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04篇
  免费   355篇
  国内免费   381篇
测绘学   40篇
大气科学   439篇
地球物理   591篇
地质学   832篇
海洋学   253篇
天文学   77篇
综合类   131篇
自然地理   27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58篇
  2021年   72篇
  2020年   70篇
  2019年   78篇
  2018年   47篇
  2017年   70篇
  2016年   52篇
  2015年   91篇
  2014年   98篇
  2013年   129篇
  2012年   133篇
  2011年   112篇
  2010年   89篇
  2009年   122篇
  2008年   95篇
  2007年   137篇
  2006年   106篇
  2005年   95篇
  2004年   122篇
  2003年   80篇
  2002年   86篇
  2001年   74篇
  2000年   70篇
  1999年   60篇
  1998年   76篇
  1997年   63篇
  1996年   62篇
  1995年   50篇
  1994年   42篇
  1993年   46篇
  1992年   36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吴志平  李敏 《地震研究》1992,15(4):345-354
1991年7月1日、22日在云南省施甸太平乡先后发生了5.0、5.2级两次中强地震。保山行署地震局曾在震前作出了正确的中、短期预报和震后作了无震预报。本文客观地提供了这次地震前后预报的科学依据、中短期自适应加权定量综合判定模式实际计算结果及一系列对策的实况;同时讨论了孕震区内短临阶段前兆变化的异常特征。  相似文献   
142.
东北平原农田防护林网区土地资源系统结构及动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柏 《地理学报》1992,47(4):324-343
本文在对东北平原农田防护林网区土地资源系统基本结构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典型区域的数据对该土地资源系统动态进行分析。本区的土地资源系统进入广泛的农业开发时间仅五、六十年,但经过强人工作用,已从垦殖期转入衰竭期。只有以人工再生(高投入)的方式才能保证土地资源的永续利用,维持系统的良性循环。否则,仅仅依赖自然再生(低投入)为主要的物质能量返回形式,必然导致粮畜生产带走物质能量,造成土地肥力得不到必要补充,形成土地资源日益衰竭的恶性循环系统。  相似文献   
143.
秦岭造山带松树沟元古宙蛇绿岩及其大地构造背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秦岭造山带松树沟蛇绿岩大约是在983Ma,构造就位于秦岭杂岩(Pt1)之上的异地构造岩片.由变质橄榄岩、堆积橄榄岩和火山岩系组成。变质橄榄岩以纯橄榄岩为主。堆晶岩分为单斜辉石型和斜方辉石型两类。火山岩由拉斑玄武岩和低铝安山岩组成,εNd(T)为+4.1~+6.4,表现出N、T、P三种稀土分配型式和非正常洋脊玄武岩地球化学的特征。综合分析认为,这个古老蛇绿岩是在一种位于洋中脊之上的洋岛环境中形成的,代表了晋宁期华北板块与扬子板块之间古洋盆的残骸。  相似文献   
144.
福建省龙海—漳浦沿海第四纪地壳运动特征与地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了福建龙海—漳浦沿海地区的第四纪地层及沉积结构、构造地貌、第四纪地壳运动特征及其与地震活动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5.
行星运行都具有一定的周期性.近百年历次大震是在行星20,59,237年会合及合成与月回归下降时段内发震的.文内把近百年强震与当年天文年历及各大行星运行数据绘制地心距视赤经天象图,及5大行星黄经位置天象图,经过验证得出结论.供长期地震预报参考.  相似文献   
146.
地震波散射问题的解析解是研究局部场地、地形、盆地等不规则地层结构对地震动参数放大效应影响的重要理论工具。现有解析解大部分在频域内给出,无法直接用于研究不规则地层结构对地震动峰值、反应谱等参数的放大效应。本文基于平面SH波入射下圆弧状沉积盆地动力响应宽频带稳态解析解,通过Fourier变换,获取瞬态响应解析解。基于此,研究El Centro波入射下,沉积盆地对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峰值速度、峰值位移及不同周期反应谱的放大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盆地宽度和深度、沉积介质波速、入射波角度等对盆地放大效应具有显著影响,地震动反应谱谱比最大值超过2.0,且宽度达10 km的较大型盆地对长周期地震动参数具有显著放大效应,对于位于该类盆地的超高层建筑、大型储液罐、大跨度桥梁等长周期结构,应充分考虑盆地对抗震设防参数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7.
王志春 《气象科技》2020,48(3):428-432
利用广东省86个国家气象观测站建站以来近70a的逐月最大风速序列和近20a(1999—2018年)的逐月最大风速序列,基于POT抽样法,分别采用三参数广义帕累托分布函数对各站的重现期风速进行了概率计算,计算过程中三参数广义帕累托分布函数分别采用矩估计(MOM)、极大似然估计(MLE)、似然矩估计(LM)和概率权矩估计(PWM)等4种参数估计方法,结合表征参数估计优良性的指标:均方根误差RMSE、拟合相对偏差和显著性水平为0.05的科莫戈洛夫检验拟合适度指标K_f对拟合效果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基于POT抽样的概率权矩估计(PWM)拟合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48.
This note summarizes results of the first integration of regional numerical weather prediction model ALADIN in a climate mode. The ALADIN model, developed in an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led by Météo France, is operationally used for weather prediction. The grid step of the model is 12 km; the integration domain covers a major part of Europe. A one-month-long run has been performed with this model on observed boundary conditions (represented by assimilations by the global model ARPEGE). It is demonstrated that no excessive error is generated and accumulated in the model during the integration; hence the model is integrable for extended time periods and may serve a basis for a development towards a regional climate model.  相似文献   
149.
The results of the spectral classification of newly discovered M-type variables obtained as part of an H-alpha survey of Galactic dark cloud regions are presented. The survey was carried out with the 40 Schmidt camera of Byurakan Observatory, and the spectra of the variable stars for the classification were obtained with the Observatory's 2.6-m telescope. The observational material allowed register of late M-type variables as well as their brightness variations. Among the 97 newly discovered M-type stars, 22 show brightness variations. The results of the spectral classification of these new variables show that 21 out of 22 are red giants, and in all probability they are Mira Ceti type long period variables.  相似文献   
150.
辽宁小佟家堡子金矿床成矿时代探讨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刘国平 《矿床地质》2002,21(1):53-57
小佟家堡子金矿床位于辽东金矿集中区,为产于古元古代变质岩系中的微细粒浸染型金矿,矿床类型独特。文章采用了绢云母^40Ar/^39Ar法对样品从450℃进行了8个阶段的加热分析。从绢云母石英交代岩型金矿石中挑选出与金矿化密切共生的绢云母单矿物,通过^40Ar/^39Ar快中子活化阶段加热法获得坪年龄为167Ma。绢云母^40Ar/^39Ar法测年结果与矿床的控矿构造特征、区域岩浆活动的演化规律相吻合,进一步证明了该金矿床为燕山期成矿。同时,绢云母^40Ar/^39Ar的马鞍形年龄谱还表明,在绢云母石英交代岩形成过程中,可捕获部分“过剩剩氩”,这可能是造成K-Ar法年龄值高、范围较大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