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2篇
  免费   53篇
  国内免费   69篇
测绘学   55篇
大气科学   35篇
地球物理   25篇
地质学   174篇
海洋学   41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9篇
自然地理   1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51.
地貌单元的空间格局对地表的物质、能量分配具有决定性影响。针对当今地貌学研究中尚未形成比较系统的从人眼直视的角度(即侧面)研究地貌单元的垂直格局特征的理论与方法,该文分析了侧面的地学含义;从地貌单元在垂直侧面的物质与能量分异角度提出了侧面地貌景观的概念,据此分析了侧面地貌景观的基本内涵并探讨了其主要研究内容;结合前述研究,分析了侧面地貌景观的尺度性、复杂性和系统性特征。在前期实验研究的基础上,初步提出了侧面地貌景观量化分析的基本思路与技术方案。研究工作对于人们进一步深化对地貌的科学认识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但相关理论观点和方法有待进一步的实践检验。  相似文献   
352.
功耗攻击成功率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包括不同的语言的实现方式。以PRESENT算法为研究对象、STC90C58AD微控制器作为硬件仿真平台,针对在同一环境下使用C语言和汇编语言实现的PRESENT算法,分别实施了相关功耗攻击。实验结果表明:使用C语言实现的PRESENT算法泄露的功耗信息有限,使用4000条功耗曲线不能通过相关功耗攻击得到全部密钥。而对于汇编语言实现的算法,则能通过相关功耗攻击从95条功耗曲线中恢复出全部密钥。  相似文献   
353.
横断山系云岭余脉点苍山东西侧小时降水特性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苏锦兰  李建  杨桂荣  杨澄 《气象》2015,41(1):17-24
利用横断山系云岭余脉点苍山东西侧两个国家级气象台站2005—2012年逐小时降水量数据,详细分析东侧和西侧降水特性及差异。结果表明点苍山东西侧多年平均降水气候态相似,两侧年降水量接近,降水季节演变一致,但小时尺度的降水变化却存在明显差异:降水量和降水频次日变化在东侧以单峰型为主,西侧则双峰型变化显著;东西侧均存在后半夜降水量和降水频次高峰,主要由持续6h及以上的长时降水事件引起,且该高峰对总降水量的贡献东侧略大于西侧、持续时间东侧略长于西侧;西侧在午后至傍晚出现另一个降水量和降水频次高峰,一般由持续6h以下的中、短时降水事件造成;累积小时降水量和降水频次的最大值东西侧均于凌晨出现,出现时间东侧滞后于西侧3h;累积小时降水量的最小值东侧出现于傍晚、西侧则在正午发生,而累积小时降水频次的最小值东西侧均出现在正午前后。小时雨强日变化西侧较东侧强烈,尤其是夜间,西侧存在21时和03—04时大雨强时段,东侧雨强则缓慢变化于清晨07—08时达最大。这种小时降水特性的东西差异受点苍山地形影响,南北走向高大山脉的特殊地形使两侧下垫面辐射差异在傍晚达最大,辐射强的西侧容易形成降水量、降水频次、小时雨强的傍晚高峰。该区域降水特性的不均匀分布使其成为西南复杂地形区气候区域差异的典型代表。  相似文献   
354.
在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下,针对分散的IT基础设施、"孤岛化"的数据资源和生产能力瓶颈等方面的供给侧问题,本文以陕西省地理空间大数据中心建设为例,通过3个阶段性工作推进了测绘事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首先通过IT基础设施建设与升级实现了集约利用和灵活配置;然后通过数据资源改造与共享实现了大数据分析和开放互联;最后通过产业链升级与高效供给实现了按需更新与服务。经过建设,大数据中心硬件资源利用率接近99%,在地理国情监测、全国GNSS基准站网平差、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等方面发挥了提质增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