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11篇
  免费   819篇
  国内免费   792篇
测绘学   70篇
大气科学   14篇
地球物理   1131篇
地质学   3628篇
海洋学   152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208篇
自然地理   417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101篇
  2021年   179篇
  2020年   145篇
  2019年   161篇
  2018年   166篇
  2017年   151篇
  2016年   162篇
  2015年   189篇
  2014年   281篇
  2013年   359篇
  2012年   239篇
  2011年   244篇
  2010年   256篇
  2009年   242篇
  2008年   273篇
  2007年   308篇
  2006年   323篇
  2005年   261篇
  2004年   216篇
  2003年   188篇
  2002年   137篇
  2001年   149篇
  2000年   126篇
  1999年   154篇
  1998年   126篇
  1997年   79篇
  1996年   80篇
  1995年   72篇
  1994年   38篇
  1993年   38篇
  1992年   36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Estimation of Land Subsidence Based on Groundwater Flow Model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This article presents an approach for estimating land subsidence due to withdrawal of groundwater. The proposed method calculates the groundwater seepage in 3-D-condition and calculates the land subsidence one-dimensionally. The governing equation on groundwater seepage is based on the three-dimensional mass conservation law and the principle of effective stress. The land subsidence calculation method is derived based on the following assumptions: (1) displacements occur only in the vertical direction, and (2) in vertical direction the total stresses do not change. The governing equation is solved by numerical method, i.e., finite element method (FEM) in spatial discretization and finite difference method (FDM) in time series discretization. In FEM Galerkin method is adopted and in FDM, lumped matrix method is employed. The proposed method is calibrated via analyzing 1-D consolidation problem and the results are compared with those from Terzaghi's one-dimensional consolidation theory and oedometer test. The proposed method is employed to analyze the consolidation of a soft layer due to withdrawal of groundwater from an aquifer under it. Moreover, this method is also applied to a field case of land subsidence due to groundwater pumping in a gas production field in Japan. The analytical results are compared with the field observed data.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is approach simulates the field case well.  相似文献   
32.
种植盐地碱蓬修复滨海盐渍土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利用盐生植物——盐地碱蓬进行天津河口滨海盐碱地的生物修复。通过比较种植盐地碱蓬土壤和对照土壤的电导率、有机质和微生物数量的差异等研究了其修复效果。结果表明,种植区碱蓬根际土壤的电导率与对照土壤相比下降了13%;有机质和总氮与对照土壤相比分别增加43%和18%;根际土壤的微生物数量明显增加,放线菌和真菌分别比对照增加了5倍和16倍。根际微生物优势种群的盐耐受性结果显示,部分根际土壤的优势种群的盐耐受性明显下降,耐盐性较低的微生物种群已成为优势种群。以上结果表明,种植盐地碱蓬对改善滨海盐碱地的生态有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33.
分析了砂岩型铀矿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尝试从成矿系统演化论的角度提出新的研究思路:即,以系统观为指导,以物质迁移的动力学为主线,从区域地质背景演化,特别是构造动力演化、岩相古地理等方面入手,恢复矿前期、成矿期、矿后期的区域古地形格局。运用融入了地下水流动系统理论的古水文地质分析方法,重建区域演化进程中各地质时期的古流场。着重从区域尺度上研究矿质的源-迁移-汇(成矿)-保存的动力学过程。  相似文献   
34.
根据库车前陆盆地水文地质条件,分析了地下水的铀成矿作用,并通过热力学计算等方法,对水中铀的存在形式及铀的溶解、迁移和沉淀富集过程作了较为详细的论述,阐明了盆地水化学及铀水文地球化学环境,并提出了成矿有利地段和有利层位。  相似文献   
35.
以蕴涵丰富地下水系统水循环信息的电性特征为线索,采用电测深法,在分析研究银川平原450 m深度内地下水系统的空间结构的基础上,对平原地下水水质空间分布规律进行了综合研究,为银川平原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战略的制订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6.
松原市地下水防污性能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是依托于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松花江重点地段地下水环境污染调查",在对松原市地下水污染现状调查的基础上,充分收集和整理了松原市的包气带和含水层资料,应用在DRASTIC模型基础上改进的DRTA模型进行了本区的地下水防污性能评价,评价结果采用MapGIS软件实现可视化显示。  相似文献   
37.
福建沿海地区浅层地下水质量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美辉 《福建地质》2008,27(3):289-295
福建沿海地区3.8万km^2区域内,采集陆地浅层地下水(井水)1206件样品进行测试19种元素中,选择Be、Cd、C1、Cu、F、Fe、Hg、Mn、Pb、Zn等10个元素,采用内梅罗指数法,对浅层地下水的质量进行评价,并探究了影响地下水质量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浅层地下水的质量主要受地质背景条件及地理条件的共同制约。  相似文献   
38.
蓝俊康 《地下水》2008,30(4):5-8
地下水工程学的研究范围很广,它包括地下水资源勘察、地下水的取水工程、地下水的监测、地下水回灌、地下水的防排工程、地下水污染修复工程、防海水入侵工程、地下水资源的管理与评价、地下水工程项目的招投标、设计、施工与监理等领域。与专门水文地质学相比,它具有研究领域更广、与其它学科联系更密切等特点,有望成为应用水文地质学方面研究范围最广的一门新兴学科。  相似文献   
39.
海底泉在滨海地下水排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给出了含有一个海底泉的在海底延伸的越流承压含水层系统中地下水水头在海潮作用下波动的近似解析解。该含水层顶底板隔水且向海底延伸有限距离。假设含水层的海底露头被一层隔水层覆盖,海底泉由一个渗透性很好的完全穿透海底含水层硕板的圆柱体渗漏天窗(海底泉孔)来表示。近似解析解中包含了6个参数:承压含水层的海潮传播参数,海底泉孔中心到海岸线的距离,表示泉的圆柱体的等效半径,海底泉孔中心到含水层海底露头处的距离,承压含水层的海潮载荷效率和弱透水层的越流。分析表明,如果海底泉孔中心到海岸线的距离远大于泉孔的等效半径,且海底泉孔中心到含水层海底露头处的距离远大于泉孔的等效半径时,解析解的近似误差可以忽略。然后本文讨论了解析解的两个基本性质,分析了海底泉对海底地下水水头波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40.
天津市地下水开采对地面沉降影响的多元回归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下水的过量开采是天津市引起地面沉降的主要原因。因此天津市提出了“压缩地下水开采量”、“地下水人工回灌”、“调整地下水开采层次”等控制地面沉降的3大技术措施。经过多年的努力,控制地面沉降效果明显。如何解决地下水开发与控制地面沉降的关系,更好的贯彻这3大技术措施,是该文编写的初衷。即在开采同样地下水量的情况下,如何使地面沉降量最小;或在地面沉降量容许的情况下,如何开采最大量的地下水。压缩地下水开采量是治理地面沉降的根本措施,亦即如何压缩采水量或调整开采层次会达到最好效果。论文对天津市某区各个地下水开采层的多年累计开采量、累计沉降量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建立了该地区累计沉降量及各个地下水开采层的多元相关方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各个地下水开采层对地面沉降影响的相关程度。以此为该区控制地面沉降的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