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09篇
  免费   677篇
  国内免费   1744篇
测绘学   93篇
大气科学   79篇
地球物理   1036篇
地质学   4159篇
海洋学   585篇
天文学   15篇
综合类   161篇
自然地理   302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60篇
  2022年   148篇
  2021年   145篇
  2020年   182篇
  2019年   243篇
  2018年   214篇
  2017年   167篇
  2016年   232篇
  2015年   207篇
  2014年   257篇
  2013年   341篇
  2012年   287篇
  2011年   306篇
  2010年   290篇
  2009年   314篇
  2008年   319篇
  2007年   316篇
  2006年   325篇
  2005年   293篇
  2004年   254篇
  2003年   225篇
  2002年   157篇
  2001年   155篇
  2000年   125篇
  1999年   135篇
  1998年   129篇
  1997年   108篇
  1996年   114篇
  1995年   75篇
  1994年   54篇
  1993年   60篇
  1992年   37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31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6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2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1篇
  1972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31.
提出了 1种能够比较准确地识别剪切型体系的结构参数 (各层质量和层间刚度 )的方法———消去刚度法。该方法从剪切型结构体系的特征值问题出发 ,利用剪切型结构系统质量矩阵和刚度矩阵的特殊形式 ,通过消去各层的刚度系数 ,得到了结构系统的各层质量比表达式。在结构总质量已知的情况下 ,仅利用系统的任意两阶模态信息就可以确定出各层质量 ,并进而计算出层间刚度 ,实现了结构物理参数的递推识别。数值模拟结果表明 ,该方法识别精度较高 ,便于工程应用 ,可以用于类似结构体系的物理参数的初步估计。  相似文献   
32.
根据多层神经网络映射存在定理,提出了基于神经网络响应面和塑性极限分析理论的结构系统可靠性分析的新方法。数值试验表明,该方法可以快速、高质量地求出结构系统可靠性指标,是一个具有发展前景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33.
本文提出在小偏心受压构件正截面强度计算中,取消弯曲抗压强度fcm(Rw),采用轴心抗压强度fc,这与构件的实际破坏形态相符。对小偏心受压构件正截面强度计算提出了设计建议。特别是对工程上大量应用的矩形截面对称配筋小偏压构件提示了简捷的设计方法,与以往的近似计算方法相比具有物理概念明确,精度高,方法简捷的特点。  相似文献   
34.
35.
36.
37.
38.
辽东湾S2冰侧限剪切强度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试验方法系统地研究了辽东湾S2型海冰侧限剪切强度随剪切应变速率、加载方向、法向应力、温度和冰内孔隙率的变化规律。介绍了S2型海冰各向异性特点及剪切应变速率对剪切破坏方式的效应和韧脆破坏转变的条件。分析了不同加载方向海冰峰值剪切强度的差异 ,获得 - 6 2℃温度下S2冰内摩擦角和内聚力分别为 42°和 70 0kPa。利用统计分析给出峰值剪切强度与冰温和孔隙率的试验关系  相似文献   
39.
40.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findings from an in-depth analysis of the (axial) stiffness data recorded during tension–tension fatigue tests on wire ropes, particularly in relation to how changes in stiffness during testing relate to changes in rope strength. A linear relationship between stiffness and strength is shown to exist and a methodology presented for quantifying residual strength with applied cycles. New lower bound fatigue lines for six-strand rope and spiral strand are presented which are based on a 10% loss of strength. These new lines have the advantage of having been established using a common discard criterion for wire rop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