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86篇
  免费   2108篇
  国内免费   1244篇
测绘学   167篇
大气科学   43篇
地球物理   378篇
地质学   4525篇
海洋学   184篇
天文学   6篇
综合类   123篇
自然地理   112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147篇
  2021年   250篇
  2020年   211篇
  2019年   229篇
  2018年   224篇
  2017年   185篇
  2016年   245篇
  2015年   243篇
  2014年   313篇
  2013年   274篇
  2012年   331篇
  2011年   368篇
  2010年   283篇
  2009年   321篇
  2008年   263篇
  2007年   241篇
  2006年   218篇
  2005年   179篇
  2004年   169篇
  2003年   112篇
  2002年   95篇
  2001年   104篇
  2000年   89篇
  1999年   85篇
  1998年   66篇
  1997年   42篇
  1996年   57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42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2篇
  197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结合西部地区某深埋长大公路隧道信息化施工 ,对深埋长隧地应力演化及围岩应力位移进行了弹塑性有限元数值模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隧道轴线现代地应力状况与隧道埋深、地层岩性及构造发育程度有关 ,最大地应力为40 0MPa左右 ;隧道周边围岩应力在曲边墙底部最大 ,约 3 8 0MPa ,隧道开挖引起的围岩应力影响范围约 2 5 0m ;隧道水平收敛和拱顶下沉位移与隧道埋深近于成直线关系。这些研究结果为深埋长隧信息化设计和施工以及围岩稳定性分析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2.
城市地铁,特别是区间隧道暗挖施工,由于从地面建筑物及地下管线下面穿过,施工中的土体变形、水位下降和施工崩塌将会对其上的市政设施和建筑物造成不利甚至严重的影响。施工中进行防灾监控量测可及时发现这些不利影响,确保施工及周围环境的安全,减少对城市生活的影响。因此施工防灾监测工怍是城市地铁建设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广州地铁二号线海珠广场站至公园前站区间隧道,埋深16~25m,其上建筑物密集,部分十分陈旧,隧道采用矿山法暗挖通过。文章从监测的规划、项目设置、观测手段、方式方法、资料处理及成果分析等几方面进行全面详细叙述,观测项目齐全,数据连续、完整、详实、很有规律性,值得作进一步的深层分析。系统而全面的防灾监测工作,有效地保证了地铁施工的顺利完成。防灾监测工作非常成功。监测工作经验值得类似工程监测借鉴。  相似文献   
103.
昆明白泥井3号隧道围岩稳定性FLAC3D模拟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应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对昆明白泥井3号隧道围岩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隧道支护后围岩的最大变形出现在隧道右侧拱顶,为1.00cm;隧道支护后左侧拱和右侧拱脚处剪应变明显增大,为应力集中区;围岩可以通过自身应力、应变和能量的调整,使整个隧道围岩处于稳定状态;同时也表明FLAC^3D用于隧道围岩变形分析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4.
基于MAPGIS的钻孔柱状图绘制软件的编制   总被引:17,自引:4,他引:17  
绘制钻孔地质柱状图是地质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在计算机没有普及时,主要是通过手工绘制完成的。随着计算机在地质学中的广泛应用,地质工作者就如何利用计算机高效快速地绘制钻孔地质柱状图进行了很多尝试,如使用一些商业绘图软件或编制了一些软件,但往往不尽人意。基于MAPGIS开发一个钻孔柱状图绘制软件,可以方便地读取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柱状图绘制,生成图形为MAPGIS文件格式,可以在MAPIS中修改及打印。这里介绍了MAPGIS二次开发平台,并阐述了软件系统设计思路和关键技术的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105.
董家山隧道小净距段爆破控制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姚勇  何川  晏启祥  李玉文 《岩土力学》2004,25(Z2):501-506
结合都-汶高速公路董家山隧道小净距段的实际情况,应用数值模拟方法,对小净距段在爆破荷载作用下的相互影响问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隧道爆破施工中应对迎爆侧进行重点监控,采用合理的开挖和加固方式将有效降低爆破施工对先建隧道的不利影响.研究结论可为类似小净距段隧道的爆破设计、施工及现场监控量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6.
盾构近距离穿越施工对已运营隧道的扰动影响分析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邵华  张子新 《岩土力学》2004,25(Z2):545-549
基于盾构施工对周围土体及构筑物的扰动影响机理,通过实测数据对盾构近距离穿越扰动影响问题进行了定量分析,并讨论了运营隧道对各盾构施工参数的敏感性.研究结果表明盾构穿越对已建地铁隧道的扰动影响主要以隧道的竖向位移为主.随着盾构推进,隧道结构纵向上呈波浪状,其隆起峰值不断沿推进方向移动.盾尾后隧道段受盾构穿越的影响显著,但隆起峰值始终位于盾尾后.  相似文献   
107.
Summary The behaviour up to failure of shallow underground openings is discussed on the basis of some laboratory, small-scale model tests and of finite element simulation.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are first illustrated. They were obtained from two-dimensional (plane strain) and three-dimensional tunnel models tested under standard gravity conditions. Then, the phenomenon of strain localisation that characterizes the medium surrounding the model tunnels is discussed, recalling two alternative approaches for its numerical interpretation. On this basis, a finite element procedure for strain softening analyses is outlined and applied to the simulation of the tests in both two- and three-dimensional conditions. The comparison between experimental and numerical results leads to some conclusions on the influence of strain localisation on the overall behaviour of shallow tunnels and on the stability of their headings.  相似文献   
108.
109.
Wind tunnel simulations of aeolian transport carried out over a range in mean temperature between 32 °C and ?9 °C suggest that cold airflows support higher mass transport rates (Q) than very warm air. The magnitude of this increase is larger than expected, so that analytical and semi‐empirical models underestimate Q. Extrapolation of the results suggests that, at ?40 °C, as for example in the dry valleys of Antarctica in winter, Q may be as much as 70% higher than for the equivalent wind speed in hot deserts at air temperatures of 40 °C. Temperature‐dependent changes in air density and turbulence contribute to this result. The decreased tension of water adsorbed onto particle surfaces at low temperatures is postulated to reduce interparticle cohesion and, thus, to increase the elasticity of particle impacts on cold beds. Definition of the roles that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play in aeolian transport is relevant to studies of palaeoenvironmental reconstruction and extraterrestrial (or planetary) geology. Investigation of present‐day, cold climate features and of climate change effects also requires knowledge of these fundamental relations.  相似文献   
110.
可持续发展是我们时代的主题,已被世界各国人民作为发展本国经济所追求的理想方式。作为国民经济建设先行官的地质工作组成部分的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技术与可持续发展有密不可分的关系。针对我们所处的时代特征及人类生存发展的时代主题,面对国民经济建设新形势,简要阐述了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技术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以及技术本身发展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