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25篇
地球物理   14篇
地质学   5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辽东南地区中生代受到三期构造运动的影响且各具特色:①三叠纪的印支运动以形成东西向构造线及较多的"S"型花岗岩为特征;②侏罗纪的早燕山运动以近东西向挤压为主,在辽南地区以形成线理走向为北西西向的推覆构造为特征;③晚侏罗世晚期到早白垩世的晚燕山运动产生大量北东、北北东向断裂,同时发生了强烈的左行走滑。上述三期构造运动对金矿的形成均有一定的影响,三个时期均有一定规模的金矿化作用,金矿化的主要时期是在晚侏罗世晚期到早白垩世。  相似文献   
72.
大港歧口沿岸带前第三系构造体系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大港歧口沿岸带位于太行山基底和鲁西基底接触的断裂带上--聊兰断裂北延段,沿海岸线呈NNE向展布.该带不仅是一个地理界线,而且是一个由基底断裂带控制的前第三系雁列褶皱带和第三系构造转换带.本文从分析区域构造背景入手,详细探讨了该带前第三系构造体系特征及其形成和演化过程.大港歧口沿岸带前第三系雁列褶皱带在平面上是由一系列NE向左阶排列的褶皱组成的左阶雁列构造,垂向上具有正花状断裂组合特征;是在印支期NEE向大型舒缓隆起的背景上,受燕山早期(晚三叠世到中侏罗世)深断裂的左旋压扭作用和燕山晚期的走滑作用形成,并在后期受到了喜马拉雅期伸展裂陷作用的强烈改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