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篇
  免费   57篇
  国内免费   35篇
测绘学   21篇
大气科学   20篇
地球物理   36篇
地质学   120篇
海洋学   16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15篇
自然地理   6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7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31.
弹性波成像是多分量地震勘探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之一。借鉴声波方程中傅立叶有限差分算子中的有限差分补偿方法,对弹性波相屏传播算子进行了大角度校正。在求取成像值时,采用了矢量成像条件,即通过极化矢量,将各分量投影极化方向,然后再成像,从而使波场中的信息得到充分利用,同时解决了P-SV波成像过程中的极性不一致问题。这样,便可以叠加多炮的成像结果,从而提高成像质量。利用模型数据,对大角度相位校正后的弹性屏延拓算子和矢量成像条件进行了试验,成像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232.
核电厂堆芯燃料组件地震反应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核电厂堆芯燃料组件在强震作用下难以避免地将产生摩擦、滑移和相互间的碰撞等非线性反应。关于燃料组件之间以及燃料组件与围板之间的碰境模拟对燃料给件地震反应的影响已有计算分析成果,但量,由于摩擦、滑移引起的燃料组件的非线性动力特性在燃料组件地震反应的现有计算模型中还未得到考虑。本文基于试验测定的燃料组件的非线性动力特性,提出了考虑上述因素的燃料组件地震反应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233.
不同尺度生态学中植物叶性状研究概述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植物叶性状与植物个体、群落、生态系统功能的基本行为和功能具有密切相关性,可反映植物适应环境变化所形成的生存对策。目前有关叶性状的研究非常多,从不同尺度(个体尺度、功能群尺度、群落尺度和区域及全球尺度)对叶的性状进行了研究。个体尺度叶性状的研究着重于揭示单个或多个植物种叶性状对不同环境因子(如温度、土壤水分等)的响应;不同功能群之间植物性状的分异表明环境因子对功能群而言存在选择压力(如低氮),但在功能群内部,选择压力较弱;随群落结构的改变,群落叶性状平均值和建群种叶性状均存在显著变化;大尺度(区域和全球)的研究有助于定量化阐述叶性状分异规律及其与气候等环境因子之间的相关性。目前的研究没有从机理上阐述清楚植物叶性状对环境因子的响应、群落构建过程中植物叶性状的指示作用、叶性状分异的生物地理格局等,在未来的研究中应予以更多关注。  相似文献   
234.
稳定的保幅高阶广义屏地震偏移成像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先进的波动理论为基础的波动方程保幅地震偏移成像是在给出正确位置的同时也给出真实振幅的一种特殊完善.作者从保幅单程波动方程的非稳态相移公式出发,基于反问题求解中常用的摄动理论,利用单平方根算子的渐进展开,从而推导出保幅叠前深度偏移方程的高阶广义屏形式;针对散射波场计算项对于横向变速介质的不稳定性,通过数学近似提出一个有效提高稳定性的策略,应用到波场递归外推过程中,从而得到一种稳定的保幅高阶广义屏叠前深度偏移算子.理论模型试算和实际资料处理表明,该方法不但可以更精确地使散射能量聚焦、归位,提高成像精度;而且可以输出正确反映地下反射系数的振幅信息,使AVO响应更加清晰,提高了AVO资料的分析精度.  相似文献   
235.
Concentrations of 4-nonylphenol (NP) were determined by isomer-specific quantification of individual NP isomers based on relative response factor (RRF) quantification with GC–MS in combination with steam distillation extraction. Concentrations of NP in the Ariake Sea decreased with distance from the river mouth (St.A; 49 ng NP/l) to offshore areas (St.C; 11 ng NP/l). Even the least concentration in water from St.C in Ariake Sea was sufficient to have adverse effects on barnacles. The isomers, NP1–NP14 were separated by GC–PFC and identified structurally with NMR. The isomers varied in estrogenic activity with NP7 exhibiting the greatest estrogenic activity with a potency that was approximately 1.9 × 10−3 that of 17β-estradiol (E2) in recombinant yeast screen system. The 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CV) of NP isomer’s concentrations among three samples at St.A, B and C were 4–75%. This suggests that NP isomers might be independently degraded in aquatic environmental samples. The predicted estrogenic activity of measured concentrations of NP in Ariake Sea was 2.7–3.0-fold greater than the measured estrogen agonist activity.  相似文献   
236.
Recent geochronologic data of detrital zircons and neodymium isotopic signatures of the Himalaya, Arabian–Nubian Shield, and Western Australia–East Antarctica (the Pinjarra Orogen/Circum-East Antarctic Orogen) are assessed to estimate the location of Neoproterozoic basement of the Himalaya.

The protolith of the Higher Himalayan Gneisses is considered to have been derived from the Pinjarra Orogen/Circum-East Antarctic Orogen of Western Australia–East Antarctica, and not from the Indian Craton to the south. This conclusion strongly suggests the juxtaposition of the Indian Craton, which forms the basement of the Himalaya, with the Circum-East Antarctic Orogen during the Neoproterozoic when the protolith of the Higher Himalayan Gneisses deposited.  相似文献   

237.
超大型"管幕-箱涵"顶进施工土体变形的分析与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钧  虞兴福  孙旻  李向阳 《岩土力学》2006,27(7):1021-1027
结合上海市中环线北虹路下立交地道工程采用“管幕-箱涵”顶进的非开挖施工全过程,分别应用ANSYS和FLAC三维数值分析程序,对顶进施工所引起的地表变形位移进行了全过程的动态仿真模拟,并采用弹性地基梁法和室内模拟试验以及现场实测数据比拟法,对地表变形特征进行了系统地研究,最后应用软科学的智能方法,对“管幕-箱涵”顶进非开挖工法所引起的地表变形位移进行了人工神经网络滚动预测.其研究成果已经提交施工部门参考和采用.  相似文献   
238.
运用地体和地体活动论观点,提出青藏高原结构划分的新方案;强调青藏高原的形成经历了新元古代以来长期活动的过程,青藏高原是一个“非原地”诸多地体会聚、拼合以及经历复合碰撞造山的“造山的高原”;大型走滑断裂在青藏高原形成中起着地体相对位移、侧向挤出、移置及使高原几何形态扭曲的作用。提出青藏高原隆升的“南缘超深俯冲(>600km)、北缘陆内俯冲、腹地深部热结构及岩石圈范围内的向NE右旋隆升”的多元驱动力机制。  相似文献   
239.
土地资源与总图在社会经济活动中越来越凸显其重要地位,马钢传统的土地总图管理模式已不适应现代土地总图管理发展要求.本文提出了马钢土地总图管理信息化解决方案并将其应用于具体的土地总图管理中.实践证明,该成果的应用有效利用了信息资源,满足决策部门和业务部门的数据需求,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发布,提高了土地总图管理的工作效率与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