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62篇
  免费   598篇
  国内免费   1292篇
测绘学   477篇
大气科学   225篇
地球物理   978篇
地质学   2688篇
海洋学   732篇
天文学   384篇
综合类   260篇
自然地理   408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98篇
  2021年   145篇
  2020年   171篇
  2019年   186篇
  2018年   105篇
  2017年   158篇
  2016年   187篇
  2015年   205篇
  2014年   262篇
  2013年   232篇
  2012年   276篇
  2011年   353篇
  2010年   251篇
  2009年   298篇
  2008年   306篇
  2007年   344篇
  2006年   321篇
  2005年   274篇
  2004年   270篇
  2003年   204篇
  2002年   189篇
  2001年   146篇
  2000年   161篇
  1999年   135篇
  1998年   113篇
  1997年   111篇
  1996年   100篇
  1995年   74篇
  1994年   97篇
  1993年   59篇
  1992年   69篇
  1991年   50篇
  1990年   30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24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2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评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09年6月至9月62例冠心病患者,根据临床表现分为二组:急性冠脉综合征组和稳定型心绞痛组。经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诊断,选择由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引起的冠状动脉狭窄≥50%的血管100个节段共100个斑块,通过在轴位、曲面重建、最大密度投影、三维最大密度投影3D-MIP、容积再现5种图像上鉴别不同类型斑块,并测量斑块的CT值。结果:100个粥样斑块以Schroeder的两种评估斑块CT值方法作标准,两种标准的3种斑块分型例数高度一致,同一性100%;在急性冠脉综合征组中非钙化斑块的检出率明显高于稳定型心绞痛组,而稳定型心绞痛组钙化斑块检出率明显高于急性冠脉综合征组,两组在统计学上有显著差别(P0.01)。结论:64层螺旋CT可依据斑块的CT值不同判断斑块的性质,可以早期检测不稳定斑块,非钙化斑块与冠心病危险性具有明显的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992.
涡轮叶片X射线图像超分辨率重建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涡轮叶片X光无损检测系统精度低的缺点,提出一种X光DR数字图像的分辨率增强方法。该方法采用一组包含相对位移的叶片X光图像,通过一种频率域方法对它们进行亚像素精确配准,然后采用非均匀插值重建出一幅高分辨率图像。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提高涡轮叶片X光数字图像分辨率的能力,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93.
目的:分析酒依赖致慢性酒精中毒性脑病(CAE)的临床及CT/MRI影像表现特征,探讨CT/MRI在该病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资料完整CAE患者的临床及CT/MRI影像学资料,总结其影像学表现特征。结果:CAE临床表现主要为不同程度的神经系统损害(尤为中枢神经系统)和精神障碍,其颅脑损害CT/MRI主要表现为:脑萎缩27例;脑梗塞7例;白质脱髓鞘18例;韦尼克脑病3例;胼胝体变性1例;多病变并存24例。结论:①CAE的病理机制为饮酒导致的脑血管损害和营养代谢障碍,以及脑组织缺血缺氧、神经纤维脱髓鞘改变;②CAE影像学表现有其特征性,尤以小脑蚓部萎缩以及韦尼克脑病、胼胝体变性更具特征性,CT/MRI检查对了解脑损害的性质、范围及程度有重要意义,可为临床诊断、治疗及评估预后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94.
相位复原问题是指在只有强度可以测量的情况下,从强度数据中提取出物体的相位信息。相位复原是同轴法X射线相衬成像的关键问题之一。本文采用误差递减法,通过限制物体的空间大小,结合测量到的强度数据,在物体的空域和频域都进行约束。通过反复迭代,进行带宽外推,最终实现物面和像面的相位复原。仿真实验证明了此迭代算法的收敛性,并且以塑料管为样品,在上海光源采集到同轴法X射线相衬成像的实验数据,对上述算法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995.
An optimized analysis method based on headspace liquid phase microextraction (HS‐LPME) and gas chromatography coupled with mass spectrometry was propose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trihalomethanes (THMs) in drinking water. The response surface method (RSM) was used to optimize the extraction of THMs for analysis by HS‐LPME. The temperature, extraction time and NaCl concentration were found to be important extraction parameters. The coefficient of determination (R2) for the model was 94.97%. A high probability value (P < 0.0001) for the regression indicated that the model had a high level of significance. The optimum conditions were seen to be: temperature 42.0°C, NaCl concentration 0.30 g/mL, and extraction time 28 min. The response variable was the summation of the THMs chromatography peak areas and the reproducibility of this was investigated in five replicate experiments under the optimized conditions. The 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s (RSD%) of the THMs ranged from 8.0–11.6%. The limits of detection (LODs), based on a signal‐to‐noise ratio (S/N) of three ranged from 0.42–0.78 μg/L, and were lower than the maximum limits for THMs in drinking water established by the WHO.  相似文献   
996.
