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73篇
  免费   421篇
  国内免费   581篇
测绘学   361篇
大气科学   158篇
地球物理   599篇
地质学   1250篇
海洋学   151篇
天文学   47篇
综合类   239篇
自然地理   70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68篇
  2021年   80篇
  2020年   82篇
  2019年   119篇
  2018年   71篇
  2017年   95篇
  2016年   78篇
  2015年   120篇
  2014年   130篇
  2013年   129篇
  2012年   134篇
  2011年   163篇
  2010年   141篇
  2009年   136篇
  2008年   127篇
  2007年   158篇
  2006年   155篇
  2005年   127篇
  2004年   131篇
  2003年   107篇
  2002年   73篇
  2001年   59篇
  2000年   60篇
  1999年   50篇
  1998年   50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75 毫秒
41.
杨杰英 《高原地震》2002,14(4):36-41
对2000年1月15日姚安6.5级地震前后云南水汞异常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9个观测台站中,地震前有1个观测台站的水汞出现中期趋势异常,1个台站的水汞出现远震异常,4个台站的水汞出现短期异常,1个台站的水汞出现临震异常。地震前3个月内,水汞短期异常有活跃,平静的过程,在平静中(仅1个台站出现临震异常)发生姚安6.5级地震。姚安地震发生在距出现远震异常的水汞观测台站70km的地方。出现远震异常的水汞观测台站附近,可能是未来强震的发震地区。  相似文献   
42.
小波分析在声发射资料处理中的初步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声发射数据分析的一些难点,把最近20年发展起来的小波技术引入声发射资料处理中,分析证明结果可靠。它在本中的应用有:(1)提取有效信息。小波强大分解(细化0能力可用来从高口音中找出有效记录,分解合成时可以去掉不理想的通道,使声发射数据更加“规则化”,有望实现到时自动判读。(2)对相互叠加的事件进行有效分离。结合全波记录,可使事件尽可能少丢失,提高声发射数量统计及b值计算等的精度。(3)使成份复杂的声发射波形数据分离成具有单一特征的波,但分解后的波究竟属于P波还是S波,甚至面波,尚难确定。  相似文献   
43.
长江巨洪前期物理因子的配置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冯利华 《地理科学》2002,22(4):504-507
提出了长江巨洪前期物理因子配置的概念,在每一次巨洪发生之前,影响巨洪的主要物理因子之间一般都会表现出相似的特征,即出现一些固有的配置,这些配置正是长江发生巨洪的强信号,对长江巨洪的预测研究具有重要的指示作用。  相似文献   
44.
Parameter identification for lined tunnels in a viscoplastic medium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This paper is dedicated to the identification of constitutive parameters of elasto‐viscoplastic constitutive law from measurements performed on deep underground cavities (typically tunnels). This inverse problem is solved by the minimization of a cost functional of least‐squares type. The exact gradient is computed by the direct differentiation method and the descent is done using the Levenberg–Marquardt algorithm. The method is presented for lined or unlined structures and is applied for an elastoviscoplastic constitutive law of the Perzyna class. Several identification problems are presented in one and two dimensions for different tunnel geometries. The used measurements have been obtained by a preliminary numerical simulation and perturbed with a white noise. The identified responses match the measurements. We also discuss the usage of the sensitivity analysis of the system, provided by the direct differentiation method, for the optimization of in situ monitoring. The sensitivity distribution in space and time assess the location of the measurements points as well as the time of observation needed for reliable identification. Copyright © 2002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45.
图像处理技术在地质灾害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维激光微位移监测技术是一种对地质灾害进行长期监测的新方法。该技术用激光作为光源,用CCD摄像器作为镜头,通过图象采集卡把视频信号采入计算机中,用与该仪器配套的专门软件对采集到的光斑图像进行处理,计算出光斑的三维中心坐标值,把该值和原点坐标值进行比较,就可以算出灾害体滑动的距离。该系统可以对灾害体进行长期、非接触监测,监测时间、监测频率可以任意设定。文章概括介绍该监测的原理,各个组成部分,重点介绍软件部分,即采集的视频信号进入计算机后的图像处理过程和数据库结构。该监测系统已在三块地区试运行了3个月,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46.
地下管线探测工程的资料自动化整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阎金梅 《化工矿产地质》2003,25(4):240-242,250
地下管线探测工程一般分为野外探测和室内资料整理两阶段。内业整理包括成果表的编制、管线综合分布平面图和管线数据库。由于管线探测工程数据多,为了充分利用外业探测成果,应用Visual Basic 6.0(VB6)开发了一套地下管线管理信息系统(UTMIS),该系统实现了地下管线探测工程内业整理的自动化,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数据精确度。  相似文献   
47.
介绍了地震信号传输的常用方式及各自的优缺点,提出了数字遥测地震台网信号传输方式设计的总原则和基本原则。实际应用表明,兰州数字遥测地震台网信号传输方式的是符合要求的,提出的数字遥测地震台网信号传输方式的总原则和基本原则,对数字遥测地震台网建设有直接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48.
影响任何一个地下废物处置场所长期行为的一个重要因素是进入地下废物贮置洞室内的渗流量的大小,预测地下洞室中的渗流量是困难的,特别是当地下废物贮置洞室位于非均质非饱和带中,三维数值模型用于研究地下非均质中非饱和流动及流入地下洞室中的渗流量,讨论了非均质模型与均质模型的比较以及数值剖分尺度对计算结果的影响,进入洞室中的渗漏率随着引入系统中入渗量的增加而增大,选用4个参数来衡量渗流场的非均质程度:(1)介质的平均渗透率K0;(2)Van Genuchten参数α;(3)渗透率空间分布相关尺度;(4)渗透率空间分布变化的标准差σ,根据一个随机实现的渗透率分布,通过改变平均渗透率来研究其对流入洞室中渗透量的影响,对一个固定的入渗率而言,流入洞室中的渗漏率将随着Van Genuchten参数α的减小而减小,模拟结果表明流入洞室的渗漏率与介质的平均渗透率相关,即随平均渗透率的增大,流入洞室的渗漏率亦增大,流入洞室的渗漏率还高度依赖于非均质渗透率场的空间分布相关长度与标准差,一个大的相关长度或高的标准差均能导致流入洞室的渗漏率增大。  相似文献   
49.
基于小波变换的GPS周跳探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概述了GPS周跳产生的原因及其探测周跳的重要性,总结了用来进行检测的常用方法,重点讨论了用小波分析来检查周跳的基本思想。并用实际的工程算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50.
时频测控技术的发展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目前,在所有的物理量中时间与频率标准的物理实现具有最高的准确度和稳定度,它们的发展不但在计量技术中,而且在几乎整个高科技领域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方面的发展一直受到发达国家的高度重视。根据近年来与国外同行的技术交流和了解的情况,对时频测控技术的发展和影响等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