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32篇
测绘学   8篇
大气科学   6篇
地球物理   24篇
地质学   102篇
海洋学   23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10篇
自然地理   1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分析了我国深水钻井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调研分析了深水钻井所面临的困难和深水钻井液必须具备的基本性能。在理论推导并结合实践的基础上,研制了深水低温钻井液基本性能模拟实验装置、深水钻井液水合物生成与抑制评价实验装置以及深水钻井液循环与井壁稳定模拟实验装置等,并对模拟装置的实验可行性和平行性进行了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新研制模拟实验装置控制精度较高、实验平行性较好,能够满足深水钻井液性能测定与评价的基本要求,为我国深水钻井液技术研究奠定了一定的室内实验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82.
热采锅炉结垢模拟及其成分、微形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减少湿蒸汽热采锅炉结垢对油田生产造成的损失,设计了模拟湿蒸气发生器来模拟热采生产中的蒸汽产生过程,重点研究锅炉的结垢情况。对模拟油田产生蒸汽的模拟炉中水垢的粉末X射线衍射(XRD)、电子探针波谱成分分析(EP-MA)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的研究表明,辐射段水垢主要由蒙脱石、针钠钙石和锥辉石组成,它们形成于相近的水热条件。水垢的XRD研究表明,蒙脱石和针钠钙石垢遍布整个水管,而锥辉石垢主要出现在水管尾部。形成锥辉石中的铁主要来源于水管的腐蚀,当水管表面形成一层水垢后,进水中的微量Fe成为另外一个重要来源。  相似文献   
83.
浅埋煤层开采隔水层位移规律相似模拟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陕北榆树湾井田为地质原型,采用柔性隔水层物理相似模拟试验,初步得出了该井田顶板岩层及粘土隔水层在开采影响下的破坏规律,发现顶板基岩关键层仍然是隔水层稳定性控制的关键,指出隔水层下沉梯度TS为控制隔水层导水裂隙出现的指标。   相似文献   
84.
奈曼旗土地沙漠化系统动态仿真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胡孟春 《地理学报》1991,46(1):84-92
本文应用系统动力学理论建立了奈曼旗土地沙漠化动态仿真模型。奈曼旗土地沙漠化系统由种植业、林业、畜牧业、草地和人口五个动态子系统构成。本文根据土地沙漠化系统中正负反馈关系,建立了系统流图和构造方程,并经仿真运算,就农林牧土地利用构成的三种不同方案,对到2040年该旗沙漠化发展趋势分别作了预测。  相似文献   
85.
台湾西南海域似海底反射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台湾西南海域弧陆碰撞及俯冲作用形成增生楔,在增生楔部位地震调查原始炮集数据上可清楚地识别BSR极性及波形特征。通过对该区域地震调查数据处理,获得了常规地震偏移、瞬时振幅及瞬时相位3种属性剖面,三者可清楚地反映BSR特征及分布,瞬时相位剖面还反映了BSR之上弱反射层的结构特征。研究表明,增生楔部位构造沉积明显控制BSR的形成与分布,该区天然气水合物成矿前景良好。  相似文献   
86.
The passive northern continental margin of the South China Sea is rich in gas hydrates, as inferred from the occurrence of bottom-simulating reflectors (BSR) and from well logging data at Ocean Drilling Program (ODP) drill sites. Nonetheless, BSRs on new 2D multichannel seismic reflection data from the area around the Dongsha Islands (the Dongsha Rise) are not ubiquitous. They are confined to complex diapiric structures and active fault zones located between the Dongsha Rise and the surrounding depressions, implying that gas hydrate occurrence is likewise limited to these areas. Most of the BSRs have low amplitude and are therefore not clearly recognizable. Acoustic impedance provides information on rock properties and has been used to estimate gas hydrate concentration. Gas hydrate-bearing sediments have acoustic impedance that i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surrounding sediments devoid of hydrates. Based on well logging data,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coustic impedance and porosity can be obtained by a linear regression, and the degree of gas hydrate saturation can be determined using Archie’s equation. By applying these methods to multichannel seismic data and well logging data from the northern South China Sea, the gas hydrate concentration is found to be 3–25% of the pore space at ODP Site 1148 depending on sub-surface depth, and is estimated to be less than values of 5% estimated along seismic profile 0101. Our results suggest that saturation of gas hydrate in the northern South China Sea is higher than that estimated from well resistivity log data in the gas hydrate stability zone, but that free gas is scarce beneath this zone. It is probably the scarcity of free gas that is responsible for the low amplitudes of the BSRs.  相似文献   
87.
