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5篇
  免费   215篇
  国内免费   298篇
测绘学   19篇
大气科学   270篇
地球物理   268篇
地质学   582篇
海洋学   103篇
天文学   24篇
综合类   39篇
自然地理   19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55篇
  2021年   49篇
  2020年   61篇
  2019年   72篇
  2018年   51篇
  2017年   52篇
  2016年   55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63篇
  2013年   85篇
  2012年   70篇
  2011年   59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71篇
  2008年   79篇
  2007年   68篇
  2006年   68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60篇
  2003年   52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Dextral-slip thrust movement of the Songpan-Garze terrain over the Sichuan block caused the Ms 8.0 Wenchuan earthquake of May 12, 2008 and offset the Central Longmenshan Fault (CLF) along a distance of-250 km. Displacement along the CLF changes from Yingxiu to Qingchuan. The total oblique slip of up to 7.6 m in Yingxiu near the epicenter of the earthquake, decreases northeastward to 5.3 m, 6.6 m, 4.4 m, 2.5 m and 1.1 m in Hongkou, Beichuan, Pingtong, Nanba and Qingchuan, respectively. This offset apparently occurred during a sequence of four reported seismic events, EQ1-EQ4, which were identified by seismic inversion of the source mechanism. These events occurred in rapid succession as the fault break propagated northeastward during the earthquake. Variations in the plunge of slickensides along the CLF appear to match these events. The Mw 7.5 EQ1 event occurred during the first 0-10 s along the Yingxiu-Hongkou section of the CLF and is characterized by 1.7 m vertical slip and vertical slickensides. The Mw 8.0 EQ2 event, which occurred during the next 10-42 s along the Yingxiu-Yanziyan section of the CLF, is marked by major dextral-slip with minor thrust and slickensides plunging 25°-35° southwestward. The Mw 7.5 EQ3 event occurred during the following 42-60 s and resulted in dextral-slip and slickensides plunging 10° southwestward in Beichuan and plunging 73° southwestward in Hongkou. The Mw 7.7 EQ4 event, which occurred during the final 60-95 s along the Beichuan-Qingchuan section of the CLF, is characterized by nearly equal values of dextral and vertical slips with slickensides plunging 45°-50° southwestward. These seismic events match and evidently controlled the concentrations of landslide dams caused by the Wenchuan earthquake in Longmenshan Mountains.  相似文献   
962.
利用声发射研究郯庐断裂北段古应力事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声发射实验方法,测试分析了郯庐断裂带北段古构造应力场,结果显示郯庐断裂北段西侧自晚奥陶世以来,经历了8次古构造事件,最大主应力有效值为153.6MPa;从早二叠世至早燕山期,测区构造运动很弱;早白垩世以来有4次古构造事件。由此推断依兰-伊通断裂和哈尔滨-长春断裂形成于古生代,燕山运动使其演化成大型走滑断裂。  相似文献   
963.
通过对江苏境内全新世典型考古遗址文化间歇层成因及其灾变事件信息的提取和时间序列的建立,结合与自然沉积地层和现代洪水沉积物以及已知海相地层的对比分析,是了解该区全新世以来考古地层揭示的海侵、海啸、古洪水、黄泛与淮泛等灾变事件过程和环境质量变化历史的重要手段;探讨全新世灾变事件的确切年代及其考古地层学可靠的判定依据和特征,探索微体古生物学在本区新石器时代遗址海侵层调查中的应用是今后江苏及我国沿海地区全新世环境考古研究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964.
济阳坳陷新生界海绿石的存在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葛瑞全 《沉积学报》2004,22(2):276-280
大量的薄片鉴定资料表明,济阳坳陷沾车凹陷新生界地层中含有海绿石矿物,并且均为原生海绿石。尽管其沉积时代不同,但分布范围相对集中,即主要分布于古近系沙四段上部沙一段的底部。结合古生物化石的分析,认为济阳坳陷沾车凹陷在陆相湖盆沉积的大背景下,曾遭受过小规模的海侵,对当时的沉积环境产生了一定影响,由此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了生物的变异和海绿石的沉积。对海绿石的成因分析将有助于确定当时的沉积环境。  相似文献   
965.
深海氧同位素第3阶段晚期长江三角洲古环境初步研究   总被引:14,自引:9,他引:5  
深海氧同位素第3阶段(MIS3)晚期,世界气候比较温湿,世界海平面比现代海平面低约20~40m。但是在长江三角洲地区,出现了更新世以来的最大海侵。海侵沉积层在太湖渡村分布在海拔-2.5~-12.25m之间,属河口海湾沉积;在上海分布在海拔-32.3~-72.76m之间,属浅海沉积。对长江三角洲MIS3海侵沉积层进行构造运动校正之后,长江三角洲MIS3古海平面高程约为-10m左右,一般比世界海平面要高的多。文章认为MIS3晚期长江三角洲古海平面偏高可能与古太湖湾潮涌、长江古洪水有关,海侵沉积层顶面偏高可能还与水力均衡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966.
黔中-黔东南地区下志留统沉积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下志留统由下向上分为龙马溪阶、大中坝阶和紫阳阶。黔北地区3个阶有连续的沉积物,而黔中-黔东南地区缺失早志留世龙马溪期和大中坝期早期的沉积。海平面的下降导致黔中隆起上的中下奥陶统成为暴露喀斯特地貌。以余庆-黄平地区为界分成了南、北2个区。南区只有紫阳阶的翁项组(或高寨田组)由南向北超覆在中下奥陶统岩溶暴露面上,在凯里至都匀一带为海湾-澙湖相的钙质砂泥岩沉积,向西至贵阳一带为开阔性的滨浅海沉积。早志留世的海侵改造了下伏岩溶喀斯特和古风化壳,沉积了波浪改造型的砾屑灰岩和海侵充填型的含灰岩砾块碎屑岩,两者均非"底砾岩"。  相似文献   
967.
