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22篇
  免费   831篇
  国内免费   1019篇
测绘学   20篇
大气科学   251篇
地球物理   414篇
地质学   3122篇
海洋学   296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27篇
自然地理   341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80篇
  2022年   144篇
  2021年   153篇
  2020年   131篇
  2019年   153篇
  2018年   123篇
  2017年   155篇
  2016年   144篇
  2015年   162篇
  2014年   204篇
  2013年   183篇
  2012年   245篇
  2011年   217篇
  2010年   212篇
  2009年   225篇
  2008年   232篇
  2007年   224篇
  2006年   228篇
  2005年   166篇
  2004年   146篇
  2003年   130篇
  2002年   103篇
  2001年   101篇
  2000年   98篇
  1999年   104篇
  1998年   71篇
  1997年   67篇
  1996年   59篇
  1995年   57篇
  1994年   45篇
  1993年   47篇
  1992年   38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丁家林-太阳坪脆-韧性剪切带处于扬子地台、秦岭及松潘-甘孜褶皱带的结合部,出露长度大于10 km,走向40~50°,以密集的褶曲带、劈理带、石英脉带单独或组合出现为标志.主要经历了2期变形,第1期脆-韧性剪切变形分2个阶段.S1阶段茂县群地体发生低级变质并形成千枚理S1,分异石英脉q1;S2阶段分异q2并发生金矿化,形成S2.第2期韧-脆性剪切变形发育韧-脆性断层S3,分异q3,并发育擦痕和阶步及强烈金矿化.晚期韧-脆性剪切作用叠加在早期脆-韧性剪切变形之上.丁家林-太阳坪金矿带的2期内生成矿作用与变形作用同步进行,其控、容矿构造为脆-韧性剪切变形组构.  相似文献   
102.
丁家林-太阳坪金矿带与丁家林-太阳坪脆-韧性剪切带同位分布、同能源作用、同步生成,是脆-韧性剪切变形形成的石英脉型金矿,总体走向NE,主要由丁家林和太阳坪2个金矿床组成,分石英单脉、单脉密集带、复脉带3个亚型。丁家林以含Au石英复脉为主,太阳坪以含Au石英单脉为主;成矿物质来源于富含Si质的志留系黄坪组,成矿流体主要是构造水;内生成矿作用分脆.韧性剪切变形-构造分异热液期和韧-脆性剪切变形-构造分异热液期,与2期脆-韧性剪切变形相对应,第2期为主成矿期。其成矿机理是脆-韧性剪切变形动力成岩成矿。  相似文献   
103.
在四川北部广元地区1:5万区域地质调查填图工作中,应用层序地层理论和方法,对测区古生代一中生代海相沉积地层进行了详细划分,利用层序地层对岩石地层单位界线进行了优化,从而提高了测区地层划分对比的精度和预测地质体的能力,使岩石地层单位的划分更为合理。建立了测区岩石地层单位,并论述了层序地层与岩石地层的相关性,提出了层序地层在沉积岩区1:5万区调地质图面的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104.
本文运用流体包裹体方法,基于薄片观察和岩矿学研究,探讨了四川盆地碳酸盐岩大型气田的气源。首先对包裹体的生源属性、多期捕获和后生变化进行了精细的鉴别分析。在此基础上,通过成岩自生矿物微量元素、包裹体相组成、均一温度、初熔温度等参数鉴别多期演化的油气充注。通过烃类包裹体化学成分初步鉴别出煤成气和油型气。根据烃类包裹体的相组成鉴别有机质可能来源于腐泥型源岩还是腐殖型源岩。最后根据同期包裹体生物标志物确定某一期次的油气所对应的烃源层。结果表明研究成果符合地质实际,为传统的油气源追踪对比研究提供了一个重要有效的辅助方法。  相似文献   
105.
