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1篇
  免费   199篇
  国内免费   214篇
测绘学   8篇
地球物理   47篇
地质学   1021篇
海洋学   47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57篇
自然地理   2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57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56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61篇
  2005年   59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47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44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文章从盆地控制沉积的观点出发,提出桂东南的培地组应该与桂北的老堡组、湘南的留茶坡组等含硅质地层对比,归属于震旦系。这样华南盆地加里东旋回(包括晚震旦世)中的地层序列就可以从层序地层和海平面变化等方面得到统一的解释。文中还介绍了同位素年龄和化石方面的新资料。  相似文献   
992.
陆内克拉通盆地是我国重要的含油气盆地类型之一,其层序地层学研究相对薄弱.以我国典型的陆内克拉通盆地-鄂尔多斯盆地山西组的层序地层学研究为例,提出陆内克拉通盆地长期持续退积、短期进积"溯源退积"层序构型的模式.其涵义是指陆内克拉通盆地所形成的三级层序的层序构型均以LST为主,TST和HST相对不发育,对应的基准面旋回具有长期持续退积(水进)、短期进积(水退)旋回特征;不同级别层序地层格架控制下的砂体,自下而上(从老到新),具有向北部物源区依次退积叠置的"溯源退积"特征.  相似文献   
993.
张君  李长安  孙习林 《地质论评》2013,59(3):537-543
通过对乌江河漫滩现代沉积物中碎屑磷灰石裂变径迹年代学分析,得到3个峰值年龄:P1--5.9Ma;P2--27.6Ma;P3--82.3Ma。分析认为,各峰值年龄分布主要受阶段性的构造活动影响,并与中—新生代以来乌江流域发生的重大构造事件的时限相吻合,指示裂变径迹年龄峰值记录了云贵高原东部中—新生代以来构造演化的重大事件。其中,P3峰值年龄主要受控于晚白垩世隆升作用,P2峰值年龄主要受晚渐新世缓慢隆升和断裂构造作用控制,P1峰值年龄主要受控于中—上新世之交发生的区域性构造抬升作用。P1峰值年龄的颗粒数占总颗粒数比重最大,高达40.7%,指示在5.9Ma发生了大规模的区域性构造隆升事件,在如此大规模的地表抬升运动和气候变化的共同作用下,河流的侵蚀能力得到增强,乌江流域的深切河谷地貌应该形成于5.9Ma以后。  相似文献   
994.
北天山西段果子沟地区晚前寒武纪地层由下到上分为喀英迪组、塔尔恰特组和塔里萨伊组。喀英迪组和塔尔恰特组为间冰期沉积,塔里萨伊组为冰期沉积。喀英迪组主要由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岩屑粗砂岩和长石岩屑砂岩组成,平行层理、水平纹层、脉状层理、透镜状层理及槽状交错层理等沉积构造发育,为海相沉积,可划分为滨海亚相(包括混合坪微相和沙坪微相)和浅海陆棚亚相(包括正常浅海微相和浅海风暴沉积微相);塔尔恰特组主要由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组成,泥质含量较高,大量发育水平纹层,具3个由深变浅的沉积序列,为浅海亚相碎屑沉积;塔里萨伊组为冰期沉积的冰碛岩,划分出基底冰碛亚相、冰前滨海亚相以及冰筏海洋亚相。通过沉积类型、沉积序列、沉积相划分以及与新疆库鲁克塔格地区地层对比等方面的研究,并结合前人研究结果,认为该套地层不应该属于震旦系,而应归属于南华系,并认为该区喀英迪组和塔尔恰特组可以与库鲁克塔格地区南华系中统的黄羊沟组对比,塔里萨伊组可以与库鲁克塔格地区南华系上统的特瑞爱肯组对比。此外,还根据南华系岩石学特征对伊犁地区是否存在古陆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95.
藏北改则新生代早期逆冲推覆构造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藏北改则及邻区新生代早期发育大型逆冲推覆构造系统,由不同方向的逆冲断层、不同时代的构造岩片、不同规模的飞来峰和构造窗、不同类型的褶皱构造组成。羌塘中部发育羌中薄皮推覆构造,石炭系板岩和二叠系白云质灰岩自北向南逆冲推覆于上白垩统与古近系红层之上,形成大型逆冲岩席和弧形逆冲断层,原地系统古近纪红层下伏三叠系—侏罗系海相烃源岩。羌塘南部发育南羌塘薄皮推覆构造,导致班公—怒江蛇绿岩、三叠系—侏罗系海相地层及侏罗纪混杂岩自北向南逆冲推覆于古近纪红层与下白垩统海相沉积岩层之上,形成三条蛇绿岩片带、大量飞来峰和厚度较大的构造片岩。中新世早期火山岩层和湖相沉积呈角度不整合覆盖逆冲断层、褶皱构造和逆冲岩席,不整合面上覆火山岩年龄为23.7~19.1Ma,指示中新世早期改则及邻区基本结束了强烈逆冲推覆构造运动。估算羌中逆冲推覆构造的推覆距离约100~115km,南羌塘逆冲推覆构造的推覆距离约82~110km;新生代早期改则逆冲推覆构造系统近南北方向逆冲推覆总距离为182~225km,对应地壳缩短率为(50.3±2.7)%。  相似文献   
996.