在高压热水实验条件下,利用有机流体和无机流体对秦岭洛坝热水沉积改造型铅锌矿床中的硅化灰岩、千枚岩、硅质岩和生物碎屑灰岩进行了Pb-Zn元素的驱替模拟实验.结果表明:在不同囤压和驱替压力条件下,流体对成矿元素的迁移能力存在明显差异,在围压由45 MPa→15 MPa→9.8 MPa的条件下,千枚岩在无机流体中Pb,Zn的淋滤率由0变为0.019%,4.1%和12.21%,0.15%;在有机流体中由0变为0.278%,4.524%和12.37%,0.19%;淋滤率表现为增涨的趋势;碳酸盐岩在无机流体中Pb,Zn的淋滤率由0.034%,0.02%变为0.53%,0.45%;在有机流体中由0.049%,0.03%变为0.53%和0.45%,Pb-Zn的淋滤率均有上升的趋势;围压和驱替压力的降低有利于流体对铅、锌成矿元素的迁移.有机流体较无机流体更易于活化迁移铅、锌成矿元素.4种岩石类型的淋滤率分别是:对Pb是硅化灰岩千枚岩硅质岩生物碎屑灰岩,而对Zn是硅化灰岩硅质岩生物碎屑灰岩千枚岩.硅质岩、硅化灰岩、生物碎屑灰岩与千枚岩在矿床的形成中可能分别起到了矿源层、储集层和盖层的作用.  相似文献   
88.
应力释放法在隧洞开挖模拟中若干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张传庆  冯夏庭  周辉  黄书岭 《岩土力学》2008,29(5):1174-1180
根据快速拉格朗日法的基本原理,讨论了在其中实现应力释放法的理论根据。通过不同侧压系数下脆性岩体中圆形隧洞开挖卸荷过程的应力释放法模拟和真三维模拟,分别讨论了应力路径问题、模拟空间效应时最终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及其工程应用问题。在未包含断层、软弱带等特殊地质条件的情况下,分析得到以下结论:(1)应力释放法模拟中,围岩经历的应力路径与真三维模拟不同,故只能用前者来近似模拟开挖问题;(2)不同的应力路径将导致不同的最终结果,在一定的近似程度要求及计算工作条件下应力释放法模拟的最终结果可近似真三维的模拟结果,且对于圆形隧洞问题,当侧压系数从1.0开始增大或减小时,这种近似误差将减小,并最终趋于稳定;(3)在工程应用中,由应力释放法可得到收敛约束法中的GRC曲线,从而使得它在工程应用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9.
静压桩贯入地基的球孔扩张-滑动摩擦计算模式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张明义  邓安福 《岩土力学》2003,24(5):701-704
针对静力压桩的特点,将沉桩过程中的侧摩阻力和端阻力分开计算,建立了一种新的计算模式,即球孔扩张-滑动摩擦模式。编制了计算程序,对桩端土按球形孔扩张计算;对桩侧土按滑动摩擦计算。算例证明,该计算模式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0.
似海底反射(BSR)是目前天然气水合物层识别的主要依据,但是当BSR不明显或者缺失的时候怎样识别水合物层,以及水合物层顶面和下伏游离气层底面如何确定,仍然是水合物识别中难以圆满解决的两大难题。以布莱克海台USGS95-1测线地震数据为例利用小波变换进行多尺度研究发现水合物层和游离气层表现出不同的尺度特征:水合物层表现出大尺度特征,而游离气层具有小尺度特征;在最佳尺度剖面上,水合物层表现为低尺度背景中的近似平行于海底的高尺度带。利用水合物层和游离气层的这种尺度差异不但可以识别水合物层,而且还可以推断水合物层的顶面和游离气层的底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