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8篇
  免费   415篇
  国内免费   321篇
测绘学   11篇
大气科学   20篇
地球物理   212篇
地质学   1065篇
海洋学   67篇
天文学   12篇
综合类   56篇
自然地理   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49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54篇
  2014年   72篇
  2013年   63篇
  2012年   90篇
  2011年   93篇
  2010年   64篇
  2009年   101篇
  2008年   61篇
  2007年   70篇
  2006年   66篇
  2005年   60篇
  2004年   54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45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991.
北京市CBD核心区某高层建筑拟建高度超过550m,建成后为北京市新地标建筑,其桩基础施工是保证整座建筑施工质量的关键。总结研究了该项目钻孔灌注桩试桩施工工艺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992.
江雄水库蓄水初期,随着库水位逐渐上升,观测孔内水位高,坝下游陆续出现的渗漏量不断增大,量水堰最大渗漏量达到300 L/s的异常现象,影响大坝安全。通过大坝监测系统、电法探测、连通试验等成果,分析了坝基、绕坝、溢洪道、输水洞等渗漏主因,查找到主要渗流通道,为大坝堵漏处理方案设计提供了决策依据。还提出了安全渗流对保护下游生态有巨大作用的观点。  相似文献   
993.
为了解决传统内置灌浆套筒竖向连接施工过程不可视和灌浆质量可控性差,提出“灌浆后再二次封边”的倒置外露钢筋灌浆套筒连接方法。通过设计制作3个截面尺寸为400 mm×400 mm的足尺试件,采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低周往复荷载试验,研究了该新型装配柱脚节点在不同轴压比作用下的抗震性能。结果表明:不同轴压比作用下各装配柱脚节点试件灌浆套筒均完好;伴随轴压比增大,柱脚节点区塑性铰上移,柱身开裂高度上升;柱脚节点开裂与极限荷载均随轴压比增大而增大,但延性系数随轴压比的增大而降低(试件S1、S2和S3对应的延性系数分别是3.08、2.77和2.56)并且刚度退化进程缩短;伴随轴压比增大开裂位移角变大和极限位移角变小,最小值分别为1/479、1/35,均大于规范限值,满足抗震设计要求。建议装配柱脚节点应适度延长柱端箍筋加密区范围,深化柱脚节点区受力机制的研究。  相似文献   
994.
结合土壤养分的IN-SITU野外定位研究,以IN-SITU原状取土管和环刀比较研究获取的数据,对IN-SITU原状取土管和环刀测定值进行相关性和差异性分析,结果表明:IN-SITU原状取土管和经典环刀法在土壤容重、毛管孔隙度、饱和水、毛管水、田间持水量、初渗系数、稳渗系数7项土壤物理指标的对比研究中无显著差异,而且两种方法的大部分测定值间无一般差异。两种方法的测定值均表明:阔叶林破坏后,土壤容重值明显增加,孔隙比例改变,而且土壤渗透性变差、持水量下降,出现一系列土壤物理性质退化现象,尤以禾草荒地土壤退化最为严重。显示了IN-SITU原状取土管在土壤物理性质研究中的优越性,尤其在土层浅薄,土壤紧实和粗骨土的山地土壤物理性质研究中,IN-SITU原状取土管不仅对土壤破坏性较小,而且可以获得较为完整的原状土,避免测定结果的误差。  相似文献   
995.
地下构筑物的发展使深基坑作业也随之俱增。在内蒙庆华青海煤化工业园火车卸车槽基坑降水中,采用环状管井降水技术对该基坑进行地下降水,工程实施后降水效果明显,基坑开挖后土体固结良好,达到设计要求。该项技术的实施,为在高海拔地区地下水埋藏浅、基坑相对较深且水量相对丰富的软土地区的构筑物基坑降水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相似文献   
996.
岩溶充水矿床帷幕注浆堵水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岩溶充水矿床帷幕注浆堵水技术国内已开展30多年,为10多个矿山采用,效果显著。我们在参与实践和搜集大量实际资料基础上,对帷幕注浆方式、注浆压力、结束标准,注浆材料,帷幕厚度及防渗标准的确定、特殊孔段注浆工艺、钻孔方法、检测器具、防渗效果检查等重要问题作了详细的论述,从而为工程施工提供的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997.
边坡多阶段注浆加固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践中总结证明注浆法用于边坡加固及滑坡防治是可行的,提炼提出边坡多阶段注浆加固模型。该模型以传统的渗透、充填、压密及劈裂注浆理论为基础,以弹塑性力学中的球形、柱形扩张理论及Boussinesq、Terzaghi理论为指导,推导出多阶段注浆法不同地层及不同阶段的注浆压力、注浆半径及注浆应力分布数学表达式(过程力学模型);用大量试验数据总结出加固后水泥土力学指标统计规律和多阶段注浆加固设计计算模型。多阶段注浆加固模型已在施工项目中得到证实。  相似文献   
998.
我国的石窟研究遗址主要分布于西北干旱区。由于独特的自然条件,风蚀风化作用强烈,大批遗址已破坏严重。因而开展石窟遗址防风化加固和岩体裂隙灌浆研究十分必要。钾水玻璃(PS)是一种水溶性的无机胶结加固材料,试验证明经PS-C材料加固后的岩体强度成倍增长,耐风蚀能力、耐水能力明显提高。论文全面详尽地总结了PS-C材料加固石窟遗址技术,认识到PS-C是西北干旱地区石窟遗址加固的一种有效材料,可达到较理想的加固效果。  相似文献   
999.
高压喷射灌浆防渗技术是国内正在推广的一种新型防渗技术,适用范围较广。阜康市红山水库始建于70年代,当时未对坝基11.5~4.2m厚漂卵砾石层进行防渗处理。本次除险加固对坝基采用了高压喷射灌浆防渗处理,经检测防渗质量满足相关规范要求。高压喷射灌浆技术在漂卵砾石层中的成功应用,对该项技术的推广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00.
中关铁矿帷幕灌浆孔设计深度深、钻孔垂直度要求高,加之地质条件、水文条件的特殊性和复杂性,钻孔偏斜超标严重,经过实践,摸索出一套有效的防斜、纠斜技术措施。在分析孔斜原因的基础上,介绍了该工程的防斜、纠斜技术措施和取得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