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4篇
  免费   359篇
  国内免费   101篇
测绘学   33篇
大气科学   24篇
地球物理   139篇
地质学   575篇
海洋学   38篇
天文学   8篇
综合类   37篇
自然地理   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75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71.
最小曲率位场分离方法研究   总被引:9,自引:7,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位场分离是位场数据处理和解释中的重点和难点之一.本文给出了单步长非原位和原位两种最小曲率位场分离差分迭代格式,并利用Fourier频谱分析理论研究了这两种迭代格式的收敛性.通过研究表明,单步长非原位迭代格式不收敛,只有单步长原位迭代格式收敛,但单步长原位迭代格式受迭代方向选择的影响,随着迭代次数的增大其影响逐渐消失.根据单步长非原位迭代格式的频谱特点,提出了叠加步长非原位和原位迭代格式,同样利用Fourier频谱分析理论研究了叠加步长非原位和原位迭代格式的收敛性.通过研究认为,一维叠加步长非原位迭代格式收敛,但二维叠加步长非原位迭代格式不收敛;不论是一维或二维,其原位迭代格式均收敛.进一步的理论研究表明,非原位迭代格式的频率响应是一个实偶函数,而原位迭代格式的频率响应是一个复函数;单步长迭代格式的频率响应具有一定的周期性,而叠加步长迭代格式的频率响应无周期性特征;叠加步长迭代格式比单步长迭代格式的收敛性好.  相似文献   
772.
蒋金泉  张培鹏  秦广鹏  许斌 《岩土力学》2015,36(12):3567-3575
基于板壳理论建立了两邻边固支、两邻边简支条件下高位主关键层的力学模型,利用瑞利-里兹法,推导出高位主关键层弯曲挠度函数的近似解析式和应力分布表达式,求解出高位主关键层破断跨度的计算式,并分析了该条件下的破断规律。根据现场微震监测,研究了高位主关键层破断运移与微震活动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该边界条件下主关键层破断前的最大挠度点靠近两简支边侧;主关键层破断失稳过程中,当破断前悬跨系数大于1时,主关键层沿倾向固支边上表面首先发生破断,当悬跨系数小于1时,主关键层沿走向固支边上表面首先发生破断,且主关键层破断跨度a与倾向悬露长度b的关系曲线呈W型。高位主关键层破断运移时诱发大能量微震事件,其破断步距和形式的分析结果与强微震活动规律相一致。  相似文献   
773.
三维复杂构造中地震波模拟的单程波方法   总被引:22,自引:1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复杂构造中单程波与双程波方法模拟结果的比较表明,就地震勘探中主要关心的一次反射波而言,单程波算法已具有足够的精度. 使用单程波方程将极大地减少数值计算的计算量,同时对介质的几何和物理参数建模也降低了要求. 单程波算法可视为深度偏移的“逆运算”,这样可以很好地借用已知的深度偏移方法及其程序系统. 基于计算效率和计算精度的双重考虑,本文在介质速度结构较复杂时采用显式短算子波场延拓方法,而在介质速度结构相对简单时采用分裂步相移法. 反射系数的计算中考虑了其随入射角的变化.  相似文献   
774.
三维非均匀介质中真振幅地震偏移算子研究   总被引:31,自引:6,他引:2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三维非均匀介质中的波动方程,进行振幅保真波场偏移算子分解,得到用于真振幅偏移的单程波方程. 经过数学推理,导出裂步Fourier法真振幅偏移和Fourier有限差分法真振幅偏移的算子方程,并给出其具体的实现过程.  相似文献   
775.
地幔流体对探讨地球深部地质作用意义重大。对山东境内幔源包体矿物的分步加热表明其气体的释放有一定的规律性 :随温度升高,总释气量逐渐增加,至 6 5 0~ 80 0℃出现释气峰,随后释气量逐渐降低。气体各主要组分的释放特征是 :5 0 0℃总有CH4释气峰;随温度升高,H2 释放呈增加趋势,而CO2 呈降低趋势,反映其各自赋存状态的差异和加热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相互转化作用。根据各温度段气体组成特征,单矿物的释气特征可明显分为三个阶段,它们可能代表了矿物中不同演化阶段的气体.  相似文献   
776.