目的:分析先天性支气管闭锁的多层螺旋CT(MSCT)表现,以提高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先天性支气管闭锁患者MSCT表现;全部病例采用GE公司螺旋CT(Lightspeed 64)行胸部扫描,原始图像传送至AW 4.4工作站进行图像后处理重组,观察病变的特点并结合文献复习。结果:全部病例显示支气管黏液栓的改变,发生在左肺6例,右肺9例;13例显示黏液栓周围有肺气肿;2例无肺气肿,11例粘液栓伴行肺动脉分支变细,所在的肺叶血管细小,分支减少,分布稀疏。结论:MSCT对先天性支气管气闭锁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能显示先天性支气管闭锁的黏液栓和周围肺气肿的典型征象,后处理多平面重组(MPR)图像及最大密度投影(MIP)可任意角度观察黏液栓的形态、位置及其与邻近支气管、肺血管的关系。结合薄层重建图像观察可提示支气管闭锁部位。   相似文献   
997.
为了给患者以最少的辐射剂量而不影响诊断,现行医用CT仪都有基于噪声指标的自动曝光量控制。峰值电压对于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影响都很大,因此自动峰值电压控制很重要。本文从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优化的第一原理出发,给出基于衰减的曝光量和峰值电压同时自动控制的一般等式。此等式可用于单独曝光量自动控制或者单独峰值电压自动控制。对于单独暴光量自动控制,此等式要求对患者体厚度毎增加一厘米,曝光量要增加3.8%。对于单独峰值电压自动控制,此等式要求对患者体厚度每增加一厘米,峰值电压要平均增加1.53%。如果患者体厚度是常数,此等式要求平均百分比曝光量增加是百分比峰值电压减少的2.49倍。这些等式应该可以在现行医用CT仪上用于曝光量和峰值电压的自动控制。   相似文献   
998.
目的:对比常规前瞻性心电触发扫描及对比剂用量方案,探讨在双源CT Flash扫描模式下,低k V、低对比剂用量、手动触发扫描方案在低体重、低心率患者行冠脉CTA检查的可行性。方法:48例患者分为两组:A组:24例,体重<65kg,45次/min≤心率≤65次/min,对比剂流速和用量分别为5.0 mL/s和20 mL (350 mg I/m L),行Flash扫描,管电压采用70 kV;B组:24例,体重<65 kg,48次/min≤心率≤65次/min,对比剂流速和剂量分别为5.0 mL/s和50 mL (350 mg I/m L),行前瞻性心电触发扫描,管电压采用100k V。对原始数据进行SAFIRE迭代重建。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心率、体重、BMI、CTDIVOL、DLP和ED,测量并比较两组图像主动脉根部、左主干、冠脉三大支近段管腔内的CT值、噪声、信噪比及主动脉根部的对比噪声比。两组冠脉图像质量采用4级评分法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心率、体重、BMI及两组图像主动脉根部、左主干、冠脉三大支近段的CT值、噪声、信噪比、主动脉根部对比噪声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CTDIVOL、DLP和ED方面两组图像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冠脉图像质量等级无显著性差异,冠脉可评价节段率均>96%。结论:双源CT在低体重、低心率患者应用70 kV超低管电压和低对比剂用量的方案进行冠状动脉CTA检查可以获得满足临床诊断的图像质量,较常规方案的放射剂量和对比剂用量显著减低。   相似文献   
999.
目的:探讨宝石CT低剂量双期扫描测定肺体积在煤工尘肺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30例煤工尘肺男性患者行吸气相与呼气相双期低剂量宝石探测器64排HDCT胸部检查,图像重建采用适应性统计迭代重建(ASIR)技术,并在CT检查后3日内完成肺功能检查(PFT)。从既往行常规剂量64排VCT胸部检查的男性患者中选取30例做为对照组。得出各组图像的噪声和每次扫描的容积CT剂量指数(CTDI,DLP,ED)。两组间图像质量主观评分比较采用非参数Mann-Whitney U检验。以配对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间不同扫描剂量及不同呼吸状态下的图像噪声、容积CT剂量指数。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检验全肺各容积指标(Vin,Vex,Vin–Vex,Vex/Vin,Vin–Vex/Vin 100%)与PFT指标(FVC,FEV1,FEV1/FVC%)的相关性。结果:所有图像质量主观评价均在中等评级以上,两组扫描的图像噪声无统计学意义;HDCT低剂量扫描并采用ASIR技术双相扫描剂量之和低于VCT常规剂量单次扫描剂量。煤工尘肺患者的肺容积指标(Vin,Vex,Vex/Vin,Vin–Vex/Vin100%)与PFT指标(FVC,FEV1%,FEV1/FVC%)三者均有比较好的相关性,其中Vex、Vex/Vin与PFT指标的相关性更好(P值均<0.01)。结论:宝石CT低剂量双相扫描肺体积指标可用于评价煤工尘肺患者肺功能,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研究宿主免疫功能低下并发肺结核的CT影像表现特征。方法:搜集38例免疫功能低下并发肺结核患者的临床及CT影像资料,从病变类型、分布、大小、形态、性质以及淋巴结改变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免疫功能低下并发肺结核患者的CT影像表现以浸润型肺结核为主,病变广泛分布,主要表现为实变阴影(38/38,100%)、多发性结节(21/38,55%)、空洞(16/38,42.1%)、淋巴结改变(11/38,28.9%),多伴有肺气肿、纤维条索硬化、钙化、支气管狭窄或扩张、胸膜改变等征象。结论:宿主免疫功能低下并发肺结核的CT影像学表现复杂多样、多变,发病部位及CT征象均不典型;病变范围广,多性质病灶共存且易扩展播散,肺受损严重、预后差为其特点。CT检查结合病史及临床资料对明确诊断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