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50篇
  免费   271篇
  国内免费   480篇
测绘学   106篇
大气科学   109篇
地球物理   412篇
地质学   1080篇
海洋学   193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110篇
自然地理   287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52篇
  2021年   54篇
  2020年   63篇
  2019年   85篇
  2018年   81篇
  2017年   73篇
  2016年   86篇
  2015年   98篇
  2014年   99篇
  2013年   106篇
  2012年   120篇
  2011年   134篇
  2010年   117篇
  2009年   126篇
  2008年   127篇
  2007年   133篇
  2006年   154篇
  2005年   98篇
  2004年   86篇
  2003年   73篇
  2002年   55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In debris‐flow‐prone channels, normal fluvial sediment transport occurs (nearly exclusively in suspended mode) between episodic debris‐flow events. Observations of suspended sediment transport through a winter season in a steepland gully in logged terrain revealed two event types. When flows exceeded a threshold of 270 l s−1, events yielded significant quantities of sediment and suspended sediment concentration increased with flow. Smaller events were strongly ‘supply limited’; sediment concentration decreased as flow increased. Overall, there is no consistent correlation between runoff and sediment yield. Within the season, three subseasons were identified (demarcated by periods of freezing weather) within which a pattern of fine sediment replenishment and evacuation occurred. Finally, a signature of fine sediment mobilization and exhaustion was observed within individual events. Fine sediment transport occurred in discrete pulses within storm periods, most of the yield occurring within 5 to 15% of storm runoff duration, so that it is unlikely that scheduled sampling programs would identify significant transport. Significant events are, however, generally forecastable on the basis of regional heavy rainfall warnings, providing a basis for targeted observations. Radiative snowmelt events and rain‐on‐snow remain difficult to forecast, since the projection of temperatures from the nearest regular weather station yields variable results. Copyright © 2004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102.
本文详细介绍了笔者所建议的运用模糊图理论和方法进行城市输水管网的地震可靠性分析途径和计算程序。对于输水管网中每段管道的震害预测,建立了相应的专家系统。在此基础上,定义了管网系统的模糊可靠性,更好地反映了人们对于管道损坏状态估计的模糊性和对可靠性要求上的模糊性。以模糊矩阵来描述输水管网的状态是十分方便的。通过计算模糊矩阵的传递闭包,极易找出最短路、关键段等。由于地震作用和管道抗震能力都是随机的,因此整个管网系统的可靠性分析是藉助Monle Carlo法进行的。以Monle Carlo法对模糊图进行分析,从而得到管网的地震可靠性,这还是首次。用PASCAL和PROLOG编制了在微机上实用的计算机程序,特别是以智能语言PROLOG编制的程序,更有许多特色。由于采用了一些技巧,使在微机上可以分析相当大的系统,为城市抗震防灾工作提供了一个有力的工具。  相似文献   
103.
广州市蔬菜生产布局与“渡淡”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何东 《热带地理》1994,14(2):127-131
本文分析了广州市蔬菜供应出现淡季的主要原因,指出现行蔬菜生产布局的不合理性,并提出合理调整生产布局,改善淡季蔬菜供应的基本设想。  相似文献   
104.
杨良华 《气象》1993,19(9):52-55
通过横流太平洋往返两个航次随船调查,研究了采用气象导航对减少燃油消耗和保证船舶安全、班期等,不但有定的经济效益,而且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航运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105.
本文解决大水矿床排供结合问题是国民经济建设中具有实际意义的重要课题。本文较系统地论述了解决排供矛盾和排供结合的办法。着重从地质一水文地质条件,从矿山排水前后矿床地下水的补给、迳流、排泄条件来论证对排供结合方案的选择,并以一个典型的矿床作为实例加以阐明。  相似文献   
106.
吴晓华  王凡勇  朱晓琳  王学森 《地下水》2007,29(5):29-32,49
阐述了济宁组群结构大城市地下水资源量与开发利用现状,指出因开采地下水产生的环境地质问题,根据现有水源地的开采潜力分析,提出河里、双庙、石桥、大南铺-新驿和济宁城区水源地适宜作为应急供水水源,并采用不同方法计算了应急供水总量.当济宁市城区水源地无法供水时,在无新增供水水源的情况下,其它应急水源地的供水保证程度(按2010年规划需水量计算)为60%,可基本满足城市生活供水需求.  相似文献   
107.
我国春玉米水分供需状况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李应林  高素华 《气象》2002,28(2):29-33
论述了作物需水量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利用最新的气候和作物资料,计算了我国春玉米的作物需水量,分析其时空分布特征,并利用水发订正系来评价春玉米需水量的满足程度。计算分析结果表明,气候条件对我国在玉米生产是有利的,但在播种期、出苗期及拔节期(4-6月份),存在明显的水亏缺现象,这一时期应采取相应的栽培技术及节水灌溉、人工增雨等措施来缓解旱情。  相似文献   
108.
遗传算法在边坡抗震稳定性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根据遗传算法的思想和拟静力瑞典法基于圆弧滑动面的假定,提出一种用遗传算法搜索最危险滑动面及其对应的最小安全系数的方法。该方法模拟了生物遗传进化过程,克服了传统方法容易陷和局部极小值的缺点,是一种全局优化算法。并通过一个工程实例对其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09.
利用GPS实现大跨桥梁的实时安全监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由于悬索桥跨度大,台风、地震、车载和温度变化对桥梁变形影响很大,对大桥实时监测,获取桥梁在上述环境下的工作状况,验证结构的抗风、抗震分析的特征参数,成为大桥安全性研究的重大课题。为连续实时监测大跨染在环境如台风、地震、车载和温度作用下的位移变形,通过比较几种桥梁传统的位移测量方法,提出利用GPS技术实时监测桥梁位移和转角的新方法,该系统能精确记录大桥的温度变化、车载、风荷载下桥梁变形的位移和模态特性,这些数据在评估大桥安全性和交通安全方面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0.
广西两系杂交稻制种安全期气候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两系杂交水稻制种对气象条件的要求 ,利用广西 80多站的气象资料 ,统计分析了广西各地两系杂交水稻制种的安全期 ,提出了广西杂交水稻安全制种应注意的一些气候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