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7篇
  免费   240篇
  国内免费   219篇
测绘学   81篇
大气科学   4篇
地球物理   416篇
地质学   551篇
海洋学   28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105篇
自然地理   8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50篇
  2018年   56篇
  2017年   46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60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58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60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59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53篇
  2003年   55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粘滑失稳及其物理场时空分布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邓志辉  马胜利 《地震地质》1995,17(4):305-310
摩擦滑动的物理场实验研究表明:(1)能量空间分布的差异是失稳的重要条件,单发型大事件常发生于高能量向低能量的突变带或高能量背景区内的相对低能量区;(2)单发型大事件的孕育过程常常经历若干个能量输入输出循环,产生多个前兆阶段,并在失稳前源区常有一个弱化过程。小震或群发型事件失稳前常常只有一个能量积累与强化的过程,失稳前兆阶段性反映较差;(3)粘滑失稳时断层的位错与声发射的大小未见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52.
A chronology of landsliding is presented, including suggestions as to a date for initiation. Periods of activity known from historical sources are correlated with known periods of climatic deterioration. The current morphology of the landslide slopes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geological succession and structure. These permit the landslides and their development to be differentiated on the basis of whole slope and toe morphology, and much of the whole-slope activity can be related to conditions at the toe. Examples of geomorphological maps, slope categories maps, and cross sections are presented along with an example of the ‘evolutionary’ maps which may be derived from Ordnance Survey plans and aerial photographs. These generally indicate that weakening of materials by weathering, seepage erosion at the toe, and marine erosion result in frequent mass movement events of a low magnitude. These events ultimately influence the stability of larger slipped blocks behind, which fail less frequently. It is suggested that whole-slope failures in this region have a maximum frequency of once in 120 to 150 years, and that problems of interpretation of historical accounts may mean that it is very much less frequent than this.  相似文献   
53.
东昆仑活动断裂带东段古地震活动特征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东昆仑活动断裂托索湖——玛曲以东肯定那一带, 可据阿尼玛卿玛积峰为界再分为花石峡段和玛沁段两个在几何上不连续的段落. 两段在表征断层全新世活动特征的古地震事件方面有明显差异, 花石峡段的地震活动性明显高于玛沁段的地震活动性. 古地震研究表明, 花石峡段上3次强震活动相邻两次地震发生的时间间隔分别约为500 a和640 a, 玛沁段上最近两次古地震事件间大致有1 000 a左右的时间间隔. 根据断层平均滑动速率计算的花石峡段7.5级地震的平均复发间隔为411~608 a, 相对应的同震平均水平位错约为(5.75plusmn;0.57)m. 虽然玛沁段的地震活动性较弱, 但由于该段上最近一次地震事件离现在较为久远, 已经积累的应变能应该使我们对其未来地震危险性的分析有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54.
55.
The detailed analysis of landforms, drainages and geology of the area between the rivers Amaravati and Karjan was carried out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tectonic history of the lower Narmada basin. Movement along the various faults in the area was studied on the basis of the drainage offsetting. Horizontal offsetting of stream channels was found quite demonstrable along NNW-SSE trending transverse faults. Tectonic landforms including systematic deflection of stream channels and ridges, alignment of fault scarp and saddles and displacement in the basement rocks and alluvial deposits show that the area is undergoing active deformation driven by the NSF system.  相似文献   
56.
57.
1997年11月8日西藏Mw7.5级玛尼地震是干涉雷达技术应用于地震观测以来的一次重要事件.在第一部分中,我们应用广泛使用的Okada线弹性位错模型,假设断层的各个分段滑动量均匀,反演得到断层各个分段的几何参数和均匀滑动量.本部分的反演进一步去除滑动均匀假设,并利用更能反映断层真实状态的角形元位错模型(线弹性),在第一部分反演得到断层几何的基础上,反演断层面的静态位错分布.反演结果表明,线弹性滑动分布模型能够更好地解释观测数据,进一步提高反演的数据拟合程度.最终得到了断层面上的走滑和倾滑位错分布.首次得到的断层面滑动分布显示断层面滑动在浅部(0~12 km)比较集中,地震破裂长度约170 km,最大左旋走滑位移达4.8 m;反演结果还表明局部段落存在较大倾滑位移,量值达到1.9 m,这在断层模型中是不能忽略的,它可能是断层两侧形变不对称的原因之一;反演得到的标量地震矩为2.18×1020 N·m,相当于矩震级Mw7.5,与Velasco等利用地震波形反演得到的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58.
再论拟准检定法的原理、实施和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合阐述了拟准检定法的原理和特点、研究思路。拟准检定法的关键是如何正确选择拟准观测,文章介绍了初选的复选拟准观测的实施要点。列举了拟准检定法在图相关情况下的相差检测,形变分析中的异常探测以及GPS相位观测的周跳检测和修复等方面的应用例子。  相似文献   
59.
60.
湘东─赣西NNE向走滑构造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湘东─赣西构造岩浆带位于郯庐断裂南延的关键性部位。中生代以来,该区 NNE向左旋走滑构造主要由会聚走滑和 K─ E离散走滑构造叠加而成。会聚走滑作用造就了 NNE向雁列式剪切断裂系、剪切弯曲和旋转构造、压剪性煤盆地以及断层动热变质─剪切重熔型花岗岩;而离散走滑作用则控制了该区广泛发育的张剪性红盆地、盆岭式构造地貌、以及大规模中低温热液矿床的形成。湘东─赣西复杂的平移构造型式很可能与该区地壳结构分层特征、前期断裂构造格局、平移幅度和多期走滑构造作用四个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