基于反循环钻头孔底流动模拟实验器,对比研究了两种典型的底喷孔布置方式所对应的反循环形成效果,并通过流场数值模拟揭示了不同底喷孔布置方式对反循环形成效果的影响机理,确定了大直径反循环钻头底喷孔的合理布置方式;基于该实验器研究了内喷孔与底喷孔流道截面积分配比例,得到了流道截面积不同分配比例对反循环形成效果的影响规律;此外,提出了一种中心孔底面入口新的结构设计形式。结果表明,流道设计研究对改善和提高大直径反循环钻头的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77.
Based on runoff, air temperature, and precipitation data from 1960 to 2010, the effects of climate change on water resources in the arid region of the northwestern China were investigated. The long-term trends of hydroclimatic variables were studied by using both Mann-Kendall test and distributed-free cumulative sum (CUSUM) chart test.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mean annual air temperature increases significantly from 1960 to 2010. The annual precipitation exhibits an increasing trend, especially in the south slope of the Tianshan Mountains and the North Uygur Autonomous Region of Xinjiang in the study period. Step changes occur in 1988 in the mean annual air temperature time series and in 1991 in the precipitation time series. The runoff in different basins shows different trends, i.e., significantly increasing in the Kaidu River, the Aksu River and the Shule River, and decreasing in the Shiyang River. Correlation analysis reveals that the runoff in the North Xinjiang (i.e., the Weigan River, the Heihe River, and the Shiyang River) has a strong positive relationship with rainfall, while that in the south slope of the Tianshan Mountains, the middle section of the north slope of the Tianshan Mountains and the Shule River has a strong positive relationship with air temperature. The trends of runoff have strong negative correlations with glacier coverage and the proportion of glacier water in runoff. From the late 1980s, the climate has become warm and wet in the arid region of the northwestern China. The change in runoff is interacted with air temperature, precipitation and glacier coverage. The results show that streamflow in the arid region of the northwestern China is sensitive to climate change, which can be used as a reference for regional water resource assessment and management.  相似文献   
778.
基于Pro/E的PDC钻头参数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Pro/E (Pro/ENGINEER)的二次开发平台,以煤炭系统常用的胎体式内凹型PDC钻头为例,在系统分析钻头结构特点和主要参数相关性的基础上,建立了钻头结构设计各参数相关性技术体系实体参数化设计模型。通过设计Φ65 mm胎体式内凹PDC钻头,验证了该模型能够快速、准确地利用参数变化完成钻头体的三维及二维结构图设计,从而大大提高了设计效率和质量,为钻头参数化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79.
杨治林 《岩土力学》2011,32(Z1):459-0463
根据浅埋煤层顶板岩层的赋存特点和长壁开采时基岩老顶的断裂下沉特征,应用初始后屈曲理论和突变理论探讨了初次来压期间基岩老顶的灾害机制和灾害控制,补充了基岩老顶破断后控制岩块滑落失稳的充分条件和岩块触矸前后台阶下沉的判据,确定了台阶下沉量,给出了控制台阶下沉和维持顶板稳定的支护力计算公式,并以神东矿区大柳塔1203工作面为例给出了工程实例。研究发现,顶板破断后岩块处于不平衡状态,台阶下沉的机制是结构的滑落失稳;岩块触矸前后的台阶下沉分别与断裂下沉和开采高度之间存在着确定的关系;顶板强烈来压主要是由结构滑落失稳造成的,控制台阶下沉的实质是控制岩块沿煤壁的滑落失稳。研究结果表明,综合应用初始后屈曲理论和突变理论,可根据顶板结构的赋存状况和结构特征,确定基岩老顶触矸前是否会出现全厚度切落;根据工作面的开采高度和采空区有效充填厚度等,可确定基岩老顶触矸后岩块的运动形式;根据顶板的破断步距、断裂下沉量和岩块摩擦因数等,可确定岩块触矸前后控制台阶下沉的支护力  相似文献   
780.
卢义玉  陆朝晖  李晓红  康勇  赵瑜 《岩土力学》2008,29(11):3037-3040
通过对水射流辅助PDC刀具切割破碎岩石的力学分析,定量地确定出水射流对机械刀具受力的作用。试验研究表明,水射流辅助刀具切割岩石时刀具受力随切割深度的增加而线性增加;水射流布置在刀具底部后方,并偏离刀具铅垂中性面适当位置辅助刀具破岩时,刀具受力可减少30 %~50 %,并且刀具力的减少率几乎不受切割深度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