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45篇
测绘学   11篇
大气科学   14篇
地球物理   36篇
地质学   94篇
海洋学   12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11篇
自然地理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41.
魏海  沈振中 《岩土力学》2007,28(Z1):385-388
以随机理论为基础,把岩土体渗透系数视为随机变量。根据渗透系数的概率分布,把岩土体视为按概率分布的不同渗透系数介质的混合体,不同渗透系数介质对渗流场产生贡献的大小由其概率的大小来确定。在确定岩土体渗透系数后,通过渗流方程就可求出不同渗透系数作用下区域内的水头分布和断面流量,再根据渗透系数的概率大小进行叠加,求出整个区域内的水头分布和断面流量。工程实例表明,该方法较确定性有限元法误差小,可作为渗流计算的又一方法用于渗流分析。  相似文献   
42.
时温叠加法确定土工合成材料蠕变折减系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丽华  王钊  唐建设 《岩土力学》2005,26(1):113-116
简单地介绍了加速土工合成材料蠕变试验的时温叠加方法原理和,移动因子的计算公式和意义。如果试验所得的曲线有拐点,则相邻曲线既有水平移动也有垂直移动。利用时温叠加方法得到的移动后的应力-时间曲线,可以直接确定土工合成材料设计寿命时的蠕变强度,抗拉强度除以蠕变强度即为蠕变折减系数。还重点阐述了利用时温叠加法确定蠕变强度和蠕变折减系数的步骤和过程,同时给出了具体的算例,并提出了建议和有待改进之处。  相似文献   
43.
罗良  贾东  李一泉  邓飞  孙圣思 《地质学报》2008,82(6):850-856
磁组构是一种灵敏的应变指示计。单一方向应力作用下,在平行层缩短的初始阶段,磁线理与地层走向是一致的。然而,在构造叠加背景下弱变形的沉积岩地区,另一个(多个)不同方向的应力使得已经产生定向排列的磁性矿物发生旋转,表现为磁线理和与地层走向斜交。川西北盆地在新生代是一个典型的构造叠加区域,来自龙门山和米仓山的变形在此相互作用。本文在川西北盆地分3条剖面在18个采样点中采集了172个样品进行了磁组构研究。研究区内观察到3种弱变形的磁组构类型:沉积磁组构、初始变形磁组构和铅笔状磁组构。由于应变的叠加,由盆地内部向造山带前缘没有出现应变由弱到强的变化趋势,同时磁线理的方向也不一致。由盆地向造山带,来自米仓山的变形逐渐增强,磁线理从与地层走向一致转变成与地层走向斜交。  相似文献   
44.
This paper deals with the metallogenic model of the sandstone type uranium deposit in the northeastern Ordos Basin from aspects of uranium source, migration and deposition. A superposition metallogenic model has been established due to complex uranium mineralization processes with superposition of oil-gas reduction and thermal reformation.  相似文献   
45.
金川含铂硫化铜镍矿床成矿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汤中立 《甘肃地质》1991,(2):104-124
金川矿床产出于过渡区,位于中朝地块西南部阿拉善边缘隆起上,含矿岩体是多期上侵贯入形成的,时代为1508±31Ma。 导源于地幔深部富硫的铁质超基性岩浆,沿超壳深断裂上侵到达地壳岩浆房。注入岩浆房的岩浆发生熔离作用和岩浆分异作用,按重力效应在岩浆房中自下而上先后形成了矿浆、富矿岩浆、含矿岩浆和岩浆分层格局。随着温度下降,在构造应力脉动式驱动下,岩浆房中自上而下按岩浆、含矿岩浆、富矿岩浆和矿浆的顺序,先后分别沿相同通道上侵、贯入于现存空间成岩成矿、每次上侵、贯入的浆体都沿着前次浆体的下侧部和根部定位。 整个成矿过程由岩浆房中的深部熔离、岩浆分异和重力分层作用→第一期次岩浆上侵→第二期次含矿岩浆上侵→第三期次富矿岩浆贯入→晚期矿浆贯入→接触交代成矿→热液叠加成矿,构成一个完整的硫化铜、镍矿床的成矿模式和时空分布系列。  相似文献   
46.
Many methods are used to calculate the positron lifetime, these methods could be divided into two main types. The first method is atomic superposition approximation method and the second one is the so called energy band calculation method. They are also known as the non-self-consistent field method and self-consistent field method respectively. In this paper, we first introduce the two basic methods and then, we take Si as an example and give our calculation results, these results coincide with our latest experimental results, finally, we discuss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 two methods.  相似文献   
47.
为了有效地考虑浮体慢漂运动对钢悬链线立管疲劳损伤的影响,提出了波频和慢漂运动组合作用下钢悬链线立管疲劳损伤简化计算的位置组合叠加法。其核心是:基于浮体慢漂运动概率分布选取若干典型慢漂位置,进行波频运动作用下钢悬链线立管动力响应分析;根据钢悬链线立管运动位置变化特征,截取若干慢漂位置对应的波频应力时程叠加到慢漂应力时程上,得到波频和慢漂运动的组合应力时程;编写基于雨流计数法的MATLAB程序处理立管各节点应力,采用海水环境下Do E.E型S-N曲线和Palmgren-Miner累积损伤准则计算立管各节点疲劳损伤。应用位置组合叠加法对某海域500 m水深的立管进行了疲劳分析,并与全耦合法、权重组合叠加法以及波频和慢漂疲劳损伤简单相加法的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精度和效率。此外,进行了区域设定系数、波浪高度、波浪周期和土壤表面剪切强度等参数对组合作用下立管疲劳损伤的敏感性分析。  相似文献   
48.
杨顺  孙文斌  朱广辉  韩建光 《地质论评》2023,69(3):1031-1038
在实际煤田地球物理勘探中,常规的地面地震勘探技术无法对煤层中的小断层、陷落柱、夹矸等微幅构造体进行精细的探测。相比于地面地震勘探,槽波地震勘探直接在煤层中激发,能量强,范围大,能够精确探测煤层中的微幅构造体。笔者等针对反射槽波地震数据的特征,给出了一种有效的反射槽波地震数据精细处理技术和流程,通过对频散分析以及槽波包络叠加等关键技术进行试验研究,提高反射槽波地震数据的成像精度,进而更准确地识别煤层中小断层等微幅构造。实际煤田反射槽波的应用试验表明,反射槽波勘探准确识别出煤层中的小断层构造,验证了反射槽波勘探技术的实用性以及本文反射槽波地震数据处理技术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9.
西藏丁钦弄银铜多金属矿床是近年来在藏东地区发现的具大型远景的接触交代(矽卡岩)型银铜多金属矿床,该矿床位于羌塘三江成矿区之江达德钦成矿带北段。成矿作用包括陆内裂谷期的矽卡岩化成矿作用及陆内造山期构造—岩浆—热液对先成矿体的叠加改造及独立成矿作用。基于对矽卡岩矿床分带模式结合矿区实际情况的分析辅以地球物理证据,预测Ⅰ2 号矿体及Ⅱ号矿体的深部找矿前景较好。两矿体含矿岩石均为锰质矽卡岩,处于侵入体与围岩的外接触带,且视电阻率、视极化率异常均显示深部存在隐伏矿体。  相似文献   
50.
从铀源、迁移和沉积方面详细论述了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砂岩型铀矿床的成矿模式,由于成矿过程复杂而建立了油-气还原和热改造叠合的叠合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