型干酪根残余有机碳丰度不需要恢复。三种类型干酪根的氢碳原子比均需要进行恢复。  相似文献   
120.
我国古生代海相碳酸盐岩成藏理论的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在中国古生界新发现大中型油气田40多个,其中大型油气田16个。在长期研究中国古生代海相沉积特征的基础上,总结归纳近几年来新发现的海相烃源岩,提出对碳酸盐岩有效烃源岩的新认识。从有效烃源岩、古岩溶储集体、油气成藏期次和成藏模式等四个方面概述油气成藏理论方面的新进展;根据油气成藏史研究,结合区域构造演化史、生烃史等,提出塔河油田奥陶系有四个成藏期:加里东中晚期至海西早期;海西晚期;燕山期-喜马拉雅早中期;喜马拉雅晚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