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8篇
  免费   58篇
  国内免费   114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14篇
地球物理   21篇
地质学   300篇
海洋学   32篇
综合类   9篇
自然地理   1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王登红 《地学前缘》2001,8(3):67-72
自核幔边界上升的物质 ,当其汇聚成圆柱状的结合体 ,并因其相对于周围地幔环境来说具有温度更高、活动性更强、粘度更低等特点而能够上升到壳幔边界时 ,一般可以演化成为具有宽厚的冠状构造和细长的尾部构造的地幔柱。地幔柱进一步与地壳发生作用 ,可以在地表记录下一系列的热点或形成巨大的火成岩省。根据地幔柱最后出露的位置 ,可以将其分为洋壳和陆壳环境下产出的两种基本类型 ,也可以根据其演化历史分出不同的阶段 ,如初始阶段、上升阶段、成熟阶段和衰退阶段。中国西南部地区可能经历了两次以上的地幔柱冲击 ,二叠纪的峨眉山玄武岩是一个古生代晚期演化比较彻底的地幔柱留下的记录 ,而新生代以来的地幔柱活动可能正在发育 ,深部物质的大规模上隆可能是青藏高原隆升的一个原因 ,大量的散布的幔源岩浆活动和流体作用可能是中国西南部大规模成矿作用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72.
萨瓦亚尔顿金矿床成矿物质来源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杨耘 《新疆地质》2001,19(4):271-275
萨瓦亚尔顿金矿床成矿物质具有多源性。资料显示,主成矿元素金一部分来自矿区容矿地层,另一部分来自下伏地层,矿质S和C主要来自深部,特别是下伏火山岩;Pb来自于造山带。成矿溶液主要来自以大气降水为补给的地下(卤)水。  相似文献   
73.
黔西断陷区煤中潜在毒害微量元素赋存状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贵州西南部黔西断陷区晚二叠世和晚三叠世36个煤层煤样的灰分、硫分、灰成分及21种潜在毒害微量元素进行的分析测试及其相关性分析和聚类分析,得出Cr,U与煤中灰分成明显正相关;Ba,Be,Co,Cr,Cu,Mo,Se,Sn,Th,Tl,U,V等与粘土矿物正相关;碳酸盐矿物中Mn,Cd,Ni含量较高;As,Pb,Sb,zn等主要分布于硫化物矿物中;区内煤中不同来源、不同地质历史时期形成的硫化物中潜在毒害微量元素含量相差甚大;亲有机质的潜在毒害微量元素表现不显著。  相似文献   
74.
四川大渡河金矿田位于扬子地台西缘金成矿带北段,受大渡河剪切带控制。本文以该矿田黄金坪、白金台子、黑金台子金矿为例,根据对黄铁矿流体包裹体氦氩同位素、黄铁矿硫同位素以及与黄铁矿共生的石英流体包裹体的氢氧同位素组成测定,讨论了大渡河金矿田成矿流体的来源。结果显示,该金矿田黄铁矿流体包裹体中的~3He/~4He变化较小,为0.16~0.86Ra,而~(40)Ar/~(36)Ar的变化较大,为298~3288;而黄铁矿δ~(34)S同位素变化范围较窄,一般为0.7‰~4.2‰,集中于2.5‰~3‰,显示硫地幔来源的特点;石英流体包裹体的氢、氧同位素分别为-2.6‰~ 3.64‰和-39.13‰~-108.23‰,说明成矿流体为岩浆水和大气降水的混合流体。本文认为大渡河金矿田成矿流体是地幔流体与地壳流体的混合作用的结果,而以地壳流体占主导地位。其中,地幔流体为与下伏隐伏岩体有关的岩浆水,而地壳流体端元则是含有一定放射成因Ar的大气降水,并且温度小于200℃。  相似文献   
75.