四川雅安-丹棱地区蓬莱镇组地层特征及沉积相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详细描述了丹陵县石桥乡唐湾蓬莱镇组实测地层剖面,讨论了雅安-丹陵地区蓬莱镇组的岩石地层及岩相组合特征,分析了该组岩性-岩相的横向变化规律.认为该区蓬莱镇组由湖泊沉积相及湖白三角洲沉积相组成,在区内蓬莱镇组地层中建立了一个轮藻即Porochara maedleri-Aclistocharayunnanensis组合带,将蓬莱镇组归属于上侏罗统.  相似文献   
997.
利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和技术方法、综合测井、地震和岩芯资料对鄂尔多斯盆地白豹地区长6油层组地层进行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分析,从中识别出超短期、短期、中期、长期4个级别的基准面旋回层序,依据等时地层对比法则并利用地震资料约束进行不同级次基准面旋回层序的联井对比,建立了长6油层组等时地层格架,在等时地层格架内讨论沉积充填演化序列和储、隔层发育特征。  相似文献   
998.
受气候控制的洪水事件沉积因其短暂性、广布性和周期性等特征,具有相对的等时效应,可以作为地层划分和对比的标志层.通过分析不同规模周期下的事件沉积和正常沉积特征,并结合基准面旋回理论,识别出济阳坳陷惠民凹陷临盘地区始新统孔店组一段-沙河街组四段下亚段红层短期、中期和长期三个级次的基准面旋回特征,短期旋回以洪水期和间洪水期内发育的不同类型沉积微相组合为特征,中期旋回以发育一套完整的洪水期一间洪水期沉积为标志,长期旋回则以多个中期旋回组成的地层叠加为特征;以此为依据将惠民凹陷临盘地区孔店组一段-沙河街组四段下亚段划分为5个长期旋回、16个中期旋回及若干个短期旋回层序,并对第一个长期旋回进行了精细层序地层对比,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干旱气候控制下的红层层序的划分和对比模式.  相似文献   
999.
Current models of alluvial to coastal plain stratigraphy are concept‐driven and focus on relative sea‐level as an allogenic control. These models are tested herein using data from a large (ca 100 km long and 300 m thick), continuous outcrop belt (Upper Cretaceous Blackhawk Formation, central Utah, USA). Many channelized fluvial sandbodies in the Blackhawk Formation have a multilateral and multistorey internal character, and they generally increase in size and abundance (from ca 10% to ca 30% of the strata) from base to top of the formation. These regional, low‐resolution trends exhibit much local variation, but are interpreted to reflect progressively decreasing tectonic subsidence in the upper Blackhawk Formation and overlying Castlegate Sandstone. The trend may also incorporate progressively more frequent channel avulsion during deposition of the lower Blackhawk Formation. Laterally extensive coal zones formed on the coastal plain during shallow‐marine transgressions, and define the high‐resolution stratigraphic framework of the lower Blackhawk Formation. Large (up to 25 m thick and 1 to 6 km wide), multistorey, multilateral, fluvial channel‐complex sandbodies that overlie composite erosion surfaces occur at distinct stratigraphic levels, and are interpreted as fluvial incised valley fills. Low amplitude (<30 m) relative sea‐level variations are interpreted as the dominant control on stratigraphic architecture in the lower Blackhawk Formation, which was deposited up to 50 km inland from the coeval shoreline. In contrast, the high‐resolution stratigraphy of the upper Blackhawk Formation is poorly defined, and channelized fluvial sandbodies are poorly organized. Vertical and laterally offset stacking of a small proportion (<10%) of sandbodies produced ‘clusters’ that are not confined by ‘master’ erosion surfaces. Avulsion is interpreted to dominate the stratigraphic architecture of the upper Blackhawk Formation. This data‐driven analysis indicates that alluvial to coastal plain stratigraphic architecture reflects a combination of various allogenic controls and autogenic behaviours. The relative sea‐level control emphasized in sequence stratigraphic models is only rarely dominant.  相似文献   
1000.
构造带内的地层建造和区域展布主要受大地构造背景和古地理环境的双重控制。突出构造地层学方法,进行综合地层学研究,重点地层剖面实测与修订前人资料相结合,在恢复大地构造演化和沉积相分析的基础上,重新划分内蒙古东部及邻区石炭纪—二叠纪地层分区,并建立构造地层格架。2条构造线将研究区分隔成3个地层分区。西拉木伦河断裂南侧(华北地层分区)出露大陆边缘坳陷沉积和陆内裂陷槽充填,称为康保-赤峰地层小区。查干敖包-阿荣旗断裂至黑河一线北侧(兴安地层分区)属西伯利亚板块,呈现边缘坳陷沉积和裂陷槽充填的陆块南缘称东乌-龙江地层小区;而陆内坳陷沉积的北部范围称额尔古纳地层小区。2条构造线之间为板块增生带(内蒙草原地层分区),自然分隔成锡林郭勒地层小区、科尔沁地层小区和松-辽地层小区,发育多岛洋-海槽-残余海槽的复杂环境。通过论述各岩组划分、对比和沉积相归属,构造地层格架尽可能反映当时的大地构造格局和沉积环境演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