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46篇
  免费   620篇
  国内免费   1091篇
测绘学   123篇
大气科学   278篇
地球物理   951篇
地质学   1806篇
海洋学   411篇
天文学   30篇
综合类   166篇
自然地理   192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44篇
  2022年   129篇
  2021年   151篇
  2020年   189篇
  2019年   170篇
  2018年   106篇
  2017年   122篇
  2016年   133篇
  2015年   117篇
  2014年   168篇
  2013年   166篇
  2012年   180篇
  2011年   232篇
  2010年   211篇
  2009年   179篇
  2008年   208篇
  2007年   187篇
  2006年   183篇
  2005年   150篇
  2004年   115篇
  2003年   118篇
  2002年   89篇
  2001年   92篇
  2000年   87篇
  1999年   72篇
  1998年   51篇
  1997年   63篇
  1996年   44篇
  1995年   39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芦荟中砷和硒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林章金 《岩矿测试》2003,22(3):237-238
应用AFS 820型双道原子荧光仪测定芦荟中砷和硒,方法检出限分别为As0.51μg/L;Se0.42μg/L。经国家一级植物标准物质分析验证,结果与标准值相符。5次测定相对标准偏差As<2.3%;Se<3.1%。  相似文献   
72.
屈文俊  杜安道 《岩矿测试》2003,22(4):254-257262
采用Carius管高温密闭溶样,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 MS)法对采自两个不同金属矿床的辉钼矿样品的Re Os同位素地质年龄进行了准确测定。所得出的Re Os年龄的平均值分别为14.26±0.19Ma和34.39±0.81Ma,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1.3%(以2s计算,n=6)和2.4%(以2s计算,n=7)。采用国际通用的ISOPLOT软件按Model1模式对这两组样品分别进行处理,所得Re Os等时线年龄分别为14.32±0.46Ma和34.52±0.38Ma(均为95%置信水平)。同批次样品中所带的内部管理样JDC的Re Os年龄与国际先进实验室采用负离子热表面电离质谱测量所得的结果吻合也较好。说明在严格的质量体系保证及有效地降低实验室空白水平的前提下,ICP MS完全可以准确地测定辉钼矿的Re Os年龄。  相似文献   
73.
波浪作用下沙纹床面底层流动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涡动沙纹很大程度决定着床面阻力和波浪衰减,针对涡动沙纹作用下的绕流结构具有强二维特性,建立了立面二维曲线坐标下的数值模型.利用国外公开发表的试验数据进行验证,表明模型能模拟波浪作用下底层分离涡随时间、空间变化的动力特性,对底层流动的紊动特性、床面剪切应力的随时间、空间的变化以及涡动结构的尺度分别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4.
苏鲁褶皱带形成于元古宙 (2 2 33~ 185 5Ma)典型优地槽构造环境 ,主要由石榴橄榄岩、石榴辉石岩、榴辉岩等侵入岩 (柯石英深度相地幔岩浆房中形成 )和它们的火山沉积建造围岩一起经褶皱、变质而形成。变质作用经历了先蓝片岩相 (前花岗岩 )后片麻岩混合岩相过程。由于变质作用的不规律性 ,苏鲁褶皱带可分为 2个构造带 :(1)东部构造带 (蓝片岩 )和 (2 )西部构造带 (片麻岩混合岩 )。根据A·都城秋穗所识别的变质带系统 ,可将其作为一个双变质带。东部构造带以出现许多块状、条带状榴辉岩辉石岩橄榄岩组合的残余岩块为特征 ,其中还残留着高压的矿物 (石榴石、绿辉石、柯石英 ) ,而且有被混合岩和各种交代岩替代的显著标志。在中生代 ,苏鲁元古褶皱带受造山作用的影响活化 ,导致许多花岗岩体的侵入 ,使交代岩广泛发育。  相似文献   
75.
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化探样品时有机质对As,Sb,Bi的干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研究黑龙江省森林沼泽景观区有机水系沉积物(泥炭)、土壤中As,Sb,Bi的测定结果,发现样品中的有机质对王水消解氢化物原子荧光法测定上述元素存在极大的干扰,提出采用低温(<450℃)灰化处理可完全消除干扰。对比研究还发现,过去森林沼泽景观区的区域化探扫面资料中的As,Sb,Bi数据存在问题,应专门对其进行评价研究。  相似文献   
76.
