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2篇
  免费   236篇
  国内免费   523篇
测绘学   202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295篇
地质学   1181篇
海洋学   82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102篇
自然地理   54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51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95篇
  2018年   49篇
  2017年   49篇
  2016年   54篇
  2015年   81篇
  2014年   80篇
  2013年   82篇
  2012年   83篇
  2011年   113篇
  2010年   94篇
  2009年   92篇
  2008年   79篇
  2007年   119篇
  2006年   109篇
  2005年   91篇
  2004年   96篇
  2003年   64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38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142.
邢怀学  窦帆帆  葛伟亚  华健  常晓军  蔡小虎 《地质论评》2022,68(1):2022020010-2022020010
地下空间开发地质适宜性三维评价是合理进行地下空间立体化开发、降低开发地质风险的重要手段,也是当前研究热点。作为地质适宜性三维评价全过程的重要一环,科学合理地建立三维评价指标体系是其能否正确开展的前提基础。通过结合杭州城市地下空间开发面临的地质问题,在系统分析各评价指标对地下空间开发建设影响的特征基础上,以三维视角从地层三维结构等多个方面构建完成了一套具有多层次结构的三维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层次分析方法对评价指标进行了目标权重的计算、一致性检验、排序和分析。该指标体系可划分为5个准则层21个指标层,相较于二维评价指标体系,通过融合三维地质模型和三维空间分析方法,使评价过程中能够考虑更多的评价因子,更好地描绘地下复杂的三维地质环境,丰富了三维评价结果的内涵。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的杭州钱江新城二期的三维评价应用成果表明,该指标体系为三维地质模型和三维空间分析方法之间的整合提供了有力的指导,为提升三维尺度下的地下空间开发地质适宜性评价精度和准确性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相似文献   
143.
越来越多的连续墙工程提出了入岩要求,而现阶段广泛使用的连续墙抓斗入岩效率低下,针对这种状况,以抓斗抓取地层的特点为出发点,对其现阶段在岩石地层抓取效率低下的原因进行分析,然后以岩石破碎学为理论支撑,从抓斗自重、油缸闭合力、斗齿布置规格以及抓取方式等方面着手,提出了若干可用于提高抓斗入岩效率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44.
杜魁  余小国  岳丽娜  李超 《探矿工程》2015,42(12):28-33
以武汉钰龙金融广场超深基坑工程为实例,在结合常用的深基坑设计方案的基础上分别从基坑总体设计方案选定、基坑围护体系选定和设计、支撑体系选定、基坑降水选定、土方开挖方案选型和换撑方案的选定等方面进行探讨,并确定最终的基坑工程设计方案选型,即地下连续墙围护+3道内支撑+管井降水处理承压水的支护方案。  相似文献   
145.
丁跃军 《探矿工程》2015,42(4):76-78
四川省武都水库右岸EL574 m灌浆平洞揭露出厚度2.3~9.8 m的粉细砂层,普通水泥高压灌浆无法形成可靠的防渗帷幕。采用高压旋喷、湿磨细水泥、化学灌浆的组合处理方式,取得了较好的施工效果。通过钻孔压水、大功率声波CT、单孔声波、钻孔全景数字成像等方法检测,表明达到了设计防渗要求。  相似文献   
146.
网络并行电法是以分布式并行智能电极电位差信号采集方法为技术核心支撑的直流电法,其数据采集模拟地震勘探方式进行,与常规电法每次供电只能采得一个测点数据不同,并行电法每次供电可同时获得多个测点数据,是一种全电场观测技术。运用两种方法对龙岩市新罗区大弯煤矿和武平荧石矿进行超前探测试验对比研究,并经实际巷道掘进揭露验证,表明网络并行电法技术较传统电法技术效果更好,效率更高。  相似文献   
147.
王伟  宋婉虹 《江苏地质》2015,39(1):105-110
示踪试验是客观认识地下河管道空间结构的有效手段之一,其成果可成为地下河开发利用的重要依据。通过对以食盐为示踪剂,以摩尔法为检测方法得出的巨木地下河出口水质中Cl#体积质量历时曲线的分析,认为该地下河具多支、网络状特点,系统内含水介质以管道、廊道、裂隙及溶潭的组合为特征,具有较强的调蓄能力,具备筑坝成库条件。  相似文献   
148.
总结了杭州市城市地下管线共享平台建设取得的进展和创新点,并尝试探索未来杭州城市地下管线信息化发展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强调城市地下管线信息共享与服务将是未来杭州市城市地下管线信息化工作的两大主题。  相似文献   
149.
介绍了利用VB6.0开发地下管线数据处理程序的关键技术及设计综合表的思路,实现了地下管线普查表格的自动生成,使得工作效率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50.
FME由加拿大Safe Software公司推出,它作为空间数据共享及转换的辅助工具,通过基于语义的转换能实现上百种数据的转换,并且转换过程中不产生新的公共数据,两两转换,通过重构数据实体,保持了图形与属性的一致。针对分幅地下管线数据的内容及特点,结合FME ETL实现管线数据的快速入库,避免了复杂的程序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