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1篇
  免费   84篇
  国内免费   105篇
测绘学   127篇
大气科学   31篇
地球物理   82篇
地质学   243篇
海洋学   76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75篇
自然地理   74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701.
李海涛 《北京测绘》2010,(1):63-65,43
针对当前地图管理中面临的几个现实问题进行了仔细分析,提出了解决的思路和措施。对测绘管理部门进行地图监管有较强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702.
刘克奇  丁万涛  陈瑞  侯铭垒 《岩土力学》2020,41(7):2293-2303
为明确盾构施工掌子面滑移破坏机制并确定掌子面支护力的合理范围,基于滑移线理论和极限分析上限定理,利用空间离散技术提出了一种盾构施工掌子面三维滑移破裂模型。依据大主应力拱理论计算滑移区顶部竖向土压力值,并以此作为滑移破坏区上部的竖向荷载计算掌子面极限支护力。研究表明,土拱效应显著影响掌子面前方土体竖向应力的大小及分布规律;将本模型与已有研究方法进行比较,验证了本模型获取的掌子面极限支护力极限分析上限解在黏性土地层以及摩擦土地层中的适用性。同时本模型构建的掌子面破坏区域形态更加贴近离心试验结果与数值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703.
水库群调度规则相关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洪斌  王梁  李新杰 《水文》2017,37(1):14-18
从表现形式和研究方法两个层面对水库群调度规则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了文献回顾和总结分类;归纳了"总—分"模式的调度规则表现形式,划分了"优化-拟合-修正"和"预定义规则+(模拟)优化模型"的两大类调度规则研究方法;在此基础上分析相关层面研究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指出未来需要进一步加强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704.
为了寻找岛屿环流理论进一步发展的突破口,使其在长期气候变化背景下海洋的响应以及深海环流等海洋领域前沿研究方向中继续起到指导作用,首先回顾了岛屿环流理论的发展过程,对其重要的发展里程碑和实际应用进行了系统梳理。同时,对岛屿环流理论未来进一步丰富发展的重点方向进行了展望。分析结果显示,该理论仍存在深入发掘的潜力,可在积分路径设计、时间变化项的影响和地形及斜压效应的影响等多方面进行细节修正和补充,拓展其应用的时间和空间尺度。  相似文献   
705.
Governments are being asked to integrate uses of ocean resources and space by developing comprehensive zoning plans. The current, sectoral practice establishes individual areas, such as marine protected areas, that satisfy constituents’ first-possession strategies to claim de facto ownership, but the zones are not integrated. Also, the emphasis on exclusive-use zoning to minimize spillovers in both approaches is costly when the value of excluded production is greater than spillover damages. Alternatively, property rights could be allocated to claimants and exchanged in contracts that internalize spillovers, account for all sources of value, and result in an optimal pattern of mixed-use and exclusive-use zones.  相似文献   
706.
雅鲁藏布江径流水文规律及水体同位素组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高志友  王小丹  尹观 《地理学报》2007,62(9):1002-1007
由雅鲁藏布江各站径流量数据和水体的同位素数据,分析了径流的时空分布特点以及大气降水的同位素效应。该区干流流域年平均径流量分布呈从下游到上游逐渐减少的趋势, 且地表径流的年内分配主要集中在夏、秋两季(6-10 月)。流域内大部分雨水和河水样品的同位素组成均落在全球大气降水线δD = 8δ18O +10 的右上方,显示出强烈蒸发的特征。水体同 位素组成区域大陆性效应和高度效应明显,这种分布特征与来自孟加拉湾、怒江方向降水云汽的运移以及青藏高原的地形、气候条件有关。  相似文献   
707.
公交乘客出行OD能够反映居民出行特征和出行需求,是进行公交系统评价、调度和线路优化的重要基础数据,对城市规划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现有公交OD推算方法多适用于少量公交数据,无法直接快速地推算海量公交乘客出行OD,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MapReduce的海量公交乘客OD并行推算方法。首先将公交数据从关系型数据库迁移至HBase数据库;接着利用MapReduce并行计算框架,根据HBase中IC卡数据的Region数量分成多个map任务,每个map任务中Map函数计算上车站点,Reduce函数将上车站点以用户为单位进行归并输出到HDFS;然后在上车记录数据的基础上,根据HDFS存储的块数量分成多个map任务,针对每个乘客的出行记录,综合考虑出行链方法和历史相似出行行为规律实现对公交乘客下车站点较为精确的推算。最后以厦门2015年6月13日至26日的IC卡数据和公交车辆GPS数据进行实例分析,共计算出295条公交线路,16 879 661条上车记录,14 410 058条完整OD记录,占IC卡数据的78.9%,计算效率相比传统方法有较大幅度提升。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可以较为准确地推算公交乘客上下车站点,而且计算效率较高。  相似文献   
708.
结合某大坝监测资料,采用整编分析的图示方法对大坝施工和运行过程进行监测。主要描述大坝典型断面各监测点的三维变形状况及主坝区三维变形分布规律。实践表明:图示方法对变形规律的描述直观、简洁,能够整体反映建筑物的变形状况。  相似文献   
709.
空间拓扑规则是GIS软件维护空间拓扑关系的一致性和正确性的主要方法,该方法的具体实现则取决于GIS软件所采用的数据模型。本文针对MapGIS7.0面向实体的空间数据模型"要素-几何-空间"三级数据管理模式提出了一套相应的空间拓扑规则管理机制,设计了详细的针对点线区要素类的一元和二元拓扑规则,并通过实例介绍了应用拓扑规则检查空间关系的过程和算法。该机制被应用于GIS平台软件MapGIS7.0中,很好地实现了对拓扑规则的统一和高效管理。  相似文献   
710.
在光谱规则分类算法(Spectral Rule-based Classifier, SRC)基础上考虑大气校正对遥感影像光谱反射率的影响,提出了一种改进光谱规则的分类算法(Modified Spectral Rule-based Classifier, MSRC),从地物光谱响应曲线和光谱指数两个方面来修正光谱规则集,通过规则细化和补充、阈值改正优化光谱类别。以珠江三角洲海岛(佳蓬、淇澳)和海岸带(荃湾、惠东)的Landsat 8影像作为实验数据,对比了大气校正前后波段反射率和地物光谱响应曲线,分析了改进后MSRC算法的地物分类结果和精度,并与原SRC算法、最小距离分类(MDC)算法、最大似然分类(MLC)算法、支持向量机分类(SVM)算法、神经网络分类(NNC)算法以及基于光谱指数的算法等多种地物分类算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4组实验数据的MSRC算法分类结果总体精度分别为87.66%、82.38%、77.67%和80.05%,高于SRC、MDC、MLC和基于光谱指数的分类算法,在无需人工标注训练数据集的前提下接近SVM和NNC算法的分类精度。MSRC算法适用于海岛和海岸带的Land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