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25篇
  免费   1265篇
  国内免费   2031篇
测绘学   166篇
大气科学   1773篇
地球物理   538篇
地质学   4648篇
海洋学   1164篇
天文学   32篇
综合类   332篇
自然地理   468篇
  2024年   36篇
  2023年   135篇
  2022年   243篇
  2021年   271篇
  2020年   226篇
  2019年   314篇
  2018年   264篇
  2017年   254篇
  2016年   303篇
  2015年   284篇
  2014年   433篇
  2013年   397篇
  2012年   468篇
  2011年   458篇
  2010年   396篇
  2009年   443篇
  2008年   466篇
  2007年   496篇
  2006年   527篇
  2005年   395篇
  2004年   315篇
  2003年   305篇
  2002年   260篇
  2001年   222篇
  2000年   213篇
  1999年   165篇
  1998年   163篇
  1997年   131篇
  1996年   104篇
  1995年   85篇
  1994年   78篇
  1993年   60篇
  1992年   54篇
  1991年   31篇
  1990年   30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24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8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21.
根据大亚湾的自然条件认为,大亚湾沉积物的物质来源是其周围集水区的岩石风化壳,并计算了其风化壳中重金属元素的平均丰度值;又根据沉积物的粒度和深层沉积物重金属元素的含量资料,列方程计算出湾内沉积物中重金属元素的平均含量,根据这两组数据,确定该区域内重金属元素的平均背景值。再通过粒度关系,计算得出大亚湾内各站沉积物中重金属元素的背景值。应用此结果和大亚湾沉积物重金属元素实测结果,计算了由人为影响带入沉积物中的重金属元素含量,了解其受污染的程度。  相似文献   
22.
南黄海和东海北部陆架重矿物组合分区及来源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利用大洋-50型海底取样器,在南黄海和东海北部陆架(125°E以西)海上调查获取了海底表层沉积物样品,其中包括1998年以来"黄东海地质地球物理补充调查"和"中韩黄海沉积动力学与古环境演变"2项研究所获得的样品共380个,选取0.063~0.125mm粒级的沉积物,进行碎屑矿物分析,最后选出9个代表性的优势重矿物种的数据为变量,利用Q型聚类(分层聚类)的数学方法,进行聚类组合,在数学统计的基础上,将研究区划分出4个重矿物组合区。客观地反映出黄河物质、长江物质和原地物质的影响范围,同时也体现出物质来源和水动力以及海底风化作用对重矿物分布的影响程度和范围,因而可以得出,在一定的范围内陆架表层沉积物中的重矿物具有趋同的演化效应。  相似文献   
23.
渤海湾表层沉积物重金属与污染评价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原子吸收法测定了渤海湾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含量,同时用2种评价方法对该海域底质环境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沉积物中汞、锌含量平均值超过标准,其余项目未发现超标;其分布特征由于受沿岸不同污染源的污染影响,重金属污染物难以形成一定规律的分布状态。同时该海域底质环境质量总指数已达到污染程度和很强的生态危害,其中主要污染元素是Hg,已达重污染,并形成极强的生态危害。  相似文献   
24.
提出用于十二相可控整流器的8098单片机控制系统的电路原理和软件策略。包括自适应控制算法和触发相序计算在内的多种操作全部用软件实现.与通常的方法相比,此系统的成本更低,动态性能和静态性能更好。  相似文献   
25.
Christian  Schiller 《Marine Ecology》1993,14(3):221-238
Abstract. The temperate, symbiotic coral Cladocora caespitosa occurs naturally with variable numbers of zooxanthellae. This allows us to study differences in the physiology of symbiotic and "non-symbiotic" polyps and to correlate them with zooxanthellae activities.
Zooxanthellae density in "dark" (normal-colored) polyps was 50 times higher than in "white" (bleached) polyps.
The chlorophyll a content per zooxanthella was 3 times, and Chi c was 13 times higher in white polyps than in dark ones. O2-flux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with colonies in situ and with single polyps - dark and white - under laboratory conditions. Two approaches were used to evaluate the contribution of zooxanthellae translocation products to animal respiration. Both revealed that the animal tissues derive a higher benefit from the zooxanthellae during periods of low water temperature than during warm periods.  相似文献   
26.
采用金属潜在生态危害系数和危害指数的评估方法,评价了大亚湾海域重金属对海洋生态系统的潜在危害。结果表明,大亚湾海域重金属潜在生态危害轻微,而养殖海区和近岸海区的重金属潜在生态危害则相对较重,大亚湾海域重金属的潜在生态危害较珠江口外浅海轻。  相似文献   
27.
九龙江口红树植物叶片重金属元素含量及动态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王文卿  郑文教 《台湾海峡》1997,16(2):233-238
本文探讨了福建九龙江口潮间带秋茄、木榄、红海榄、白骨壤和桐花树等红树植物叶片重金属元素Cu、Pb、Zn、Cd、Mn的含量及动态。结果表明,该河口红树林区表层土壤沉积物元素含量顺序为Mn〉Zn〉Pb〉Cu〉Cd;5种红树植物叶片元素含量顺序为Mn〉Zn〉Cu〉Pb〉Cd;不同物种叶片元素含量大都有明显差异;叶片对土壤元素富集系数,以Mn、Cd较高,Pb最低;随叶片从幼叶-成熟叶-黄叶的生长发育,Mn  相似文献   
28.
本文以水体中重金属(包括溶解态和颗粒态)的物理迁移过程为基础,建立重金属迁移扩散的数学模式。模式中考虑悬浮物沉降和再悬浮对水体中重金属浓度的影响,并考虑咸潮活动引起悬浮物的絮凝沉淀作用。计算结果表明,这种潮汐河口区重金属迁移扩散模式基本上是成功的。并以镉为例,说明重金属在西江河口区迁移扩散的特点。  相似文献   
29.
The trend of previous estimates of the world's ultimate recovery of oil suggests a figure of 1650 BBO, of which 1438 BBO have been discovered and 978 BBO remain to be produced. Some large reported reserve figures are questioned. Importance is attached to the mid-point of depletion when rising production tends to give way to decline. The share of the world's supply coming from six Middle East countries is set to continue to rise from its 1986 low of 16% to as much as 50% by 2010, with the likely consequence of higher oil prices and serious political implications. The world is rapidly approaching a turning point when it has to face the consequences of an irreversible decline in oil production.  相似文献   
30.
深圳湾北岸泥滩大型底栖动物次级生产力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根据2005年3、6、9月和12月在深圳湾北岸泥滩9个取样站采集的大型底栖动物4个季度的定量样品,运用Brey(1990)的经验公式进行了大型底栖动物栖息丰度、生物量、次级生产力和P/B值的研究计算.整个研究区域大型底栖动物年次级生产力平均值(去灰干重)为54.55g/(m2.a),其中观鸟屋附近泥滩(A断面)较高,为68.85g/(m2.a),凤塘河口附近泥滩(H断面)为50.62g/(m2.a)次之,沙嘴码头附近泥滩(F断面)较低,为44.18g/(m2.a),深圳湾北岸泥滩大型底栖动物年平均P/B为2.95.可见,大型底栖动物次级生产力越靠近深圳河河口越低,这与越靠近深圳河河口,大型底栖动物个体越小、生活史更短的结果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