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4篇
测绘学   10篇
大气科学   23篇
地球物理   30篇
地质学   33篇
海洋学   7篇
天文学   17篇
综合类   6篇
自然地理   2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41.
Currently, very few roof shape information for complex buildings is available on OSM. Moreover, additional data requirements (e.g. 3D point clouds) limit the applicability of many roof reconstruction approaches. To mitigate this issue, we propose an approach to roof shape recommendations for complex buildings by exploring the inherited characteristics of building footprints: the disclosure of rectangles combinations in a partition of footprints and the symmetrical features of footprints. First, it decomposes a complex footprint into rectangles by using an advanced minimal non-overlapping cover algorithm. Second, a graph-based symmetry detection algorithm is proposed to identify all the symmetrical sub-clusters in partitions. Then, a set of selection rules are defined to rank partitions, and the best ones are chosen for roof shape recommendation. Finally, a set of combination rules and a symmetry rule are defined. It enables to evaluate the probability of a footprint being a certain combination of roof shapes.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e growth of the probability of correctly recommending roof shapes for single rectangles and buildings from a prior probability of 17–45% and from a prior probability of 0.29–14.3%, removing 60% and 93% of the incorrect roof shape options, 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42.
43.
水体交换年龄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剖开算子法,把水体年龄控制方程分成几个连续的初值问题。在任意三角形网格中,分别对不同性质的算子采用各自适合的算法,即采用特征线法求解对流分步,采用半隐式有限元法求解扩散分步和传播分步。利用水体交换模型试验结果和水体年龄对称特性解析解对所建立的年龄模型进行了验证计算,结果表明,建立的水体年龄模型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解析解结果吻合,可较好地预测水体交换年龄。  相似文献   
44.
本文首先提出了探测城市网络中心性和对称性特征的方法框架,具体包括3个“S”的维度,即强度、对称性和结构。然后分别对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城市群的人流迁徙网络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三大城市群内的城市节点具有明显的层级特征,且人流迁徙呈现较大的对称性结构;(2)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分别呈现包围式、“>”形及“一核两翼”的核心-边缘结构;(3)京津冀呈典型的单中心结构,而长三角和珠三角则呈明显的多中心结构。最后结合上述分析结果,对于三大城市群的城市定位、区域规划给出了建议,旨在促进区域的协调发展和一体化集成。  相似文献   
45.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problem of calibrating a pinhole camera from images of profile of a revolution. In this paper, the symmetry of images of profiles of revolution has been extensively exploited and a practical and accurate technique of camera calibration from profiles alone has been developed. Compared with traditional techniques for camera calibration, for instance, it may involve taking images of some precisely machined calibration pattern (such as a calibration grid), or edge detection for determining vanish points which are often far from images center or even do not physically exist or calculation of fundamental matrix and Kruppa equations which can be numerically unstable, the method presented here uses just profiles of revolution, which are commonly found in daily life (e. g. bowls and vases), to make the process easier as a result of the reduced cost and increased accessibility of the calibration objects. This paper firstly analyz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ymmetry property of profile of revolution and the intrinsic parameters of a camera, and then shows how to use images of profile of revolution to provide enough information for determining intrinsic parameters. During the process, high-accurate profile extraction algorithm has also been used. Finally, results from real data are presented, demonstrating the efficiency and accuracy of the proposed methods.  相似文献   
46.
通过可公度信息提取方法、蝴蝶结构图、震中时空迁移特征分析近50年菲律宾Ms≥7级中、浅源地震,发现2013、2014年Ms≥7级地震信号强,2014年最强;22年地震主周期明显,其中可划出活跃期与平静期;2012年为菲律宾新地震周期及活跃期的开始;菲律宾Ms≥7级地震震中时空交替迁移规律明显,未来震中向西北部迁移.菲律宾Ms≥7级地震与太阳黑子活动22年双周期关系密切,多发生在太阳黑子活动偶数周期极大年附近及其下降段.目前,太阳黑子活动处于第24周期极大年附近,2013~2014年Ms≥7级地震发生的可能性很大,与可公度分析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47.
在时间对称性方面,利用可公度信息提取法和蝴蝶结构图对1970年来阿拉斯加州MS≥7强震进行分析,认为阿拉斯加州2015年发生强震的信号最强。通过对震中空间迁移分析,发现形成的三角形存在关于57°N纬线和150°W经线对称的规律;纬向上存在连续的2次震中位于57°N的北侧,另一次位于57°N南侧为主的迁移规律,经向上有连续的2次震中在150°W东侧,一次在150°W西侧为主的迁移规律。因此判断,未来强震可能向东北方向迁移。同时,由唯象到唯理,对可公度法的物理机理做了研究讨论,为今后国内地震趋势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8.
李雨生  吴国忱 《地震学报》2015,37(4):678-689
通过线性滑动理论和岩石物理等效理论, 将两组正交直立裂隙介质等效为一种正交方位各向异性介质进行三维岩石物理建模, 通过高阶交错网格有限差分求解弹性波动方程模拟地震波在该种介质中的传播过程. 在建模过程中改变物性参数, 分析不同裂隙密度条件下的炮集和波场特征, 以及正交各向异性的方位特征. 研究结果表明, 各向异性强度随裂隙密度等物性增大而增强, 而且这些特征在共炮点道集和波场中均有所体现.   相似文献   
49.
Braess模型与城市网络的空间复杂化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彦光  刘继生 《地理科学》2006,26(6):658-663
Braess交通网络模型是经典的图论模型,但该模型同时具有很强的地理学色彩。Braess借助一个简单的网络揭示了出人意料的地理现象:增加交通路线有时反而降低运输效率。从理论地理学的角度对Braess网络进行了数学抽象,然后利用规划理论、图论和微分方程解析等方法揭示出区域-城市地理系统的空间复杂化两个重要动因:空间相互作用和宏观对称破坏。  相似文献   
50.
马妍  薛峰  孙威  李苗裔 《地理研究》2019,38(12):3010-3024
全球化和信息化促进了城市网络的复杂化,城际关系不断重构,且往往需要通过多方面要素才能较完整地表现出来,但以往城市网络特征的研究往往聚焦于单一视角下的城市网络结构分析,且较少考虑联系的方向,对其复杂性的揭示上存在一定不足。以城际人员流动数据与共同专利数据为基础,从功能网络与创新网络的视角,利用社会网络分析等方法,研究了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城市网络特征,结果表明:① 区域多级发展的网络格局已经形成,省会城市与副省级城市(福州、厦门)构成了中心性第一梯队,重要地级市(泉州、温州、赣州)构成了中心性第二梯队,一般节点城市(漳州、汕头等)构成了中心性第三梯队。② 强中心性城市中,厦门、福州及温州存在对其他城市较显著的溢出效应,区域中小城市成了辐射的主要受益者。③ 城市在两类网络中的地位整体一致,局部如赣州、龙岩一致性较差。④ 城际创新合作关系整体上较薄弱且较不均衡,而区域功能网络表现为“整体均衡,局部不均衡”态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