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76篇
  免费   769篇
  国内免费   920篇
测绘学   947篇
大气科学   744篇
地球物理   1396篇
地质学   1787篇
海洋学   482篇
天文学   42篇
综合类   404篇
自然地理   363篇
  2024年   41篇
  2023年   52篇
  2022年   155篇
  2021年   184篇
  2020年   208篇
  2019年   270篇
  2018年   173篇
  2017年   213篇
  2016年   198篇
  2015年   244篇
  2014年   325篇
  2013年   323篇
  2012年   373篇
  2011年   361篇
  2010年   288篇
  2009年   279篇
  2008年   280篇
  2007年   337篇
  2006年   289篇
  2005年   265篇
  2004年   213篇
  2003年   177篇
  2002年   131篇
  2001年   127篇
  2000年   104篇
  1999年   103篇
  1998年   65篇
  1997年   64篇
  1996年   61篇
  1995年   38篇
  1994年   47篇
  1993年   53篇
  1992年   32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5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从维护生态平衡与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角度定义了地下水库的调蓄能力,提出地下水库调蓄能力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并在模糊模式识别理论与模型的基础上,去除指标间的相关性,建立一种适合于对多指标体系的地下水库调蓄能力进行综合评价的多层模糊模式识别交叉迭代模型。实例应用表明,该模型具有能同时考虑定性与定量指标,又能将迭代结果与决策者经验知识相结合来确定多指标权重的优点,便于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2.
城市热岛效应监测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城市热岛效应是一种由于城市建筑及人们活动导致的热量在城区空间范围内聚集的现象,是城市气候最明显的特征之一.由于城市热岛影响因素以及相互关系的复杂性,为了精确细致地描述其时空分布,人们采用了多种方法来研究城市热岛现象,主要归纳为:气象站法、定点观测法、运动样带法、遥感测定法以及模拟预测等.最后,认为各种测定方法都存在一定的缺陷,建议多种测定方法综合运用.  相似文献   
63.
盾构法施工的要点是需要在井下布设高精度的控制支导线,当我们根据盾构推进进度对导线接测时,由于观测条件、观测方法、观测仪器基本相同,但观测、的成果往往会存在一定的差异,有时我们无法直接判断成果的正确与否,此时,采用测量平差中的统计检验的方法来分析这些观测数据,可以取得比较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64.
51463迁站后与原站址的气候要素差异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迁站造成气象要素的不连续性,对资料使用带来困难,利用迁站后的对比观测资料,分析气温、风、降水资源的差异发现,季平均气温、最高、最低气温老站址均高于新站址;季平均风速、降水量老站址小于新站性,同时提出了一些差异量,供资料使用者参考。  相似文献   
65.
球状地球体可控深度电法的效应系数可近似地全面表达可控深度电法和各种效应。通过点源二度体的电算模拟实验,证明了该方法在水平柱状体和地下存在电阻率垂直界面的条件下,也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66.
In order to examine the applicability of ground‐shaking mapping techniques to a near‐field earthquake, a peak ground velocity map of the 1995 Hyogo‐ken Nanbu, Japan earthquake computed from seismic zoning methods that consider the effects of geological conditions is compared with the actual observed intensity map. When computing the ground‐shaking map, the site amplification at each site is calculated in terms of the average shear‐wave velocity of the ground estimated from the corresponding geomorphological conditions. This map shows a relatively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observed intensity map. However, the computations provide smaller values for certain disastrous areas of the earthquake, where the effects on ground motion of a deep, irregular underground structure have been reported. The effect of such structures on site response is examined implementing 2D FEM analyses, thereby being also incorporated into the method. Results considering the effect of the irregular underground structure show better agreement with the observed intensity map. Copyright © 2002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67.
杨杰英 《高原地震》2002,14(4):36-41
对2000年1月15日姚安6.5级地震前后云南水汞异常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9个观测台站中,地震前有1个观测台站的水汞出现中期趋势异常,1个台站的水汞出现远震异常,4个台站的水汞出现短期异常,1个台站的水汞出现临震异常。地震前3个月内,水汞短期异常有活跃,平静的过程,在平静中(仅1个台站出现临震异常)发生姚安6.5级地震。姚安地震发生在距出现远震异常的水汞观测台站70km的地方。出现远震异常的水汞观测台站附近,可能是未来强震的发震地区。  相似文献   
68.
Introduction The azimuth and slowness are two major features of seismic signals. The accurate estimation of them is quite important for both phase identification and event location. Generally, there are two types of seismic stations, i.e. 3-component stations (3C) and arrays. To estimate the two direc-tional parameters, the polarization analysis (Jurkevics, 1988) is commonly used for 3C stations and the frequency-wavenumber spectrum analysis ( f-k) (Capon, 1969; Kvaerna, Doornbos, 1986) is …  相似文献   
69.
靳平  潘常洲 《地震学报》2002,24(6):617-626
介绍一种新的适合于地方遥测台网数据处理的方法,估算远震信号到达台站的方位角和慢度.该方法是根据信号在各台站上的到时与台站位置矢量在信号传播方向上的投影之间的相关性的原理.实际分析结果表明,应用该方法对地方台网的记录进行处理时可以准确地计算出信号的方位角和慢度,并能准确快捷地对地方台网记录的远震信号进行解释.   相似文献   
70.
大型维歇特地震仪自德国引进南京地震台已近70年。本文简要叙述了该仪器的性能;并以南京地震台的大型维歇特地震仪的记录为例,介绍了该仪器在300-2000km范围内的记录特征,回顾了该仪器在地震速报中所起的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