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059篇
  免费   6354篇
  国内免费   9677篇
测绘学   3490篇
大气科学   5918篇
地球物理   6557篇
地质学   18342篇
海洋学   5571篇
天文学   1619篇
综合类   2770篇
自然地理   6823篇
  2024年   116篇
  2023年   423篇
  2022年   1192篇
  2021年   1419篇
  2020年   1541篇
  2019年   1874篇
  2018年   1487篇
  2017年   1634篇
  2016年   1624篇
  2015年   1892篇
  2014年   2126篇
  2013年   2211篇
  2012年   2389篇
  2011年   2276篇
  2010年   1932篇
  2009年   2296篇
  2008年   2248篇
  2007年   2690篇
  2006年   2722篇
  2005年   2345篇
  2004年   2003篇
  2003年   1883篇
  2002年   1665篇
  2001年   1301篇
  2000年   1363篇
  1999年   1156篇
  1998年   944篇
  1997年   773篇
  1996年   683篇
  1995年   538篇
  1994年   480篇
  1993年   433篇
  1992年   383篇
  1991年   285篇
  1990年   172篇
  1989年   226篇
  1988年   110篇
  1987年   71篇
  1986年   53篇
  1985年   35篇
  1984年   19篇
  1983年   14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10篇
  1978年   8篇
  1977年   5篇
  1954年   9篇
  187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 毫秒
991.
燕山辽西地区的盖层可分两个构造层,由燕辽复向斜和秦皇岛背形相互叠加,并相应发育两期推覆构造。复向斜范围包括内蒙地轴和燕山沉降带,是由长条形的三个背斜和二个向斜相间,及配套的EW向纵断裂、SN向横断裂和NE向、NW向的共轭断裂组成。著名的尚义-宽城-凌源-朝阳-北票断裂是复向斜及其次级背斜的轴部纵断裂,以南大岭组、窑坡组和北票组作为其裂隙充填物。燕山EW向断裂南北对冲现象是复向斜纵断裂放射状排列并向核部推覆的反映。复向斜的形成机制完全符合纵弯褶皱作用下岩石的变形原理,是西伯利亚板块和华北板块碰撞的结果;秦皇岛背形的形成是后期太平洋板块俯冲在欧亚板块之下所致。  相似文献   
992.
藏北邦多一带重砂(金)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重砂矿物方面对邦多一带的金矿特征及其分布加以分析,金及相伴的白钨矿、锆石、金红石等重砂矿物分布于那朗岩体的岩基之内外接触带上,其原岩可能在母岩或搬运通道附近。砂金成色特征研究表明,本区成矿类型为低温热液型近源成矿。  相似文献   
993.
西藏谢通门县洞嘎金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洞嘎金矿床是冈底斯铜-金—多金属成矿带上发现的惟一岩金矿床。矿体受不同的容矿空间控制,矿化类型包括构造蚀变岩型、隐爆角砾岩型和石英脉型,其中以构造蚀变岩型规模最大,隐爆角砾岩型品位最高。矿石H、O、S、Pb同位素及包裹体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表明,该矿床为与板块俯冲诱发的岛弧火山岩浆活动有关的中低温岩浆热液交代构造破碎蚀变岩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994.
影响金分析精密度的几个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王水溶样,泡塑吸附,硫脲溶液解脱,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Au含量时,除了介质和仪器条件外,所用的泡塑、硫脲及样品测定时的温度对精密度影响均很大。应采用经过10g/L NaOH预处理0.5h的泡塑,使其内存全部变为有效吸附面积。选择好的硫脲,样品解脱后放置30min,在待测溶液温度达到室温时进行测定。对标样GAu—17和GAu—18平行测定6次,相对标准偏差小于7%。  相似文献   
995.
西藏尼玛砂金矿中金和银的提纯与精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纯与精炼西藏尼玛砂金矿中的金和银,在王水介质中制作供还原的Au液,选择草酸作为还原剂很容易将Au还原,而且不与其他金属离子反应。砂金的提纯与精炼要经还原Au液、排除HNO3和砂金的2次溶解及Au的还原。尾渣以NaCO3、硼砂、KNO3为配料在焦炭炉中进行熔炼和泼珠,进而分离出金、银。在提取银的操作中,采用饱和NaCl水溶液。制定的金、银王水法提纯与精炼流程所产出金锭的成色大于等于99.99%,银锭成色大于等于99.90%。  相似文献   
996.
根据Green et al(1986)提出的三元长石温压计公式.以长石三元固溶体和矿物相平衡为基础,通过热力学推导,建立了联立方程法和迭代法两种计算三元长石温度的方法。根据联立求解可获得TAb-Or、TOr-An,TAb-An三个温度值,迭代法求解可获得TAb,TOr,TAn三个温度值。因此,一个样品可计算出6个温度数据。选择粤西地区有代表性的18个花岗岩体,按混合岩建造→深熔花岗岩建造→岩浆建造南岭系列花岗岩→岩浆建造长江系列花岗岩的顺序,进行三元长石法的温度计算,所得到的相应各建造和系列花岗岩的上限温度为755℃→766℃→865℃→970℃;下限温度为664℃→665℃→775℃→814℃,亦即上下限温度都逐渐升高,其规律性与地质和地球化学研究结果完全一致,体现了三元长石地质温度计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997.
文章以金川和红原两组泥炭纤维素Δδ13C时间序列值的反向变化来指示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活动变化.结果表明,在过去5000年中,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活动可分为4个阶段,即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位置在2800~2200B.C.期间持续偏北,2200~600B.C.期间持续偏南,600B.C.~1200A.D.期间在北进与南移之间频繁波动,以及1200~1900A.D.期间再次持续偏北,它们导致降雨量在中国大陆上不同的分布.从约1900A.D.起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活动似乎又开始一个新的偏南阶段,值得进一步加强研究.  相似文献   
998.
A high-angle ductile thrusting deformation with top-to-the-north movement penetratively developed in the Proterozoic-Early Paleozoic metamorphic rocks along the Central East Kunlun belt. The deformed rocks suffered epidote-amphibolite facies metamorphism. On the basis of our previous study, we present more data in this paper to further support that the ducdle thrust deformation occurred in the later Caledonian and more detailed information about the deformation. A zircon U-Pb concordant age of 446±2.2 Ma of a deformed granodiorite in the ductile thrust zone was obtained and can be interpreted as the lower limit of the deformation. A syntectonically crystallized and also strongly deformed hornblende Ar/ Ar dating gives an Ar/Ar plateau age of 426.5±3.8 Ma, which represents the deformation age. A strongly orientated muscovite gives an Ar/Ar plateau age of 408±1.6Ma, representing the cooling age after the peak temperature, constraining the upper limit of the ductile thrust deformation. This ductile thru  相似文献   
999.
Diamond was found in podiform chromitites of ophiolite and harzburgite from Luobusha, Tibet. There are silicate inclusions in some diamond grains from this area. In the present work, the CCD (charge coupled detector) technology of X-ray powder diffraction was applied to the study of the inclusion in diamond from the ophiolite of Tibet. Diffraction patterns are obtained even though the inclusion is only 20 μm in crystal siz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inclusion in diamond consists of talc and clinochrysotile. Therefore, it is clear that the diamond from the ophiolite of Luobusha, Tibet, is natural diamond rather than a synthetic one.  相似文献   
1000.
高陡土坡喷锚(土钉墙)支护施工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崔国亮 《湖南地质》2003,22(2):128-131
通过长沙电力学院西区永久性锚拉挡墙施工实例,介绍喷锚(土钉墙)的施工方法,质量控制关键点等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