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3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67篇
测绘学   9篇
大气科学   3篇
地球物理   23篇
地质学   232篇
海洋学   7篇
天文学   16篇
综合类   11篇
自然地理   1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5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本文论述了热液型金矿床大矿、富矿的不同成矿阶段形成的矿体(晕)和石英包裹体气晕、离子晕的垂直分带及其叠加特点,建立了金矿原生叠加晕理想模式和包裹体气晕、离子晕理想模式,总结出了应用叠加晕预测盲矿的准则。  相似文献   
102.
辽宁五龙金矿构造叠加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俞炳 《地质与勘探》2020,56(5):898-914
五龙金矿是辽东矿集区的大型石英脉型金矿床,累计黄金储量超过80吨,平均品位为5.35g/t。随着开采量的增加,目前该矿床开采深度达近千米,保有储量不断减少,步入危机矿山行列,急需开展矿区深部找矿预测研究,实现寻找深部盲矿的有效突破。本次研究在前人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分析五龙金矿床矿石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运用相关分析、聚类分析、因子分析等多元统计方法,对五龙金矿构造叠加晕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显示,五龙金矿成矿过程具有多期次和多阶段的特征,各指示元素在矿体轴向上具有前缘晕、近矿晕、与尾晕相互叠加的现象,该现象是深部盲矿预测的重要依据,反映了深部有盲矿存在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03.
文章以构造叠加晕理论为指导,对金厂沟梁金矿36号脉已有的勘探工程进行系统采样,化验分析Au、Ag、Cu、Pb、Zn、As、Sb、Hg、F、B、Ba、Bi、Mo、Mn、Co、Ni、W等元素含量,总结矿床元素组合、含矿构造中原生晕空间分布特征和矿床构造叠加晕特征,建立构造叠加晕盲矿预测模式及标志,在36号脉深部圈定2个盲矿...  相似文献   
104.
研究了Mbius变换f,g不动点的关系对它们的极限球或超球之间位置的影响。证明了,在〈g,f〉离散群且二者的不动点集合相等时,当g,f为抛物变换时,范数越大,极限球越小;当g,f为双曲变换时,迹越大,超球越小;当g,f为椭圆变换时,旋转角越大,超球越小。如果〈g,f〉是离散群且二者没有公共不动点,并且f,g共轭时,则存在一个正数,使得f,g的极限球或超球不相交。  相似文献   
105.
云南德钦鲁春-红坡牛场上叠裂谷盆地是金沙江构造带内中生代的重要赋矿盆地,位于金沙江结合带与昌都稳定陆块之间的活动边缘火山岩带中。由于该区火山岩的形成时代一直没有确切的年龄值,从而造 成对火山岩的性质和构造背景认识上的差异。笔者采用Rb-Sr同位素年代学方法对云南德钦鲁春-红坡牛场上叠裂谷盆地中玄武岩和流岩的年龄进行了测定,获得了“双峰式”火山岩的平均年龄值为224Ma,其形成于晚三叠世早期。玄武岩的^87Sr/^86Sr初始值为0.7065-0.7194,流纹岩的^87Sr/^86Sr初始值为0.7074-0.7199,二者十分相似,表明盆地中的玄武岩与流纹岩为同一岩浆源,从早期的基性岩浆演化为晚期的酸性岩浆。玄武岩和流纹岩组合的“双峰式”火山岩形成于金沙江弧- 陆碰撞后的地壳伸展构造环境。  相似文献   
106.
The motion of artificial satellites in the gravitational field of an oblate body is discussed in the post — Newtonian framework using the technique of canonical Lie transformations. Two Lie transformations are used to derive explicit results for the longperiodic and secular perturbations for satellite orbits in the Einstein case.  相似文献   
107.
