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5篇
  免费   134篇
  国内免费   407篇
测绘学   3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45篇
地质学   1147篇
海洋学   32篇
天文学   7篇
综合类   33篇
自然地理   47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51篇
  2016年   45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78篇
  2013年   83篇
  2012年   58篇
  2011年   68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2年   3篇
  197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火神庙岩体位于华北陆块南缘栾川矿集区西部,为一杂岩体,主要由石英闪长岩、二长花岗岩和花岗斑岩组成,其中石英闪长岩出露于边部,构成了岩体的主体。为准确厘定石英闪长岩的形成过程以及形成的物理化学条件,并为进一步确定火神庙钼矿床成因提供依据,对主要造岩矿物(斜长石、钾长石、角闪石和黑云母)成分进行了详细的研究。结果显示石英闪长岩中的斜长石主要为中长石,可分为“正环带”斜长石、“反环带”斜长石和“韵律环带”斜长石;钾长石为正长石;角闪石为镁角闪石;黑云母属于原生镁质- 铁质黑云母。石英闪长岩形成过程中岩浆经历了多期演化:早期岩浆稳定结晶,结晶出An=30~35的斜长石;中期岩浆含水量增加,斜长石An值显著升高,An=39~42;晚期岩浆稳定结晶、含水量降低,结晶出An=42~28的斜长石。岩浆结晶温度为798~830℃、结晶压力上限为198~242MPa、氧逸度为-14~-13。镁铁质岩浆较高的氧逸度、温度及Cl含量与火神庙钼矿床的形成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92.
周雄  曾令熙  赵开乐 《矿物学报》2019,39(5):609-614
香格里拉铜钼多金属矿石中主要的可利用成分为钼、铜,伴生有钨等成分。为在选冶利用中选择合理高效的可利用方法,工艺矿物学研究主要针对矿石中可利用成分和相关伴生成分开展了赋存状态研究,特别是钼、铜金属矿物存在形式及其对选矿利用的影响进行了分析,为最终实现该类型矿石的高效合理利用提供基础依据。选矿实验采用"浮选-磁选-重选"联合工艺流程,获得钼精矿品位52.34%,钼回收率71.32%;铜精矿品位22.68%,铜回收率71.91%;钨精矿品位36.13%,钨回收率57.27%,从而实现了该矿中钼、铜、钨等有用元素的综合回收,验证了工艺矿物学研究结果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993.
结合光学显微镜鉴定、扫描电镜、X射线能谱探针、筛析等技术手段,系统研究了青海省玛温根矿区产出的有代表性的氧化铅矿石的工艺矿物学特征。结果表明:矿石主要有价元素是Pb(2. 76%)和Ag(204. 4×10-6);矿石中铅的赋存状态较复杂,主要赋存于铅铁矾等难溶铅中,其次赋存于氧化铅、硫酸铅中,矿石中的铅矿物主要是铅矾、白铅矿、砷铅铁矾,少量方铅矿、砷铅矿等;银的赋存状态亦较为复杂,独立银矿物为硫铜银矿,含量甚微,部分银呈类质同像赋存于其他的金属硫化物中。通过偏光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分析发现,主要的铅矿物如铅矾、白铅矿等相互交代连生现象明显,且嵌布粒度细小,这与筛析检测结果相一致,同时矿石中As含量较高,达到了5. 43%,含砷矿物主要为毒砂、臭葱石,经X射线能谱分析,部分铅矿物与砷元素关系密切,并形成了砷铅铁矾、砷铅矿等复杂砷铅矿物。所以预测在选矿过程中,砷会随铅矿物同步富集,银的独立银矿物主要是硫铜银矿,且嵌布粒度微细,大部分银矿物以微细粒包裹态赋存于石英、褐铁矿等硅酸盐或氧化物中。根据以上研究成果,可判定该氧化铅银矿属于极难选矿石,建议采用浮选-化学选矿工艺综合回收铅、银金属的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994.