红山含黄玉花岗岩的形成时代及其成矿能力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对闽西南红山含黄玉花岗岩进行了LAM-ICPMS锆石U-Pb定年以及地球化学对比研究。地球化学分析显示红山花岗岩具有富F和高演化的地球化学特征,富含稀有和有色金属成矿元素,如Sn含量为(15·3~54·0)×10-6,W含量(3·04~14·9)×10-6,Nb含量为(22·5~36·7)×10-6,Ta含量为(3·37~7·31)×10-6,U、Th含量分别(6~30)×10-6和(12·1~36·4)×10-6。与含矿花岗岩的对比研究表明红山花岗岩很可能存在与之有成因联系的Sn、U矿床。地球化学填图显示了元素在空间上的分带变化,指出与红山花岗岩有关的成矿作用最可能发生在岩体的东南端,即116°8′E~116°10′E和25°29′N~25°32′N的区域。锆石U-Pb定年结果表明红山花岗岩形成于印支期(~226Ma),因此,其在形成时代、地质产状和成矿作用上不同于华南大多数形成于燕山晚期的含黄玉花岗质岩石。南岭基底变质岩富含W、Sn、Nb、Ta等成矿元素,它们是华南(特别是南岭地区)含矿花岗岩中成矿元素富集的最主要物质来源。  相似文献   
76.
豫西南内乡地区金矿成矿与花岗岩、构造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产在河南省内乡地区五朵山花岗岩体内外接触带的金矿床(点)的地质构造背景、矿床地质特征、控矿构造及成矿流体等进行了较为全面的阐述,认为花岗岩与金矿的关系不是直接的而是间接的,构造对金矿的控制是第一位的,区内所有的矿化都受断裂构造的控制.五朵山岩体周围,尤其是西南部的岩体内外接触带、断裂构造发育区、富含黄铁矿和金属硫化物的地段为金矿的有利找矿区.  相似文献   
77.
西南地区地质灾害调查工作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根据近年来开展的1∶10万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1∶5万地质灾害详细调查等工作所取得的大量成果,对西南地质地质灾害调查工作进行总结,提出几大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78.
The Lower Triassic Xikou Formation in southwestern Fujian, China is a set of complex deep-water sediments which includes turbidites, sandy contourites and isolated olistoliths. Five facies and seven subfacies are recognized in the deep-water turbidites, which are considered to belong to five facies associations of upper, middle and lower fans, respectively. The sandy contourites, which occur within turbidites as isolated thin layers with structures of traction current, are formed by reworking turbidites. They occur in discrete units, not as a part of a vertical sequence of structures, such as Bouma sequence. Paleocurrent directions derived from sandy contourites are perpendicular to or at a large angle of those derived from turbidites. In some areas, within the Formation there exist large oolitic limestone blocks slided from shallow sea. The temporal-spatial distribution of three types of sediments mentioned above and the related evidences could indicate that a passive continental margin from shallow sea to bathyal-abyssal region, dipping toward southeast, once occurred in study area during the early Triassic. The early Triassic represents a period of sealevel uprising. The uprising of sea level and the development of isolated olistoliths probably imply gradual shrinking of an ocean basin at that time. Project 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Grant Nos. 49490011, 49702036).  相似文献   
79.
论深源流体参与黔西南金矿床成矿的可能性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朱赖民  金景福 《地质论评》1997,43(6):586-592
通过研究黔西南金矿床时空分布及地球化学特征,讨论了深源流体参与金矿床成矿的可能性。金矿床在时空上受莫面隆起,深大断裂,幔源岩浆岩体的控制,且与航磁异常,重力异常,环形构造等存在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80.
陈代演  王华 《矿物学报》1996,16(3):307-314
本文以地球化学过程基本定律为指导,根据区域和矿区外围八条剖面169件样品的分析数据,采用柯尔莫各洛夫非参数正态检验法,对黔西南铊矿床(点)赋矿地层中成矿元素Tl、Au、Hg、Sb、As、Pb、Zn的丰度值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