内蒙古狼山造山带构造演化与成矿响应   总被引:10,自引:10,他引:10  
狼山造山带位于华北地台北缘西段,它经历了新太古代和古元古代结晶基底形成与变形、中元古代被动陆缘裂陷槽裂解→沉积→闭合、新元古代晚期开始的活动陆缘、海西期→中生代以来的挤压造山并伴有大量中酸性岩浆侵入的漫长构造演化与发展过程。该造山带有丰富的锌、铅、铜、铁、金等矿产资源,矿床(化)类型、矿床规模与时空分布规律都与其成矿地质背景、构造演化有密切的耦合关系,在不同构造演化阶段有不同的矿床形成:在新太古代主要形成了海底火山环境热水沉积条带状铁矿、在中元古代主要形成了与被动陆缘裂解过程相关的海底啧流.沉积铅锌铜铁硫化物矿床、而在海西期—中生代以来挤压造山过程中的岩浆热液活动,既形成了中小型的斑岩型铜金矿床、又对中元古代等先成的喷流-沉积矿床产生了明显的改造和叠加成矿作用。东升庙、炭窑口和霍各乞矿床的部分铜矿是造山过程中叠加成矿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8.
通过工作实践认为,大坪银-铅-锌多金属矿床是火山喷流沉积一后期热液叠加改造富集的块状硫化物多金属矿床。区域上NWW-SEE向晚元古-早古生代形成的裂谷型二郎坪蛇绿岩套是本区找矿的最佳区段,具四个含矿层位。矿化、矿石、矿物、元素等成矿作用要素具明显分带特征,并与火山作用及喷流作用有关。区域构造、同生断裂及岩浆作用为重要控矿条件,而硫化物层、重晶石层、硅质岩是银-铅-锌矿床的重要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09.
华北东部地区盆地叠合特征与古生界生烃史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胡宗全 《现代地质》2006,20(4):585-591
华北东部地区下古生界沉积了海相碳酸盐岩潜在的烃源岩,上古生界发育良好的煤系气源岩。由于经历了多期次、不同规模盆地的多种样式的叠合,其间又经历多期次的抬升、剥蚀与改造,因此,不同地区的古生界烃源岩生烃史具有显著的差异。地层对比和上古生界RO特征指示研究区北部的济阳坳陷具有较厚的三叠系原始沉积,三叠纪盆地的叠合对古生界烃源岩生烃史具有重要影响。依据盆地叠合方式、上古生界热演化程度,将上古生界生烃史划分为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早第三纪以来等3个阶段,分别对应生烃史的早期、中期和晚期,早期浅埋、中期抬升、晚期深埋型地区的“二次生烃”潜力大,如济阳坳陷和东濮凹陷。上古生界盆地的均衡面式叠合使下古生界的热演化程度比上古生界至少高0.3%以上,因此,在三叠纪末下古生界基本达到生烃高峰,在一定程度上损耗了其原始有机质并降低其“二次生烃”潜力。  相似文献   
110.
Fluvial organic carbon (OC) transformations are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carbon cycling and greenhouse gas production in inland waters resulting in considerable recent interest in the fate of fluvial OC exported from carbon rich soils such as peatlands. Additionally, peatland catchments are important drinking water collection areas, where high OC concentrations in runoff have water treatment implications. This analysis presents the results from a year‐round intensive study within a water treatment catchment draining an area of peatland, considering carbon transformations along a continuum from headwater river, through a storage reservoir and pipe, to a water treatment works. The study uses a unique combination of methods (colourmetric, ultrafiltration, and 14C radiocarbon dating) to assess catchment wide changes in fluvial carbon composition (colour, size, and age) alongside concentration measures. The results indicate clear patterns of carbon transformations in the river and reservoir and dissolved low molecular weight coloured carbon to be most subject to change, with both loss and replacement within the catchment residence time. Although the evidence suggests dissolved OC (DOC) gains are from particulate OC breakdown, the mechanisms of DOC loss are less certain and may represent greenhouse gas losses or conversions to particulate OC. The transformations presented here appear to have minimal impact on the amount of harder to treat (<10 kDa) dissolved carbon, although they do have implications for total DOC loading to water treatment works. This paper shows that peatland fluvial systems are not passive receptors of particulate and dissolved organic carbon but locations where carbon is actively cycled, with implications for the understanding of carbon cycling and water treatment in peatland catchmen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