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1篇
  免费   47篇
  国内免费   56篇
测绘学   13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32篇
地质学   188篇
海洋学   21篇
天文学   47篇
综合类   15篇
自然地理   2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41.
五家矿含水砂层下提高回采标高的可行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对五家矿区水文地质条件、煤层顶板、岩石物理力学性质进行分析和研究,提出在五家矿区含水砂层下采煤可以缩小防水煤岩柱,从而提高回采标高。   相似文献   
142.
煤岩两体模型变形破坏数值模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学滨 《岩土力学》2006,27(7):1066-1070
采用拉格朗日元法,在弹性岩石与弹性-应变软化煤体所构成的平面应变两体模型的上、下端面上不存在水平方向摩擦力条件下,模拟了模型的破坏过程、岩石高度对模型及煤体全程应力-应变曲线、煤体变形速率、煤体破坏模式及剪切应变增量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模型的全程应力-应变曲线达到峰值时煤体内部的剪切带图案已经十分明显,在模型的应变硬化阶段,煤体中的应变局部化可视为模型失稳破坏的前兆,随岩石高度的增加,模型应力-应变曲线的软化段变得陡峭,这与单轴压缩条件下的解析解在定性上是一致的;煤体应力-应变曲线的软化段变得平缓,煤体消耗能量的能力增强;弹性阶段煤体的变形速率降低;煤体内部的剪切应变增量增加。煤体应力-应变曲线的软化段的斜率、弹性阶段煤体的变形速率、煤体内部的剪切应变增量及塑性耗散能都受岩石高度的影响,说明了岩石几何尺寸对煤体的影响(煤岩相互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相似文献   
143.
棱柱状结构体试件破损过程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通过棱柱状结构体在直排、直错排两种排列方式下的平面应变压缩试验,研究了不同侧向应力状态下结构体的破损过程,来探讨结构性岩土材料在受荷过程中的变形和破损机理。试验发现,在棱柱状结构体试件的破损过程中,结构体表现出劈裂、剪切和压碎的破损方式,最后形成破损带;随着侧向应力由低向高的变化,应变软化逐渐向应变硬化过度;低侧向应力状态时应变软化、体胀和侧向挤出;高侧向应力状态时应变硬化、体缩和侧向收缩;不同的侧向应力状态和排列方式下几乎都没有结构体的转动发生。  相似文献   
144.
鸡笼山Cu-Au-Mo多金属矿床是鄂东南矿集区丰山矿田中一个典型的夕卡岩型、斑岩型铜金钼多金属矿,矿体主要赋存于燕山期中酸性侵入岩与大冶组碳酸盐岩建造的接触带及附近,受地层、构造、岩浆岩的联合控制。文章讨论了矿山已采中段中构造错失矿体、边部矿体及盲矿体等漏采矿体的勘探思路、方法及实践,运用成矿规律分析-坑道地质调查-采样分析-重点靶区圈定-坑内钻探验证的工作程序得以实施。  相似文献   
145.
正The order Diptera(Insecta)is one of animal groups most successful in the colonization of mineralized shallow aquatic and semiaquatic environments.At the same time,the taxonomic composition of Diptera,their role in  相似文献   
146.
文章根据勘探线地质剖面图钻孔样品化验数据和中段地质平面图坑道样品化验数据,利用Vulcan软件对大尹格庄金矿床矿体建立了两种三维实体模型,并将这两种模型结合起来,利用Datamine软件得到综合后的块体模型;运用地质统计学方法及Surpac软件,分析了①、②号两个矿(脉)体群的Au品位空间变化结构,并求得了搜索椭球体,实现了矿体和Au品位变化形态的空间分布展示;结合三维建模成果与矿体空间变化结构,分析得出了矿化分布规律.②号矿(脉)体群沿NE向继续展布的区域,是寻找深部隐伏矿体的有利部位.  相似文献   
147.
玲南金矿床位于玲珑金矿田内,由招远平度断裂带北段的破头青断裂带控制,是一超大型的蚀变岩型金矿床。目前钻探控制最大深度接近2000 m ,主矿体控制最大斜深约2200 m ,矿体沿倾向仍未封闭,预测深部仍有较好的资源前景。  相似文献   
148.
综合运用钻井、测井、地震等资料,将黄骅坳陷目前的勘探热点地区——歧北次凹的主要勘探目的层段,即沙一下亚段划分为4个四级层序和8个五级层序,建立了沙一下亚段高精度层序地层格架。结合属性提取和测井约束反演等地球物理方法技术,在高精度层序地层格架约束下对歧北次凹目标层内单个地质体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精细刻画,研究其空间展布,并剖析其内部结构特征,分析地质体的控制因素。研究发现:物源供给、断裂陡坡带及断裂转换带对地质体的发育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最后提炼出地质体发育模式,为研究区隐蔽油气藏的勘探和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9.
宁芜南部成矿模式及对深部找矿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长江中下游Fe-Cu-Au多金属重要成矿带的宁芜、大冶铁矿成矿模式和成矿地质背景的分析,按照成矿系列中缺位预测的原则,认为在宁芜盆地南段的岩体存在双层结构,与上层岩体有关的矿床为典型的"玢岩铁矿";深部下层岩体具有"大冶式"铁矿相似的成矿地质环境;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在宁芜玢岩铁矿下部有大冶式铁矿存在的认识,并构建了宁芜盆地南段"丰"字型成矿模式。认为采用"模式"类比、立体填图、综合物探方法进行综合探测将具有较好的找矿效果。  相似文献   
150.
研究区位于北祁连山西段,区内出露有南北2个火山穹窿,分别为南侧的清水沟—香子沟火山穹窿和北侧的大柳沟—白柳沟火山穹窿;北侧穹窿中已发现的矿床均产出于穹窿周边,而南侧穹窿中目前发现的矿床产出于穹窿的中心,研究认为矿床与火山穹窿关系十分密切。矿田中铜多金属矿床均产出于酸性火山岩中, LA ICP MS单颗粒锆石U Pb测年,获得含矿酸性火山岩成岩年龄为(502.6±3.1)Ma,表明清水沟—白柳沟矿田成岩成矿时代为中寒武世,含矿火山岩系形成环境为大陆裂谷环境,是新元古代Rodinia超大陆裂解作用的产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