Concentration and mass loadings of heavy metals adsorbed on sediment from an urban road surface in Beijing were investigated. The buildup and washoff processes are discussed. Results showed that masses of sediments smaller than 500 μm in diameter varied from 11.2 to 25.5 g/m2. On average, sediments smaller than 125 μm accounted for 42.9% of sediments smaller than 500 μm in mass. Cd, Cr, Cu, and Ni were more likely to attach to smaller sediments than bigger ones, compared to Pb and Zn. Mass loading of the sediments generally increased with antecedent dry periods, but the linear relationship was better for smaller sediments than for bigger ones. Heavy metal concentrations adsorbed on sediments with diameter less than 40 μm generally decreased more obviously than those adsorbed on bigger ones after rainfall events.  相似文献   
968.
区域气候模拟研究及其应用进展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区域气候模拟研究在过去十几年里取得了显著的进步。经过广泛的发展和不断的检验,区域气候模式现在已经成为气候研究和业务预报的重要工具。目前已经发表了很多令人鼓舞的结果,其中包括过去极端气候事件的模拟,当前气候发展演变和未来气候变化的预测,特别是对月和季节尺度气候的模拟与预测。通过对高分辨率和动力连续的区域气候模式结果的分析,人们对于周-季节时间尺度的各种物理过程,包括陆面和水文过程、边界层、云和降水、云-辐射相互作用的认识也在不断的深入。然而,区域气候是多尺度扰动(如中尺度、天气尺度、行星尺度扰动)和多圈层系统(如大气圈、生物圈、水圈、冰雪圈、陆面)相互作用的结果,同时物理过程本身具有不确定性,人们对一些复杂的物理过程,特别是土壤湿度作用以及云-气候反馈过程也缺乏深刻的理解,因此该领域的研究还面临着很多挑战。作者重点总结并评述了区域气候模式对现在和未来区域气候模拟、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模拟、物理过程研究、短期气候预测几方面应用的研究进展,最后讨论了区域气候模式发展在上述各方面,特别是周-次季节时间尺度区域天气和气候的模拟与预测所面临的挑战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69.
中国水旱灾害的有序网络结构特征及其预测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信息有序性和可公度性是自然界的一种秩序,具有广泛的普适意义.历史资料表明,中国水旱灾害具有显著的有序性. 基于翁文波的信息预测理论,本文详细分析讨论了中国天灾时间序列的可公度信息系的特性,同时相应构建了长江、黄河历史大洪水以及全国大旱灾信息有序网络结构,并据此进行预测研究.结果表明:(1)我国长江流域大洪灾其可公度信息系的网状结构由基本周期60a、22a、38a、53a、82a所组成, 其中干支60a周期最具重要意义,它是天灾时序的主链.太阳活动的22a、11a等周期,也对长江洪涝灾害的节律产生重要影响.略去太久远的预测,未来长江大洪灾可能发生在2007~2008、2013、2020-2021年前后.(2)黄河大洪水也具有显著的可公度性,50a、22a~23a为其主要周期.未来黄河大洪水可能发生在2004、2014、2021、2027年前后.(3)未来我国大旱年份可能发生在2010、2016和2021~2022年前后.(4)宇宙是统一的整体. 日、地、月运行与天灾活动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和影响. 天灾的发生可视为地球内部因素和外部天文因素非线性作用的结果.巨洪、大旱更是多因强化综合作用的结果. 重大天灾时间序列所呈现的网络结构特性可能是其形成的一种机制. 因此,把巨灾放在天地生大系统范围内开展多学科的综合研究,这无疑是一条必由之路.(5)利用天灾时序的网络结构进行分析和中长期预测,它避免了传统数学分析的繁琐和数量的不可识别性,为我国防灾减灾提供了一种直观、便捷而有效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970.
中新生代海水锶同位素演化和古海洋事件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0  
中新生代是地质历史中海水锶同位素组成变化最大的时期。晚白垩世以来海水N(87 Sr)/N(86Sr)值的持续上升与全球海平面的持续下降有关。喜马拉雅造山运动造成了40 Ma以来N(87 Sr)/N(86 Sr)值上升速度的显著加快;侏罗纪—早白垩世海水锶同位素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受泛大陆的解体控制,该地质事件使侏罗纪—早白垩世海水锶同位素总体上呈降低趋势;二叠/三叠纪界线的生物绝灭事件及界线后三叠纪初期的生态萧条控制了晚二叠世—早三叠世海水的锶同位素组成,早三叠世在全球海平面上升的背景下反而出现了锶同位素比值的急剧上升,单位时间的上升幅度居显生宙之首。与二叠/三叠纪界线生物绝灭有关的全球大陆植被的缺乏和风化速率加快是其主要控制因素;发生于中生代的海相红层事件记录了海水锶同位素比值的上升,显示风化作用的加剧可能诱发海相红层;但晚白垩世的大洋红层对应着全球海平面下降,其成因还与在全球变冷的背景下,温度较低且富氧的大洋表层水以及从两极向赤道方向运动的低温富氧海水与大洋深层水交换并造成大洋底层水富氧和沉积物的氧化有关。中生代的三次大洋缺氧事件均发生在锶同位素下降的时间间隔中,这与洋中脊洋壳生产和有关热液活动的增加有关,洋壳生产的增加导致了CO2 排气作用的增强和全球变暖,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