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0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70篇
测绘学   33篇
大气科学   26篇
地球物理   17篇
地质学   154篇
海洋学   11篇
综合类   34篇
自然地理   16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31.
中亚在“一带一路”倡议中具有重要地缘价值,而中国与中亚的合作需以战略支点为依托。相关研究多关注国家尺度和定性方法,较少深入到对区域尺度战略支点及其空间结构的分析中,可能导致支点范围较大、针对性较弱。故本文主要从区域尺度入手,基于对各类空间要素的综合评价,对战略支点的空间结构进行分析。研究表明,乌鲁木齐等中国城市、阿拉木图等中亚城市以及霍尔果斯等边境口岸在各类节点中具有综合优势。基于可达性和城市网络分析结果,结合中国与中亚合作现状,可将“乌鲁木齐-阿拉木图经济走廊”作为战略支点,采取“两核四轴四带”的空间结构。创新点在于从区域尺度认识战略支点并分析其空间结构,有利于通过尺度上推进一步撬动高尺度合作。  相似文献   
432.
天山北坡城市群可持续发展战略思路与空间布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城市群是国家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产物,是高度一体化和同城化的城市群体,城市群形成发育过程是一个各城市之间由竞争变为竟合的漫长自然过程,遵循自然发展规律。天山北坡城市群位于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新疆的北疆地区,是国家“十三五”期间推动建设的19个城市群之一,也是重点建设的两个边疆地区城市群和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的唯一一个城市群。本文分析了天山北坡城市群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基础、发展机遇及存在问题,提出了天山北坡城市群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定位、发展目标和空间布局设想。按照“创新驱动、开放带动、内外联动、重点撬动、兵地互动”的发展思路,未来可将天山北坡城市群建成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的战略支撑点、全国重要的战略资源加工储运基地、新疆城镇化与经济发展的核心引擎,边疆民族团结和兵地融合发展示范区;按照城市群内部干旱脆弱的生态功能区、产业集聚的生产功能区、城镇集聚的生活功能区三大功能分区管控要求,做实一带(丝绸之路经济带城镇化发展带),做强一圈(乌昌五都市圈),做通两轴(乌拉斯台口岸-准东-南疆库尔勒轴线、克拉玛依-奎屯-南疆库车轴线),做精四区(包括奎独乌胡都市区、石沙玛都市区、克拉玛依都市区和吐鲁番都市区四大兵地融合型都市区),形成由 “一带一圈、两轴四区”组成的“夫”字型兵地融合发展空间新格局。  相似文献   
433.
任福  唐旭  胡石元  王琨 《测绘通报》2019,(1):159-164
空间思维是地理科学认知学习与研究的基本思维模式。为满足新媒体融合背景下地理信息科学专业的素质人才培养需求,本文设计了包括地理空间模拟体验、空间信息地图绘读、隐喻信息语义认知和地理系统综合分析等针对空间思维能力训练的教学内容;明晰了地理空间思维在信息感知与整理、隐含信息挖掘、信息表达视觉化、行业服务支撑、空间治理决策等新媒体信息深度挖掘方向上的应用。本文研究有利于本科学生充分利用新媒体学习工具、系统化专业知识体系和提高自身地理空间思维素养,可以为地理信息科学本科专业教学提供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434.
Education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ESD) is a cross-curricular approach that needs to be accommodated in all subjects in the training of students as recommended by UNESCO. This South African case study of preservice geography students is presented for the purpose of understanding how they experienced systems thinking and a cooperative teaching strategy. A qualitative research approach was applied as the research design. Interpretation of the data was done through thematic analysis, which indicated that exposure to the pedagogic approach bore positive results. Teaching and learning strategies promoting the integration of ESD should form part of the training of geography students.  相似文献   
435.
论中华科学思维在未来地质学中的重要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代地质学源于西方,已发展成为西方科学中重要的一员,它为工业现代化、人类社会的进步做出了贡献.未来地质学面对当前全球性的生态失衡和资源危机两大难题.为了解决如此巨大,多变的复杂性难题,地质工作者必须改变传统思维和方法,引进强调整体、有机、动态的、相互联系、辩证的中华科学思维和方法,中国地质学家必将对未来的新地质学做出开拓性贡献.李四光教授在把中华文化与西方文化相结合方面,为我们做出了榜样,为未来地球科学的发展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相似文献   
436.
南海是西太平洋边缘海,有陆架、陆坡、岛礁、深海平原、海山、冷泉等多种生境,近10年来南海逐渐成为世界深海研究的热点。南海是中国海洋生物多样性最高的区域,与作为海洋生物多样性中心的印太珊瑚大三角区具有一定的环境与生物连通性,对南海的深海生物探测研究可丰富对西太平洋及印太交汇区生物多样性及地理分布格局的认知。目前有关南海的生物多样性研究主要集中在北部陆架浅海及岛礁,对于深海生物多样性认知明显不足。本研究梳理了全球深海生物多样性的主要国际战略布局,并对南海深海生物多样性SCIE论文发表情况进行了综合分析,探讨了南海深海生物多样性研究态势,对未来南海深海生物多样性调查与研究提出了研究展望和建议。  相似文献   
437.
海洋资源开发技术是开发和利用海洋资源的核心技术,在整个海洋技术系统中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当前,海洋资源开发技术发展迅猛,各种配套技术和装备呈日新月异变化态势.极大推动了海洋开发活动在深度和广度上的不断拓展.我国今后经济社会发展将更加依赖海洋资源,而海洋资源开发技术的发展水平直接决定了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对保障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所需的资源和能源供给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38.
陈其慎 《地球学报》2021,42(2):129-136
近一个时期以来,国际地缘政治形势不断恶化,美国、欧盟、日本等经济体愈发重视矿产资源安全,陆续出台战略性矿产政策."十三五"期间,我国及时出台了战略性矿产政策,对保障国家资源稳定供应起到了重要作用.2020年是"十四五"矿产资源规划的编制年,战略性矿产是国家资源规划的核心,为了更好的支撑规划的编制,有关单位开展了深入研究,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我们组织了长期从事战略性矿产研究工作的二十余家单位的60名专家,编写了22篇有关战略性矿产的文章,组成"战略性矿产研究"专辑.专辑包括综合篇、清洁能源篇、战略性大宗金属篇、战略性关键金属篇和战略性非金属篇5个部分,本文将对收录本专辑的文章做一简要介绍,对深入开展矿产资源相关研究工作以及国家矿产资源战略、规划、政策的制定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39.
当今世界主要国家在新一轮矿产资源战略实施中,都将重点指向事关国家经济安全、产业安全、国防安全和科技安全的战略性矿产资源.2016年,我国政府首次发布战略性矿产目录.本文从矿产资源储量、开发利用布局结构、矿产资源管理改革、矿业国际合作等4个方面总结了我国战略性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分析了我国战略性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5方面主要问题:后备资源基础不牢、国内资源供应压力大、部分矿产竞争力减弱、科技创新能力有待提高、国际竞争力和话语权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战略性矿产资源高质量开发利用的思路建议:(1)加强战略性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力度,夯实资源基础;(2)加快构建由"战略性矿种、战略性矿区、战略性企业""三位一体"的战略性矿产资源规划和开发保护体系;(3)加快战略性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技术创新,提高绿色发展水平;(4)坚持矿业金融融合战略,积极发挥金融对战略性矿产资源高质量开发利用的精准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