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2篇
  免费   328篇
  国内免费   340篇
测绘学   206篇
大气科学   205篇
地球物理   575篇
地质学   664篇
海洋学   194篇
天文学   57篇
综合类   182篇
自然地理   9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59篇
  2020年   74篇
  2019年   91篇
  2018年   56篇
  2017年   86篇
  2016年   53篇
  2015年   87篇
  2014年   88篇
  2013年   114篇
  2012年   89篇
  2011年   119篇
  2010年   85篇
  2009年   105篇
  2008年   102篇
  2007年   106篇
  2006年   124篇
  2005年   80篇
  2004年   74篇
  2003年   75篇
  2002年   67篇
  2001年   56篇
  2000年   49篇
  1999年   38篇
  1998年   45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碱熔沉淀-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地质样品中的多元素   总被引:14,自引:17,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过氧化钠焙融或偏硼酸锂熔融分解样品,将提取液碱性沉淀,通过过滤分离掉大量熔剂,再将沉淀用酸复溶后用等离子体质谱测定26个元素。通过对比,偏硼酸锂熔融—酸提取—碱性沉淀的方案,空白低,易操作,成本低,大多数元素测定结果的相对误差<10%,相对标准偏差<5%(n=10),与标准值相吻合。  相似文献   
42.
钾-氩和氩-氩定年样品的送样要求及预处理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介绍了K-Ar和Ar-Ar法定年样品的送样要求及实验室预处理程序,样品粒度以250~180μm为宜;用量则视样品的K含量和年龄情况而定,K含量越高、年龄越老,所需样品量越少,多数样品的用量在几十至几百毫克;对于年龄情况不清楚的样品,10~20g手标本或者1~2g合适粒度的样品可以保证用量。全岩样品常受蚀变和捕虏晶的影响,有效的预处理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消除这些干扰因素。文章还介绍了用稀HNO3消除碳酸盐、1.7mol/L HF消除轻微蚀变的影响以及电磁选剔除捕虏晶的实验过程。  相似文献   
43.
介绍了地震信号传输的常用方式及各自的优缺点,提出了数字遥测地震台网信号传输方式设计的总原则和基本原则。实际应用表明,兰州数字遥测地震台网信号传输方式的是符合要求的,提出的数字遥测地震台网信号传输方式的总原则和基本原则,对数字遥测地震台网建设有直接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44.
基于小波变换的GPS周跳探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概述了GPS周跳产生的原因及其探测周跳的重要性,总结了用来进行检测的常用方法,重点讨论了用小波分析来检查周跳的基本思想。并用实际的工程算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45.
时频测控技术的发展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目前,在所有的物理量中时间与频率标准的物理实现具有最高的准确度和稳定度,它们的发展不但在计量技术中,而且在几乎整个高科技领域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方面的发展一直受到发达国家的高度重视。根据近年来与国外同行的技术交流和了解的情况,对时频测控技术的发展和影响等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46.
Using analytic signal method, interpretation of pole-pole secondary electric potentials due to 2D conductive/resistive prisms is presented. The estimated parameters are the location, lateral extent or width and depth to top surface of the prism. Forward modelling is attempted by 2D-Finite Difference method. The proposed stabilised analytic signal algorithm (RES2AS) uses Tikhonov’s regularization scheme and FFT routines. The algorithm is tested on three theoretical examples and field data from the campus of Roorkee University. The stability of RES2AS is also tested on synthetic error prone secondary pole-pole potential data.  相似文献   
47.
Low concentrate density from wet drum magnetic separators in dense medium circuits can cause operating difficulties due to inability to obtain the required circulating medium density and, indirectly, high medium solids losses. The literature is almost silent on the processes controlling concentrate density. However, the common name for the region through which concentrate is discharged—the squeeze pan gap—implies that some extrusion process is thought to be at work. There is no model of magnetics recovery in a wet drum magnetic separator, which includes as inputs all significant machine and operating variables.A series of trials, in both factorial experiments and in single variable experiments, was done using a purpose built rig which featured a small industrial scale (700 mm lip length, 900 mm diameter) wet drum magnetic separator. A substantial data set of 191 trials was generated in this work. The results of the factorial experiments were used to identify the variables having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magnetics recovery.It is proposed, based both on the experimental observations of the present work and on observations reported in the literature, that the process controlling magnetic separator concentrate density is one of drainage. Such a process should be able to be defined by an initial moisture, a drainage rate and a drainage time, the latter being defined by the volumetric flowrate and the volume within the drainage zone. The magnetics can be characterised by an experimentally derived ultimate drainage moisture. A model based on these concepts and containing adjustable parameters was developed. This model was then fitted to a randomly chosen 80% of the data, and validated by application to the remaining 20%. The model is shown to be a good fit to data over concentrate solids content values from 40% solids to 80% solids and for both magnetite and ferrosilicon feeds.  相似文献   
48.
廖洞贤  孙岚 《大气科学》2003,27(2):203-211
分析了气压分离和不分离,在几种不同的层结情况下,垂直气压梯度的截断误差.结果表明:基本场取法不当,会引起巨大的截断误差,甚至和不分离时相当;反之,则较小.根据计算,提出了一种取基本场的方法,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使气压偏差的垂直梯度的截断误差比不分离时的相应误差小一个量级,从而,可以取较小的垂直分辨率.  相似文献   
49.
选取钦州市7月8个重旱、13个重涝年,从天气气候角度着重对其前期冬季(12~2月)500hPa环流形势、环流特征指数以及青藏高原冬季积雪、北太平洋海温进行对比诊断分析,发现7月旱涝年前冬大型环流已出现较大的差异,其前一年12月的极涡强度、高原高度场,北太平洋赤道海温,以及前冬(12~2月)西太平洋副高面积指数、前冬青藏高原冬季积雪的多少,在旱涝年也有明显的不同,可作为旱涝发生的前期强信号,并确定其描述指标。  相似文献   
50.
利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提高地震剖面图像信噪比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提出了利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提高地震剖面信噪比的新方法,首先根据数字图像处理要求的格式,对地震剖面数据进行转换,得到地震剖面图像,分析了地震数据特点和初步地震图像的实验结果后,设计了新的预处理方法——“二维沿层滤波”,在此基础上,利用可以计算帧间运动速度及其变化都较大的改进的光流分析技术,计算出多幅地震剖面对应点的偏移量,然后应用图像积累技术对这多幅地震剖面进行积累,实现对三维地震数据体提高信噪比的处理,该方法充分利用了三维地震信息,不但可以提高整个数据体的信噪比,而且可以减少信号能量的损失,并保持原来的信号能量关系,使地震剖面的质量得到明显提高,为地震解释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