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7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175篇
测绘学   2篇
大气科学   8篇
地球物理   16篇
地质学   479篇
海洋学   35篇
综合类   33篇
自然地理   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51.
发射光谱法测定勘查地球化学样品中银硼锡钼铅   总被引:21,自引:13,他引:21  
张雪梅  张勤 《岩矿测试》2006,25(4):323-326
以K2S2O7、NaF、Al2O3和炭粉为缓冲剂,Ge为内标,电弧发射光谱法测定勘查地球化学样品中Ag、B、Sn、Mo、Pb。方法检出限为Ag0.013μg/g、B0.83μg/g、Sn0.23μg/g、Mo0.073μg/g、Pb0.37μg/g。方法精密度(RSD,n=12)为Ag4.2%~11.3%、B3.2%~6.5%、Sn2.6%~7.1%、Mo2.9%~6.3%、Pb1.57%~5.18%。测定了国家一级地球化学标准物质,结果与标准值相符。  相似文献   
152.
九龙湾银矿床位于内蒙古大青山东段,是近年来发现的有潜力的银多金属矿床。流体包裹体的岩相学、显微测温、激光拉曼探针及扫描电钐能谱分析研究表明,主成矿阶段的成矿流体以中低温(150-310℃)、中低盐度(3-17wt%NaCl)、较低密度(0.75~1.0g/cm^3)的盐水体系为特征,与造山型金矿床的富CO2流体有很大的差别。蚀变硅化阶段的流体相对富CO2、CH4、N2等挥发分,但在银铅锌主成矿阶段演化成贫CO2的盐水流体。九龙湾成矿流体的这种性质与国内外陆相火山一次火山热液型银矿床的成矿流体特征非常相似。矿床地质特征(与石英斑岩的关系、断裂控矿、围岩蚀变、矿石矿物共生组合)、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均说明九龙湾银-多金属矿床应属与陆相次火山岩有关的中低温浅成热液矿床。  相似文献   
153.
韩秀伶  丁奎首 《地质科学》1997,32(4):521-523
富银黄铜矿发现于云南省沧源佤族自治县斑洪乡拱丁金矿石英脉内,该矿是以金(银)为主的多金属硫化物矿床。共生矿物有自然金、银金矿、自然银、银黝铜矿及辉锑铅银矿等。  相似文献   
154.
浙江三种不同类型的金、银矿床(璜山金矿、治岭头金-银矿和毫石银矿)的铅、锶同位素组成有显著的差别,这反映了三个矿床的不同来源和成因。璜山金矿床具低初始锶比值和低μ值或低放射成因铅,主要来自上地幔源区;治岭头金-银矿床具高初始锶比值和高μ值或高放射成因铅,以上地壳来源为主;毫石银矿床的铅、锶同位素比值介于上述两者之间,为壳幔混合来源。特征的铅同位素组成可以用来作为寻找不同类型矿床的标志。  相似文献   
155.
作者通过对冀西北金、银多金属矿化集中区成矿规律和物探航磁、重力及遥感信息的综合研究,提出冀西北地区存在一个超越内蒙地轴与燕山褶皱带两个不同历史大地构造单元之上的中生代地幔热柱构造。文中例举了地幔热柱构造标志特征,探讨了地幔热柱构造地质作用(超变质作用、岩浆作用、成矿作用)及其时空演化规律,建立了地幔热柱构造的壳幔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156.
硫化物矿物对银的表面吸附作用及其成矿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吴大清  彭金莲 《地球化学》1996,25(4):372-378
通过硫化物矿物对银离子的吸附实验研究表明,在50℃时,硫化物矿物对溶液中银离子的等温饱和吸附量大小顺序是:方铅矿>黄铜矿>辉锑矿>闪锌矿;当温度超过70℃时,这个顺序变为:辉锑矿>方铅矿>黄铜矿>闪锌矿。这与天然多金属矿床中硫化物矿物银的含量顺序是一致的。实验证明,硫化物具有把溶液中的银富集到固体(矿物中)达106量级以上的能力。这些结果极好地解释了多金属矿床中银在普通硫化物中含量大小的顺序及锑和银在矿床和矿物上密切共生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7.
双波长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双波长分光光度法研究了Ag-5-Br-PADAP-柠檬酸-十二烷基硫酸钠多元显示体系。实验表明,该体系的显色适宜酸度为pH5.5,测量波长为532nm,参比波长为356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26×10~5l·mol~(-1)·cm~(-1),灵敏度比单波长提高近两倍。银量在0~20μg/25ml内符合比耳定律。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度高,适用于地质样品中微量银的测定。  相似文献   
158.
连续流动化学发光法测定地质样品中的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732阳离子交换树脂静态吸附分离,以Luminol-K2S208-Ag^ -乙二胺体系,连续流动化学发光法测定地质样品中的痕量银。该方法的检出限为4μg/L,9次测定8.8μg/Ag的标样07-GRD-35,x=8.5μg/g,RSD为2.5%,经地质标样测定,验证结果的相对误差小于15%,适于野外快速测定银。  相似文献   
159.
文章以广东富湾-长坑层控银金矿床为实例,基于各阶段盆地中温度场,压力场和流动场的动力学演化过程与成矿效应的研究,发现盆地流体转变为成矿流体具有漫长的演化与更迭历程;构造演化和盆地的沉积充填特征,不仅直接影响着流体在盆地中的流动样式,而且直接影响着成矿物质空间存在形式的变化以及“流体-岩石”体系中各要素间的再分配。流体的大规模活动及大型矿床的形成与大幅度的构造运动,沉积作用,岩浆活动,火山活动等宏观地球动力作用有关,盆地边缘沟通深部的垂向断裂与浅部不整合面-侧向断裂交汇地段是成矿物质堆积的最佳场所。  相似文献   
160.
脉状矿床是重要的矿床类型之一。其矿体往往赋存于断裂构造之中,甚低频电磁法(VLF-EM)以其成本低廉、轻便高效,以及对脉状矿(化)体特有的灵敏性而具有特色。文章通过对以脉状形式产出的金、铅锌(银)及萤石矿的VLF-EM找矿勘查实例,探讨了VLF-EM对这类矿床勘查的有效性和优越性,结果表明该方法对脉状矿床勘查评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