朱乔乔  谢桂青  李伟 《岩石学报》2019,35(12):3703-3720
矽卡岩型铁矿是我国重要的铁矿类型之一,但该类型铁矿床的品位存在两极分化的现象。本文对鄂东矿集区内典型的矽卡岩型铁矿:大冶铁铜矿、程潮铁矿和金山店铁矿开展详细的磁铁矿显微结构对比,并利用概率图解法对这三个矿床的矿石品位数据进行了筛分。发现在大冶铁铜矿和程潮铁矿中的磁铁矿至少有两个世代,发育明显的叠加结构,且叠加结构在光学显微镜和背散射电子照片中可以识别出来;金山店铁矿中局部矿石也发育叠加结构。这些矿床中代表性勘探线的钻孔品位数据的累积频率曲线具有由低值(TFe 18. 04%~33. 03%)和高值(TFe 48. 97%~55. 63%)两个非相交总体所形成的混合分布模式,剔除低品位数据(TFe 20%)再次筛分其分布模式不变,但单一总体的参数有所改变。磁铁矿结构和品位数据筛分结果表明,这些矿床可能是两个或多个期次/阶段成矿作用叠加的结果,但不同矿床的叠加程度略有区别,大冶和程潮铁矿叠加程度较高,而金山店则相对较弱,这可能是导致大冶和程潮矿床整体为富铁矿而金山店铁矿只有局部是富铁矿的重要原因。因此,叠加富集可能是矽卡岩型铁矿中铁高效富集的一种重要机制,多世代磁铁矿的发育范围和叠加程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高品位矿石的分布状况,其叠加程度可以作为矽卡岩型富铁矿的找矿线索。  相似文献   
995.
华阳川矿床位于秦岭造山带后陆冲段褶皱带的小秦岭成矿带内,是国内外成矿类型特殊的大规模铀多金属矿床。为了深入了解陕西华阳川铀多金属矿床矿石组成和铀的赋存状态,本文通过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电子探针等现代分析测试方法,对华阳川铀多金属矿床进行了系统的工艺矿物学研究。测试结果显示:(1)主要的铀矿物为贝塔石、晶质铀矿和少量的铀钍石,与长白矿、褐帘石、榍石、磷灰石等相共生。(2)铌钛铀矿多呈自形-半自形粒状结构嵌入在钾长石与方解石内或其裂隙中,粒度主要集中在0. 04mm~0. 64mm,占总量的57. 58%。(3)铀主要以独立铀矿物(贝塔石、晶质铀矿)的形式存在,其中铀赋存于贝塔石与晶质铀矿中,占比分别为78. 20%和15. 02%,其余的铀可能以类质同象或吸附的形式存在。  相似文献   
996.
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含稀散金属矿床特征初探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5  
稀散金属是关键金属的重要部分,其矿化特点和成矿规律等方面受到矿床学界高度关注。文章总结了全球稀散金属矿化类型和分布规律,除了镓、镉和铊矿床外,其他锗、硒、铟、碲和铼5种稀散金属普遍伴生于斑岩-矽卡岩铜矿系统。笔者初步地绘制了全球斑岩型和矽卡岩型稀散金属的分布图、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含稀散金属矿床的分布图,指出长江中下游成矿带有2种不同类型含稀散金属矿床:一类呈伴生产于斑岩-矽卡岩铜铁金和铅锌矿床,以多种稀散金属为特征;另一类呈独立稀散金属矿床;以前者为主。文章以长江中下游矿成矿带鄂东南丰山矿田为例,介绍碲和铊的赋存状态,初步地建立了矽卡岩铜金碲矿床+远接触带低温金铊碲矿床组合模型。最后提出矽卡岩型稀散金属矿床重点关注的科学问题,建议加强氧化型含金矽卡岩矿床伴生的稀散金属矿床的成矿机制研究。  相似文献   
997.
范家山铜金矿位于西秦岭北成矿亚带,温泉复式花岗岩天水斑岩夕卡岩钼铜金矿带的核心位置。矿床地质特征表明:范家山铜金矿体主要受岩体与围岩接触带以及岩体附近的断裂破碎带的控制,以金铜矿化为主,围岩蚀变为夕卡岩化、角岩化及硅化、绢英岩化等。范家山铜金矿床主矿脉包裹体温度、盐度及H-O同位素研究显示,主成矿流体的盐度(S)为2.0%~11.0%(w(NaCl)eq),均一温度为120~345 ℃,主要集中在150~280 ℃范围,具有中温和中低盐度的特征,为岩浆水和大气降水的混合。成矿花岗斑岩锆石U-Pb年龄为(248.3±1.9) Ma(MSWD=0.67, N=9),表明成矿活动发生在印支早期。结合区域构造背景,范家山铜金矿为印支期早期陆陆碰撞导致地壳加厚背景下的夕卡岩型矿床,深部具有斑岩型成矿的潜力。  相似文献   
998.