四川盐边冷水箐岩体的形成时代和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四川盐边冷水箐岩体主要由辉长岩组成,它侵位于中元古代盐边群上部岩系中,盐边群接触变质作用发育,岩体分带清楚,是一个典型的同心环状侵入体。因此,它不属于蛇绿岩套范畴,锆石U-Pb年龄为936±7Ma,表明它是新元古代早期岩浆活动产物,该岩体的主要元素显示拉斑玄武质分异趋势;富集大离子不相容元素(Ba,Sr),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Zr,Hf);LREE轻微富集((La/Yb)_N=1.19~4.28),分配型式略呈右倾型;ε_(Nd)(t),(~(87)Sr/~(86)Sr)_i和δ~(18)O值分别为3.0~4.3,0.70446~0.70452和5.9‰~7.5‰;在构造环境判别图上,它们都投影子岛弧拉斑玄武岩区域内。上述特征表明,冷水箐岩体可能是在一个相对原始的岛弧环境中形成,岩浆源区已受到俯冲组分影响而产生不同程度富集。  相似文献   
106.
Converting farming slope land into artificial forestland or grassland is a major measure of soil/water conservation. Five conversion practices, namely, 1) a control plot still tilled with a crop (maize), 2) a folder grass-growing plot seeded with Lolium perenne , 3) a young alder tree-growing plot, 4) a pear orchard plot and 5)a bamboo plot intercropped with folder grass, were monitored to compare the soil conservation efficiency of those changes in Ya'an, Sichuan for 3 years between September 1998 and August 2001.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5 designed converting models functioned differently in erosion control. The most effective model was bamboo groves intercropped with folder grass (Lolium perenne). The folder grass (Lolium perenne) growing model was more effective than the pure pear orchard model. The least effective model was the young alder tree-growing slope, which was even less effective than the control (a slope without converted cultivation). Meanwhile, changes in the soil's physical properties r  相似文献   
107.
四川石棉蛇绿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四川石棉县石棉蛇绿岩主要由变质橄榄岩和辉长岩组成,玄武岩出露零星。辉长岩中锆石U-P年龄为906±46Ma,表明它是新元古代早期岩浆活动产物。变质橄榄岩具有低的Al_2O_3和CaO含量,高的MgO含量和Mg~#值,与世界上典型蛇绿岩中方辉橄榄岩的值一致。玄武岩具有较高的SiO_2和TiO_2含量,较低的Al_2O_3和K_2O含量;LREE略亏损,基本无Eu异常;在不相容元素方面,玄武岩具有较低的(La/Yb)_N,(La/Sm)_N,Ce/Zr,Th/Y,Th/La和Ti/Y值,较高的La/Nb,Zr/Nb和Y/Nb值,Nb负异常较为明显;玄武岩的主要地球化学特征与MORB相似,但与IAT和OIB区别明显。在构造环境判别图解中,玄武岩均投影于MORB区域。根据上述特征并结合区域地质构造特征,笔者认为,石棉蛇绿岩可能形成于成熟的弧后盆地环境。  相似文献   
108.
西藏南部郎杰学群碎屑物质来源的古水流证据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新近对西藏山南琼果和贡嘎地区(特提斯喜马拉雅北亚带)弱变质的上三叠统深海—半深海沉积地层——郎杰学群地质填图调查,在出露槽模沉积构造的37个古水流点获得了43组数据。赤平投影数据恢复后发现,这一地区主力古水流有南东140°~160°和南西190°~210°两个方向。这一分析结果为郎杰学群沉积物来自北边(未知块体)而非印度次大陆的观点提供了有力证据。  相似文献   
109.
利用MODIS卫星遥感光学厚度产品,分析了四川盆地光学厚度分布和季节变化特征。由于受沙尘天气的影响,春季四川盆地具有最大的平均光学厚度。盆地内几个大值区中,西部成都一带的中心常年维持,季节变化小;南部中心位于宜宾到重庆沿长江流域一带;东部南充到重庆间的大值中心,季节变化大,在夏季消失。光学厚度分布和季节变化的数据结果为研究区域气候变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0.
四川地区强震发生条件的综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祖智  唐荣昌 《地震研究》1997,20(2):185-192
根据发震断层的时代,发震构造的应力和几何结构条件,对四川地区的强震发生条件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四川地区孕育和发生强震的断层主要晚更新世以来,特别是全新世以来活动的断裂;强震多发生在主压力方向与断层交角成30°~60°之间的最危险滑动角值范围,走滑断层的斜列状结构,断裂的交叉结构,断裂的枢纽结构,断裂上的弯曲,转折部位以及断裂带上的横向隆起,拗陷及其交接部位都是发震构造的结构特征,有利于强震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