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8篇
  免费   167篇
  国内免费   193篇
测绘学   313篇
大气科学   60篇
地球物理   424篇
地质学   470篇
海洋学   24篇
天文学   259篇
综合类   91篇
自然地理   137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53篇
  2019年   58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91篇
  2012年   61篇
  2011年   72篇
  2010年   74篇
  2009年   90篇
  2008年   97篇
  2007年   69篇
  2006年   92篇
  2005年   73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66篇
  2002年   63篇
  2001年   59篇
  2000年   70篇
  1999年   66篇
  1998年   45篇
  1997年   50篇
  1996年   41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6篇
  1984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Reducing Emissions from Deforestation and Forest Degradation projects currently cover an area approximately twice the size of Germany and challenge traditional concepts of centralization and decentralization in studies of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Emerging from the interactions of a complex network of actors, Reducing Emissions from Deforestation and Forest Degradation demonstrates that transnational governance networks of organizations can become spatially centralized. Using a historical analysis of the development of Reducing Emissions from Deforestation and Forest Degradation, we argue that the evolution of Reducing Emissions from Deforestation and Forest Degradation policy has been directed primarily from donor countries, especially in North America and Europe. Adopting a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approach, we present findings from a new dataset of collaboration on 276 Reducing Emissions from Deforestation and Degradation, avoided deforestation, and sustainable forest management projects that began some on-the-ground operations between 1989 and June 2012, finding that organizations in donor countries have from the beginning been the central actors in the Reducing Emissions from Deforestation and Forest Degradation network. We conclude that Reducing Emissions from Deforestation and Forest Degradation exhibits spatial centralization within transnational governance architectures despite institutional fragmentation, raising important normative questions about participation in transnational forest governance.  相似文献   
82.
The roadcuts of Belize's Mountain Pine Ridge feature numerous coarsely textured earth pillars less than 10 cm in height. Preferential impregnation of iron occurs over a buried pebble resulting in a dripline. The higher concentration of iron along the buried pebble's dripline is later oxidized and exposed to the surface by rainsplash erosion. For slopes greater than five degrees, the intensity of sheetwash erosion is great enough to remove pillars. Earth pillar genesis thus seems a function of laterization, slope angle, and sheetwash intensity.  相似文献   
83.
碱性玄武岩形成的时限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华北克拉通及邻区的早前寒武纪不存在碱性玄武岩。全球范围内碱性玄武岩的形成也存在时限性,它们在中新生代以来相对大量的出现。碱性玄武岩可划分为钾质碱性玄武岩和钠质碱性玄武岩两大类,后者还可作进一步划分。它们在同位素组成和元素组成上存在相互过渡的变化,这与地幔源区外来加入物质的种类和比例不同有关。高压和低程度熔融是所有碱性玄武岩形成的必要条件。研究表明,碱性玄武岩形成具时限性主要与地球热状态从热向冷的历史演化有关。碱性玄武岩的形成需要地幔俯冲作用,可达到相当深度的地幔俯冲作用只是到了太古宙以后才发生,并在中新生代以来达到高潮。  相似文献   
84.
本文由VLBI延迟观测的基本方程出发,证明了VLBI单基线观测解算地球自转参数时存在的秩亏性。  相似文献   
85.
未来10年遥感对地观测技术的发展使得遥感影像的获取将走向多种传感器、多分辨率、多谱段和多时相。各国计划发射的对地观测卫星将使我们能够同时获取大量的、不同分辨率的、多谱段的可见光、红外、微波辐射和侧视雷达的数据。从而构成用于全球变化研究、环境监测、资源调查、灾害防治的多层次遥感影像金字塔。为了能够及时地、充分地利用这些对地观测数据来回答地学研究和人类社会发展所面临时的问题,更好地发挥遥感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的巨大潜力,必须从技术上建立一个自动化和智能化的空间对地观测数据处理系统。鉴于目前应用滞后于发射,软件落后于硬件的现实情况,本文简要叙述建立自动化和智能化空间对地观测数据处理系统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分析建立该系统的主要目标和需解决的关键技术并希望国家集中各有关方面的人力和财力来共同攻关,以建立和完善我国的地球科学信息系统,提高综合研究与深入分析的现代化水平。  相似文献   
86.
西秦岭北缘断裂带新活动特征   总被引:27,自引:2,他引:2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本文中,作者在近几年进行的大比例尺活断层地质填图工作的基础上,介绍了西秦岭北缘断裂带晚第四纪以来活动的基本待征,研究了该断裂带的空间展布情况、几何学和运动学特征、断层活动速率、古地震与地震重复周期等。结果表明,该断裂带自第四纪以来由压性逐渐演变为左旋扭动,其水平滑动速率为2.1-2.8mm/年,垂直滑动速率为0.4-0.7mm/年,地震复发周期约为5000年。  相似文献   
87.
地幔流体与成矿作用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地球内部流体的活动乃是形成各种矿床的必要条件,是导致矿物聚积和金属成矿作用的前提。随着地球科学的进展,作为地球内部流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地幔流体越来越多的重视。本文在解剖世界首例白云鄂博地幔流体交代稀土矿床的基础上,初步总结了地幔流体与成矿作用的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88.
根据北京白家疃测站8台GEO潮汐重力仪对比观测的资料,采用标准线性体流变模型模拟重力仪及记录系统的力学特性,计算各台仪器的格值改正系数、主潮汐波的振幅衰减系数和相位滞后;确定北京重力地球潮的振幅因子δ和相让滞后为δ(M)=1.1784,δ(O)=1.1804,δ(M)/δ(O)=0.9983,(M)=0.07°,(O)=0.10°.  相似文献   
89.
本文通过北京顺义台气氡和体应变,气压,水位,水温及气温的综合对比观测,论证了地下水逸出氡日变曲线存在潮汐现象,其值与体应变固体潮理论值密切相关。由于用气氡资料预报地震是地球化学方法的一个新探索,因而本项工作为其深入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实际观测基础。  相似文献   
90.
环太平洋地震带与柯里奥利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柯里奥利力是地球自转的一种惯性力,它使垂直下降的物体向东偏转,垂直上升的物体向西偏转,是形成环太平洋地震带中东西两岸构造应力差别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