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5篇
地球物理   4篇
地质学   40篇
综合类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43 毫秒
21.
西藏甲玛—驱龙地区叶巴岩组构造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和定向薄片显微构造研究,对甲玛—驱龙地区叶巴岩组的变形、运动学和动力学进行了初步研究,指出:①原叶巴组实为构造岩,应称"叶巴岩组",区内可分为四个岩段,构成两个变火山-沉积旋回;②叶巴岩组在宏观上表现为自北而南的轴面总体北倾的复背斜和复向斜;③叶巴岩组经历过两期韧性变形,多期韧脆性变形,且邻甲玛—卡军果推-滑覆构造系主推覆面的C岩段还多经历了三期较浅层次的面理置换和一期膝折变形;④叶巴岩组两期韧性变形动向相反,第一期为上层面自南向北的剪切,第二期为上层面自北向南的剪切,第二期韧性剪切与随后的韧脆性变形具多阶段递进特点,在向南推覆褶皱至较浅层次后还经历多期脆-韧性变形,尤其是邻甲玛—卡军果推-滑覆构造系主推覆面部位;⑤叶巴岩组第一期韧性变形发生于94—85Ma±的晚白垩世土伦期—康尼亚克期,与雅鲁藏布江洋壳向北俯冲导致的弧后裂谷伸展有关;第二期韧性变形及其后主要的韧脆性变形发生于50Ma±的始新世,与印度-欧亚板块碰撞事件有关,碰撞后的构造作用则导致多期脆-韧性变形的叠加。  相似文献   
22.
东秦岭北锑-汞矿带矿床特征及其构造控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秦岭北锑-汞矿带沿区域性深大断裂及其旁侧断裂分布,自西向东主要有高岭沟、蔡凹、掌耳沟、大河沟等锑矿床,但研究程度不高。本文重点阐述了锑-汞矿带区域成矿特征,讨论了韧性剪切带与锑矿成矿的关系。锑矿体产状一般呈团块状、透镜状、脉状、网脉状和扁豆状,金属矿物主要为辉锑矿,其次有锑华和黄铁矿,围岩蚀变发育有硅化、高岭土化、碳酸盐化、粘土化、重晶石化和黄铁矿化等。构造控矿作用可分为三级:一级为朱阳关-夏馆大断裂,控制矿带的产出;二级为大断裂的压扭性分枝断裂,为主要容矿构造;三级断裂发育在二级断裂之间,由扭力和引张作用形成规模不大的裂隙,或使原有的层间裂隙扩大形成储矿构造。矿区发育具有显著糜棱面理的长英质糜棱岩,锑矿化的石英脉就产于糜棱岩之间,局部沿糜棱面理贯入糜棱岩中,锑矿成矿作用明显受区域韧性剪切带控制。  相似文献   
23.
由于缺乏可靠的同位素年代学资料,辽北法库地区的变质岩系一直被看作地台基底型建造,近期研究确认它们属于原岩为深成侵入体(五龙山杂岩)和火山-沉积岩系、后经韧性剪切作用而形成的变形变质岩系,它们与遭受同期动力变质作用影响的同构造侵入岩(十间房花岗岩)一道构成了规模巨大的法库构造岩系。精确的SHRIMPU-Pb测年表明,五龙山杂岩侵位于约265±4Ma,十间房花岗岩侵位于约284±3Ma,指示构成法库构造岩系主体单元的深成侵入体并非形成于元古代,而是形成于晚古生代海西期。这些同位素年龄记录一方面暗示法库断凸可能并不存在大规模的前寒武纪变质基底,另一方面为确定华北地台与吉黑造山带(兴蒙造山带东段)在柳河断裂以东的界线提供了重要约束。  相似文献   
24.
浅变质细碎屑岩中韧性剪切变形构造岩特征及其类型划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者首次研究了浅变质细碎屑岩中韧性剪切带变形构造岩的特征,并进行构造岩类型划分;同时,对该类型构造岩与典型长英质糜棱岩的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而后在构造岩岩石组构及综合研究基础上提出:这种构造岩的变形机制以粒间滑动为主,伴有细粒化,它们成生于地壳5—8km的较浅层位和较低的温度、压力条件下。  相似文献   
25.
河南省洛宁县金家湾金矿床产于华北地台南缘太华群石板沟组内。片麻岩蚀变后呈黄褐色块体。矿石主要为蚀变浸染网脉和少量含硫化物石英脉组成。矿床属绿岩带构造蚀变岩浸染型。按矿石类型拣块采样九个,含金品位1.5-108.93g/t。采掘揭露矿化带长千余米,含矿脉和矿化蚀变带宽20-30m。  相似文献   
26.
本文对本区四组断裂带脆韧性构造岩中矿物流体包裹体进行了研究。根据赋存包裹体的显微构造特征,确定了构造岩的应力性质,划分出岩石变形的构造阶段。由流体包裹体及其主矿物的测定,计算出各构造阶段的热动力学条件。最后,指出本区构造演化规律并探索地震活动的特点。  相似文献   
27.
海南戈枕剪切带构造岩石英组构和超微构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南戈枕剪切带南部二甲-不磨地区糜棱岩类构造岩石英组构和超微构造呈现有规律的变化,表现在从剪切带边部至中心,从南西段到北东段,石英组构的剪切角由大变小,由单极密环带组构向多极密环带组构变化。用位错密度法和重结晶石英粒度法估算的差异应力和应变速率值,以剪切带北东段中心(245.6MPa,3.34×10 ̄(-13)/s)最大,向边部(162.9MPa,5.83×10 ̄(-16)/s)和南西段(149.1MPa,4.63×10 ̄(-16)/s)变小,表明剪切带北东段中心处于韧性域,边部和南西段处于韧脆性域。用这些资料较好地解释了该区金矿床的空间分布,含金地质体及工业矿体(富矿包)的产状等。  相似文献   
28.
构造岩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构造岩的研究已取得很大进展。有关构造岩的分类,无论是描述性的还是按成因的分类,都各具特点,但还是以二者兼顾为好。对构造岩,尤其是糜棱岩的识别,要注意在野外区分应变梯度带和在岩相学上利用显微构造判据。构造岩的变形机制包括碎裂作用和粘性流动,而以二者之间的转换尤为重要。变形机制的交替和转换使构造岩的显微构造具一定的演化规律。由构造岩的应变局部化和力学失稳可引起成分变异、体积亏损,而流体的流动在其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9.
河南登封煤田郜城井田二1煤层顶板为滑动构造形成的构造岩。通过对构造岩顶板测井曲线与其抗压强度指标关系的研究,明确指出,利用测井技术可以探测软弱岩体的力学性质   相似文献   
30.
本文就郯庐断裂带南段东部的黄栗树—破凉亭断裂带内构造岩,特别是中深层次的韧性剪切带中的糜棱岩进行了细致的野外考察、采样,在室内显微构造研究的基础上,选择有代表性的样品和视域进行透射电镜制样观察,在对各超显微构造特征分析归纳的基础上,讨论了构造岩的塑性变形特征,并对构造岩的应变参数(最大差异应力和应变速率)进行了计算,从显微—超显微构造角度仔细研究该断裂带内典型的构造岩的变形特征,初步判明断裂带的性质和运动发展历史,证实了该断裂带是形成在较深构造层次的一条以韧性变形为主的脆—韧性剪切带,应变形式为简单剪切。应变参数的计算结果表明,自东向西从前陆褶皱冲断带根部到后缘带,构造岩中石英的位错密度逐渐减小,最大差异应力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