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83篇
地球物理   16篇
地质学   116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81.
本文在分析总结苍岭隧道岩爆特征的基础上,阐述了岩爆特征与隧道内各影响因素之间的相关性。分析认为,隧道内岩性与应力条件对岩爆发生的影响作用最大,隧道中部区段埋深较大处均产生了中等岩爆;异形或加宽断面及围岩干燥地段较一般断面及地下水发育处更易产生岩爆,且岩爆发生具有一定的时间性及空间性;岩爆机制主要为压致拉裂破坏及压致剪切型破坏。采取了针对性的防治措施,重点通过隧道掘进过程中改善围岩的物性条件及采用合理的初期支护措施来有效防治岩爆的发生与发展,同时利用掌握的岩爆规律,对于尚未贯通的右洞开挖起到指导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82.
煤柱冲击地压的解析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提出应用煤层塑性软化理论和材料失稳的动力判别准则,对煤柱冲击地压进行的解析分析方法。计算顶板变形和煤柱应力分布规律,探讨有关参数对煤柱产生冲击地压的影响、临界载荷随煤的强度σe、E/λ的变化规律,得到煤柱发生冲击地压现象的临界点。  相似文献   
83.
岩爆形成机制与判据研究   总被引:25,自引:5,他引:25  
根据岩爆实例调研,详细地描述了岩爆破坏的几何形态特征,并通过岩爆岩石断口扫描电镜分析和岩爆岩石力学测试等研究,总结出岩爆形成的力学机制主要有压致拉裂,压致剪切拉裂,弯曲鼓折(溃屈)等3种基本类型。现场测试结果则表明,岩爆发生时,其判据σθ/Rb至少应大于0.3。  相似文献   
84.
First-motion analyses of digital seismic records and an assessment of damage provided conclusive evidence that a fault-slip source mechanism was responsible for a Richter magnitude 2 that occurred at the Lucky Friday Mine on April 13, 1990. This event was the first time that movement along an argillite bed had been observed after the macroseismic monitoring system had been installed. The physical evidence of a shear-slip type failure established confidence in using double-couple, first-motion analyses for the macroseismic system. The U.S. Bureau of Mines is conducting this research as part of its mission to enhance safety by reducing rockburst hazards in mines.  相似文献   
85.
In the Upper Silesian Coal Field the seismic hazard induced by mining operations in collieries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rockburst hazard. A seismic method is used for premonitory recognition of the zones of seismic hazard. It takes advantage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velocity of propagation of seismic waves and the state of stress existing in the rock. It consists of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velocity field of artificially induced seismic waves in a studied fragment of the rock, and of locating the velocity anomaly. The position of the velocity anomaly zones and their intensity are the basis for estimating the seismic hazard in advance of mining works.  相似文献   
86.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岩爆预测方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分析岩爆主要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建立了一种新的人工神经网络岩爆预测模型。采用已有岩爆发生数据作为训练样本对网络进行训练,利用收敛的网络进行岩爆烈度预测,预测结果与实际吻合,说明利用人工神经网络预测岩爆发生烈度是一种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87.
《矿山地震学研究与进展专辑》索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矿山地震学研究与进展专辑》是由地震部门和煤炭部门专家共同编辑的一本介绍微震学在矿山应用方面的文集。该文集收录了8个国家利用地震学研究矿山震动和冲击地压(岩爆或矿山冲击)的多项成果;比较广泛地介绍了国外在矿山地震及其安全防治方面的研究进展及国内的研究动向。但因经费原因,该文集未能公开出版。为了更好地发挥这些研究成果的借鉴作用,特编辑了这本《索引》,供采矿专业与地震界的科研人员查阅。本专辑作为《矿山地震学研究与进展专辑》的文献索引,共收录了国内外论文58篇,其中,提供了国外38篇论文文献的题目、作者、摘要、代码、目录、图题、表题、出处、原题和译(校、审)者等10个条目;国内文献系最近一二年和即将发表的研究成果。该索引还收录了3篇对矿山地震学的学科发展颇有见解的“序”。  相似文献   
88.
福建周宁水电站水压致裂地应力测量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安其美  丁立丰  王海忠 《岩土力学》2004,25(10):1672-1676
周宁水电站在交通洞开挖过程中局部洞段发生了较强烈的岩爆。地下洞室和高压岔管、输水隧道设计及选择衬砌方式,需要查明原地应力状态。为此,采用水压致裂法在3个深钻孔中和岩爆部位进行了原位应力测量。结果表明,平面应力值随孔深增加呈线性增大;在岩爆和地下洞室附近,原位应力最大值为13~15 MPa,以水平挤压应力为主导,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为NW向。根据地应力测量资料和相关理论、判据分析认为:地下厂房长轴为NW向有利于围岩稳定;高压岔管和输水隧洞选用钢筋混凝土衬砌是可行的;发生局部岩爆,主要是由于隧道开挖围岩应力重新调整,在掌子面附近应力集中所致。  相似文献   
89.
This paper presents a laboratory investigation of electric resistivity parameter for samples subject to loading in automatic press of INOVA type. The procedure of automatic quasi-continuous measurements of resistivity is briefly outlined. The distribution of mini-electrodes within the sample is described. Also shown is the manner in which reliability can be improved by increasing the repetition of resistivity measurements (every 7–16 s).  相似文献   
90.
川藏铁路拉林段控制性工程巴玉隧道,施工过程中岩爆频发且呈现邻近区域岩爆位置不一现象。为此,通过微震监测系统原位观测了岩爆位置偏转过程中的岩体破裂演化规律,进一步探讨了岩爆位置发生偏转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岩爆位置偏转段两侧微震信息呈不均匀分布特征,微震活动(事件数、能量和视体积等参数)随岩爆偏转向岩爆发生位置集核偏转,两者具有良好的空间相关性。岩爆位置偏转段岩体损伤区及视应力的演化特征说明岩爆位置偏转与局部应力集中区变化相关,应力集中程度大的区域更易发生岩爆。相关研究成果对岩爆位置偏转预警及防治具有一定借鉴和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