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100篇
测绘学   23篇
大气科学   4篇
地球物理   11篇
地质学   223篇
海洋学   10篇
综合类   11篇
自然地理   2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31.
结合工作实际,探讨了信息化测绘保障体系的基本内涵、主要特征,以及构建信息化测绘保障体系应强化的四种信息意识和应把握的四个重点问题,以供商榷。  相似文献   
32.
刘洋  王雨飞  刘勇  王光辉 《地理科学》2016,36(9):1301-1309
以“政府干预强度”和“市场化水平”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生态系统的剖析,构建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及其生态位模型,并选取东北三省地级市为评价对象,对其“强政府弱市场”格局和演变趋势进行分析。定量分析的主要结论为:东北三省普遍存在“强政府弱市场”现状,其中黑龙江省最为突出,其次为吉林省、辽宁省;东北三省“强政府弱市场”格局出现多次波动,仅2003~2005年降幅较高,说明2003年“东北振兴战略”影响效果的持续性较短;东北各地市“强政府弱市场”格局具有明显的区域溢出效应,格局较明显的区域主要集中在离中心城市或沿海口岸较远的黑龙江省北部以及辽宁省、吉林省的部分内陆城市。  相似文献   
33.
通过对深基坑工程支护优化设计的研究,提出了深基坑支护设计的优化方法及优化步骤,将深基坑支护优化设计分为方案优化及方法优化,并对优化参数进行分析,阐述了这两种优化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34.
浅基坑运用土钉支护浅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浅基坑采用土钉支护方案的介绍,阐述了土钉支护设计的重点、土钉的工作机理、作用及施工体会。  相似文献   
35.
钻孔灌注桩与喷射注浆组合支护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提出采用钻孔灌注桩与喷射注浆的组合形式作为深基坑的支护结构,该种组合支护结构具有防渗效果好,施工速度快,造价低等优点,是一种很有发展前任的新型支持结构。  相似文献   
36.
阮广招  黄金灿 《探矿工程》1999,(4):14-15,21
深基坑支护设计与施工是当前城市高层、超高层建筑突显的技术难题。通过工程实例,从设计方案的选择到施工、监测,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相似文献   
37.
东胜体育场是我国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开闭顶体育建筑,固定屋盖和巨拱使用大跨度钢桁架结构,采用分段拼装的方法施工,在施工期间屋盖和巨拱的1万吨重力荷载大部分由临时支撑体系承担,为保障支撑体系的安全,在钢结构施工期间,对临时支撑体系垂直度、侧向弯曲,位移、基础沉降进行动态监测。本文介绍了监测方法和监测结果,对类似工程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8.
首先对济南城市防汛GIS系统进行了总体设计,给出了系统的数据库设计,并重点介绍积水模拟模型的输入输出设计,然后对组件技术、积水模拟模型等系统实现的关键技术进行了阐述,最后介绍了济南城市防汛GIS的特色功能模块。系统运行良好,为济南的城市防汛提供了科学决策的依据。  相似文献   
39.
程红战  陈健  胡之锋  黄珏皓 《岩土力学》2018,39(8):3047-3054
采用传统研究方法对盾构开挖面稳定性的分析多基于土体是均质、各向同性材料的假设,显然与其本身的非均质性相违背。为此,开展了考虑土体抗剪强度参数的空间变异性对盾构开挖面稳定性的影响研究。在随机场理论的基础上,采用协方差矩阵分解法建立了描述砂土内摩擦角空间变异性的三维随机场模型,借助于数值分析软件平台研究了内摩擦角的变异系数、自相关距离对开挖面失稳模式、极限支护应力的影响规律,并采用概率分析法探讨了极限支护应力特征值的选取。结果表明:砂土内摩擦角的空间变异性对开挖面稳定性有重要的影响;随内摩擦角的变异系数的增大,极限支护应力的概率分布离散性越大;开挖面失稳模式与自相关距离的大小密切相关,当自相关距离与隧道直径比较接近时,开挖面可能出现局部失稳;提出了开挖面极限支护应力特征值的概念,并结合失稳概率给出了其初步确定方法。  相似文献   
40.
肖荣军  何广  史宏彦 《岩土力学》2015,36(Z2):459-468
选取某一支护面上的任意一根桩为研究对象,设置一道支撑(或锚索或锚杆)及开挖至坑底,建立其受力平衡方程和位移协调方程。通过圈梁的协调作用,将研究对象扩大到整个支护面,推导出能够同时考虑开挖过程、支撑设置以及桩-土-圈梁共同作用的支护面位移和受力方程组,利用FORTRAN语言编制的程序求解,可计算出开挖至坑底工况下圈梁、桩身任一截面的内力、水平位移。通过算例计算圈梁(桩顶)的位移与监测位移及部分桩的内力,与文献[1]方法计算的内力进行对比分析,验证文中方法的合理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