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9篇
测绘学   2篇
大气科学   22篇
地球物理   5篇
地质学   39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12篇
自然地理   2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基于GIS的浙江仙居茶叶气候生态区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入了GIS等高新科技和信息技术,采用了间距在10km以内的中尺度气象站资料和半理论半经验的散射辐射资料,使评价单元中的气候生态指标更接近于茶区的实际情况,评价单元的分辨率达20 m×20 m,极大地提高了区划成果在实际生产应用中实用性。结果表明:最适宜种植区主要集中在海拔300~800 m东南方向的括苍山区和西南大洋山区,该区温度适宜、热量充足、雨水充沛,茶叶品质好、产量较高;适宜区主要位于海拔300 m以下的低丘缓坡,热量充足、湿度偏小,产量高,但优质茶产量小,以及位于海拔800~1 000 m的高山地区,该地区热量条件较差,产量低,时有冻害发生;海拔1 000 m以上的高山和山顶,土壤贫瘠、冻害严重,不宜发展。  相似文献   
42.
许巨平 《现代测绘》2012,35(1):54-55,58
本文主要阐述了西湖龙井茶茶园数据采集的内容、流程及方法,对茶地数据、茶叶数据调查的内容做了详细的要求。基于南方CASS及浙大数维的walkcm2008的茶园数据转换及数据库建设,为西湖龙井茶信息化管理提供了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43.
名茶太平猴魁形成的地质背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太平猴魁茶的实地调查,从地学角度分析了太平猴魁茶的地质背景对土壤中元素组合、土壤类型的影响,探讨了地质背景与茶叶主要品质的关系,分析了茶叶优异的品质与地质背景条件的相关性。确定出太平猴魁茶是在特定志留纪康山组长石石英砂岩、粉砂岩、泥岩风化而成红壤土、粗骨土,这些土壤为茶树生长提供了大量的营养物质,特别是有益的微量元素对提高茶叶品质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4.
贵州湄潭地区土壤中钙、镁含量与茶叶生长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明强  赵宾 《贵州地质》2011,28(2):141-144
本文对贵州湄潭碳酸岩分布区岩石、土壤中钙、镁元素含量分布及其对茶叶生长的影响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岩石中钙、镁元素的含量决定着土壤中钙、镁元素的含量,土壤中钙、镁元素的含量决定着土壤溶液中Ca2+、Mg2+的含量,并直接影响土壤pH值的高低。调查测试结果还表明,调查区适宜茶叶种植的土壤pH高极限值为6.0,土壤交换性...  相似文献   
45.
根据近年作者及国内相关研究数据,分析茶园生态系统中各子系统Al的库容、循环流量和速率,提出茶园生态系统Al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模型.生态系统Al的惰性库、调节库和活动库之比为10 000∶200∶1;Al的内外循环量都很大,分别达51.89 kg.hm-2.a-1和33.48kg.hm-2.a-1;调节库和活动库Al的周转速率非常快,年更新率分别达0.34%和55.48%,体现了其他生态系统所没有的特别高的Al循环特征;茶园Al循环导致了土壤的加速酸化、无机态Al向有机结合态Al的转化和生态系统中有机结合态Al的不断积聚.  相似文献   
46.
2018年春霜冻对江西省北部茶叶生产影响的定量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探究江西省北部茶区春霜冻发生特点,深入开展茶叶春霜冻灾害定量评估工作,采用实地调查方式,获取江西省北部12个茶场2018年4月7—9日春霜冻的灾情资料和同期气象观测资料,采用加权求和法构建茶叶春霜冻灾害损失定量评估模型,对春霜冻灾害县进行灾害定量评估和检验。结果表明:婺源、浮梁等江西省北部茶叶主产县达到轻—重度春霜冻气象灾害等级,灾害指标等级计算结果与实地灾情调查结果较一致;轻度、中度、重度气象灾害等级的茶场减产率依次为10%—30%、30%—50%和50%以上;根据不同气象灾害等级的受灾面积及其减产率构建江西省北部茶叶春霜冻灾害损失定量评估模型,计算得到此次春霜冻灾害过程造成婺源县春茶直接经济损失为1.23亿元,模型评估结果和实际灾情相一致,模型能较为客观、准确的评估春霜冻灾害对茶叶生产造成的损失。  相似文献   
47.
