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56篇
  免费   2145篇
  国内免费   1408篇
测绘学   574篇
大气科学   238篇
地球物理   3960篇
地质学   4765篇
海洋学   379篇
天文学   34篇
综合类   766篇
自然地理   393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71篇
  2022年   207篇
  2021年   299篇
  2020年   243篇
  2019年   374篇
  2018年   304篇
  2017年   337篇
  2016年   375篇
  2015年   378篇
  2014年   436篇
  2013年   477篇
  2012年   463篇
  2011年   459篇
  2010年   420篇
  2009年   567篇
  2008年   585篇
  2007年   539篇
  2006年   551篇
  2005年   442篇
  2004年   464篇
  2003年   382篇
  2002年   316篇
  2001年   313篇
  2000年   315篇
  1999年   208篇
  1998年   229篇
  1997年   212篇
  1996年   202篇
  1995年   176篇
  1994年   170篇
  1993年   148篇
  1992年   119篇
  1991年   58篇
  1990年   46篇
  1989年   56篇
  1988年   44篇
  1987年   34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2篇
  1954年   1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71.
利用连续小波变换分析和研究了 1 970年 1月— 2 0 0 1年 1 2月新疆地区 30年来的地震活动情况。结果表明 ,新疆地震活动存在比较稳定的 1 0年左右活动周期 ,并存在 5年和 1 7年左右的不稳定的准活动周期 ,也就是说新疆地区地震活动既存在比较稳定的优势周期 ,也存在一定的时变性。根据 MS≥ 4.7地震时间序列的连续小波变换结果可推测 ,2 0 0 2— 2 0 0 5年新疆地区地震活动相对偏弱 ,中、强地震的发生次数偏少 ,有可能发生 5级或 6级地震 ,而到 2 0 0 6— 2 0 0 7年新疆有可能再次发生 7级左右的大地震。  相似文献   
172.
断裂构造的遥感研究方法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断裂构造是一种基本的构造型式。断裂构造遥感研究是高新探测技术与地球科学的有机结合 ,是断裂构造常规研究方法的有益补充和向纵深拓展的必然趋势。该文从总体思路、具体内容、操作方法等各个不同角度系统地论述了断裂构造遥感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并在断裂构造信息提取、光谱特征分析、空间结构分析 (包括分形分析 )等方面提出了一些观点。  相似文献   
173.
174.
175.
176.
In the Haushi-Huqf (Eastern Central Oman) as in other parts of the Arabian platform, a major sedimentary break is recorded between the Early Aptian carbonates (Shu'aiba Formation) and the Albian orbitolinid-rich marls (Nahr Umr Formation). The unconformity corresponds to a succession of events: (1) a brusque interruption of the regressive sequence of the Shu'aiba limestone (algae and small rudistid build-ups); (2) a stratigraphic gap related to the Late Aptian; (3) the development of a thick ferruginous crust (hardground) that covered the top surface of the Shu'aiba; the hardground is related to a forced flooding surface; (4) the Shu'aiba was rapidly drowned and buried under the Nahr Umr marls. Moreover, the Shu'aiba limestone was subject to faulting NW–SE-trending normal faults before lithification and formation of the ferruginous crust. The faulting episode is clearly dated: post-Early Aptian and pre-Albian. The signification of the faulting remains hypothetical. The syndiagenetic NW–SE normal faults may correspond to ‘en echelon’ faults, combined with transcurrent fault movements (for example the Haushi-Nafun Fault). The possible causes of these intra-platform transcurrent movements are discussed. To cite this article: C. Montenat, P. Barrier, C. R. Geoscience 334 (2002) 781–787.  相似文献   
177.
178.
179.
180.
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和地球化学探测成果,结合区域地质发展史,论述锦江水库③号断裂构造破碎带的地质特征及其对建筑物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