煤岩显微组分热解气相色谱特征与化学结构剖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煤结构是目前地球化学研究领域中的一个难点,但却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及实际意义,本文采用分步热解气相色谱技术将树皮体,镜质体和丝质体分解为分子量较小的可测定的有机化合物,在此基础上,据不同温度下热解产物的组成特征来还原显微组分的化学结构,实验结果表明,煤显微组分主要由四大类官能团组成,一是热稳定性较低的NOS杂原子官能团;二是脂族(脂链、脂环)结构;三是苯、烷基苯(甲苯、二甲苯)、萘等芳香族化合物,四是热稳定性很高的难以分解的稠环芳烃。上述四类化合物集中于显微组分的不同结构简单中,树皮体和镜质体结构单元外侧主要由热稳定性较低的杂原子化合物以及分子量较小的苯和烷基苯组成,而丝质体结构单元外侧则主要以短链脂族结构为主,三组分结构核部由热稳定性很高的难以分解的稠环芳烃组成。连结核部稠环芳烃与结构单元外侧杂原子等官能团的主要是热稳定性较高的脂链结构,煤显微组分热成烃主要按结构中各官能团键的强弱随热演化程度的加深依次脱除,生成油气,基本上属平行独立依次反应机制,亦“官能团脱除型”,此外,还包括少量的长链脂族结构裂解为短链脂肪烃的“解聚”过程。  相似文献   
77.
降水云中液水含量的空基遥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锦丽  吕达仁  张凌  段树 《遥感学报》2003,7(3):227-232
在建立不同降水云垂直结构模式的基础上,利用矢量微波辐射传扬模式进行空基云雨遥感的数值试验。结果表明:星载微波辐射计6.9GHz通道对降水云的冰层很不敏感,而对降水云校总液水含量(LWC)非常敏感;辐射亮温(Tb)随LWC呈单调变化关系;进一步考查这个频率下b的两个极化分量差△Tb(=Tbv—Tbh)和LWC的关系发现,不同云结构(对流云和层状云)对△Tb-LWC关系影响较小。研究分析表明,6.9GHz的v,h两个通道有可能用于遥感降水云的液水总量。  相似文献   
78.
Fluorine, chlorine, bromine, iodine and sulfur were determined in seventeen geological reference materials after extraction by pyrohydrolysis. Fluorine, Cl and S (as sulfate ions) were determined in the extraction solution by ion chromatography with detection limits of around 0.2 mg l−1. Bromine and I were measured by ICP-MS with detection limits of 1 μg l−1 for Br and 0.1 μg l−1 for I. For rock samples, using normal extraction conditions (500 mg of sample and 100 ml of final solution) detection limits were 40 mg kg−1 for F and Cl, 15 mg kg−1 for S, 0.2 mg kg−1 for Br and 0.02 mg kg−1 for I. These detection limits may be improved by increasing the amount of sample and hence the concentration of the final solution. Water was also determined using an extraction technique based on H2O degassing, reduction on zinc at 1000 °C and H2 manometry. Our results for fluorine, chlorine, sulfur and water ar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literature data. Very few reference materials have recommended values for bromine and especially for iodine. Among the analysed samples, three are new reference materials: BHVO-2, BCR-2 and AGV-2.  相似文献   
79.
The geochemical reference material BHVO-1 was analysed by a variety of techniques over a six year period. These techniques included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mass spectrometry and atomic emission spectroscopy (ICP-MS and ICP-AES, respectively), laser ablation ICP-MS and spark source mass spectroscopy. Inconsistencies between the published consensus values reported by Gladney and Roelandts (1988, Geostandards Newsletter) and the results of our study are noted for Rb, Y, Zr, Pb and Th. The values reported here for Rb, Y, Zr and Pb are generally lower, while Th is higher than the consensus value. This is not an analytical artefact unique to the University of Notre Dame ICP-MS facility, as most of the BHVO-1 analyses reported over the last ten to twenty years are in agreement with our results. We propose new consensus values for each of these elements as follows: Rb = 9.3 ± 0.2 μg g-1 (compared to 11 ± 2 μg g-1), Y = 24.4 ± 1.3 μg g-1 (compared to 27.6 ± 1.7 μg g-1), Zr = 172 ± 10 μg g-1 (compared to 179 ± 21 μg g-1), Pb = 2.2 ± 0.2 μg g-1 (compared to 2.6 ± 0.9 μg g-1) and Th = 1.22 ± 0.02 μg g-1 (compared to 1.08 ± 0.15 μg g-1).  相似文献   
80.
峪耳崖金矿的成矿时代裂变径迹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峪耳崖金矿含矿岩体中的锆石、磷灰石裂变径迹分析,揭示了自中生代燕山期以来峪耳崖地区经历了频繁、多期次的热液活动,且与峪耳崖金矿的形成密切相关。锆石、磷灰石的裂变径迹年龄显示,金矿成矿时代主要为115~200Ma,成矿下限为82Ma。其中,115~190Ma是主要的成矿时期。成矿流体作用遍及整个岩体;流体的运移受到构造制约,具有NE—SW延伸的趋势;成矿流体具深部来源以及在地表水的参与下成矿。峪耳崖金矿的形成,与当时整个中国东部的动力学背景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