还原性矽卡岩型金矿以独立金矿形式赋存于钙质沉积岩中,以金品位高(5~15 g/t)著称。目前,该类型金矿的总体研究程度较低,在成矿背景、还原性岩浆源区及成因、金高效富集机制等方面仍缺乏理解。笔者对该类型金矿的地质特征、时空分布规律、成矿机理、找矿标识等方面进行了系统梳理,探讨了该类金矿的研究难点及其在中国的成矿潜力和找矿前景。还原性矽卡岩型金矿具有以下特征:① 独特的Au-Bi-Te-As±Co元素组合,缺乏Cu等贱金属;② 矽卡岩以钙铁辉石为主,其次为石榴子石?③ 成矿岩体属于还原性钛铁矿系列,包括辉长闪长岩、闪长岩和花岗闪长岩等;④ 代表性低硫逸度的金属矿物,包括斜方砷铁矿、黑铋金矿、贫S的Te-Bi矿物。关键问题或薄弱环节主要有:① 还原性岩浆存在温度、盐度、氧逸度、硫逸度、含水量、还原性组分类型及含量等多种属性,这些属性对还原性矽卡岩型金矿的形成有哪些影响?② Au可能以氯络合物、硫络合物、Bi-Te熔体、纳米絮状物等多种方式运移,还原性岩浆流体中Au的高效迁移及富集方式有哪些;③ 还原性成矿岩浆的氧化-还原性质有争议,部分学者认为岩浆始终为还原性,另一些学者认为母岩浆为氧化性,后期混入还原性物质;④ 存在深部W-Mo矿化、浅部Au-Sb-Bi矿化的金属元素分带现象,这种分带规律受哪些因素控制?总之,还原性矽卡岩型金矿在中国有着良好的成矿潜力和找矿前景,其中中国东部W/Sn成矿区(带)和Au成矿区(带)的叠加区域、西部还原性岩体分布区是该类金矿的有利勘探区。  相似文献   
999.
在野外地质工作基础上, 通过流体包裹体和氢氧同位素研究, 探讨福建大田琴山铁矿床形成的物理化学条件。流体包裹体研究显示, 均一温度均值355.6 ℃, 盐度(NaCl质量分数)均值4.4%, 流体密度均值0.65 g/cm3。流体演化成矿经历了400~420 ℃和240~280 ℃两个主要阶段, 其中400~420 ℃为晚矽卡岩阶段磁铁矿主要成矿温度, 形成深度约3 km, 该阶段以混合作用为主; 240~280 ℃为晚硫化物阶段铅锌矿主要成矿温度, 形成深度约1 km, 以沸腾作用为主。激光拉曼测试结果显示, 成矿流体含少量CH4和CO2。氢氧同位素显示, 早期成矿流体主要以岩浆水为主, 晚期成矿流体混入大量大气降水。研究结果表明琴山铁矿属于热液矽卡岩型矿床。   相似文献   
1000.
福建大坪花岗斑岩体位于永定县城南部的大石凹—蓝地火山喷发盆地,具斑状结构,基质呈霏细结构、细-微粒结构。文章运用电子探针(EMPA)和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LA-ICP-MS)等技术,对大坪岩体ZK10001钻孔中不同深度的岩石样品进行了矿物和岩石化学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大坪岩体岩性为黑鳞云母碱长花岗斑岩,属于过铝质钙碱性花岗岩,具有较高的分异演化程度,Nb2O5和Ta2O5含量达到了花岗岩型稀有金属矿床的工业品位。铌钽矿物主要与黄玉、萤石的集合体呈稀疏浸染状、星点状产于基质间隙内,其次以星点状存在于石英和长石斑晶中。矿石矿物赋存特征与宜春钽铌矿床类似,可能具有一定的可选性和经济价值。大坪岩体的铌钽富集特征不同于斑岩型铜、钼矿床,与花岗岩型铌钽矿床也存在较大的差别,铌钽的富集过程经历了深部斑晶阶段和浅部基质阶段两阶段岩浆结晶分异作用,F等挥发分促进了铌钽在结晶残余岩浆中富集,在基质间隙间沉淀。大坪矿化岩体的发现暗示斑岩型铌钽矿床存在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