Anxi is the largest producing area of Tie Guanyin tea in China. "The cultural system of Tie Guanyin tea in Anxi" was selected as "Nationally Important Agricultural Heritage Systems" (China-NIAHS) in 2014. Tea gardens in this region are organic, ecological or non-ecological. After sampling the soil in these three kinds of tea gardens, we compared soil properties and nutrient content at different soil depths using physical and chemical analyses. Our aim was to provide a scientific basis for the management of tea plantations. We measured and analyzed soil in two organic, three ecological and one non-ecological tea gardens at depths of 0-10 cm and 10-20 cm in Anxi County. According to Duncan multiple comparisons and t tests, soil nutrients differed between organic and ecological or non-ecological tea gardens at 0-10 cm. Organic matter and total nitrogen differed between organic and nonecological tea garden soils at 10-20 cm. In organic tea gardens, soil bulk density, porosity, relative water content, soil organic matter, total nitrogen and total phosphorus were advantageous for tea tree growth. In ecological tea gardens, the indicators were appropriate and relatively advantageous for tea tree growth at a soil depth of 0-10 cm. For non-ecological tea garden, the nutrients were at a compact level and negatively affect tea growth. These results show that soil properties and nutrient content in organic and ecological tea gardens are superior to non-ecological tea garden. The development of organic tea gardens is the most suitable strategy for the growth of tea trees.  相似文献   
48.
江浙典型茶园土壤有机质空间异质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园土壤有机质分布有明显的空间性,如何凭借有限的采样点数据预测研究区的有机质分布,对了解茶叶种植区土壤状况、指导茶园经营管理、提高茶叶品质和产量有重要意义。本文对江浙4种名茶种植区,利用描述性统计,以及地统计学中的半方差函数模型、空间插值等方法对比分析了茶园土壤有机质的空间异质性。研究结果表明:(1)4个研究区的土壤有机质平均水平均较高,适合茶叶生长,且浙江省2个茶叶种植区的有机质平均水平高于江苏省2个茶叶种植区的有机质水平;(2)半方差函数模型拟合表明,溪龙乡种植区有机质含量表现出中等空间相关性,而其他3个种植区表现出强烈的空间相关性;(3)各种植区土壤有机质的空间分布以结构性因子(土壤理化性质、地形地貌)为基础,受人类活动、经营模式、茶园管理等随机性因子影响,整体趋势上表现出局部变异的特征。  相似文献   
49.
黄河三角洲土壤氯离子空间变异特征及其控制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黄河三角洲地区土壤盐渍化发生与发展的主要控制因素,通过采集土壤样品及潜水样,运用地统计学等方法,分析样品中优势离子Cl-含量的空间分布特征及成因。结果表明:① 土壤Cl-含量与潜水Cl-质量浓度的空间分布表现出高度的相似性和相关性。② 潜水借助包气带自身的水势梯度或植物蒸腾作用向土壤输送水分,进而控制着土壤Cl-的空间分布与变异。③ 地形地貌通过对水、气、热的再分配控制着包气带土层中Cl-的迁移方向和富集区域。水文地质条件是对区域"饱和带-包气带"盐分迁移富集起决定作用的内部因素,而地形地貌条件是起控制作用的外部因素。  相似文献   
50.
龙井茶生长环境的地球化学研究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地球化学环境同地理景观、气候条件等是决定名优特产分布及其品质的主要因素。本文应用了勘查地球化学方法和技术,研究着称于世的西湖龙井茶的分布及其质量与下伏岩石以及土壤地球化学特征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土壤类型、性质及其元素全量和有效量直接影响到龙井茶的质量,而土壤地球化学特征又与成土母岩具一定的关系,因此,基于岩石土壤的地球化学调查可以科学地进行土地利用规划,指导茶园合理施肥,科学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