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2篇
  免费   236篇
  国内免费   523篇
测绘学   202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295篇
地质学   1181篇
海洋学   82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102篇
自然地理   54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51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95篇
  2018年   49篇
  2017年   49篇
  2016年   54篇
  2015年   81篇
  2014年   80篇
  2013年   82篇
  2012年   83篇
  2011年   113篇
  2010年   94篇
  2009年   92篇
  2008年   79篇
  2007年   119篇
  2006年   109篇
  2005年   91篇
  2004年   96篇
  2003年   64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38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1.
利用GDS空心圆柱仪进行了一系列主应力方向角?d变化的轴向、扭转、内压和外压四向耦合不排水循环剪切试验。在均等固结条件下,着重研究了循环加载方向角?d0对饱和粉土动力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饱和粉土的双规准化孔压发展模式与?d0无关,但受循环应力比CSR的影响;广义剪应变的发展模式不受?d0的影响。在循环剪切过程中,循环加载方向的变化对粉土的不排水动强度有显著影响,饱和粉土的动强度CRR随着?d0的增大呈现出先减小后增大的变化趋势,且当?d0=45°时CRR最小。同时,建立了反映?d0与CSR影响的孔压、变形的模型,并给出了相应的动强度表达式。  相似文献   
912.
崔臻  盛谦  冷先伦  罗庆姿 《岩土力学》2018,39(5):1811-1824
为了评价在层间错动带C2影响下白鹤滩地下洞室群尾调室在地震作用下的稳定性,针对其在试验中表现出来的明显的延性及法向荷载依赖性等特征,一种非线性的连续屈服(CY)模型被采用,用来描述层间错动带在静力以及地震动力作用下的复杂力学特性。在CY模型中,非连续面的变形特性采用幂函数形式表述,并且考虑了剪切破坏过程中强度的渐进性破坏。CY模型预测的C2错动带的力学行为与试验获取的结果相比较差异非常小,证明了CY模型在静力作用下的适用性。基于位移非连续假设的应力波透射理论被用来论证CY模型在动态作用下的适用性,同时将结果与线性结构面本构模型的结果进行了对比。比较结果表明,CY模型预测的规律与已有文献利用其他非线性模型得到的结论基本相同,并优于线性本构模型,理论结果在数值软件中得到了验证。3条地震波在经过特殊的反应谱匹配处理后,对白鹤滩地下洞室左岸1#尾调室进行了地震动力响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C2错动带在地震作用下对尾调室的变形及稳定性有明显的控制作用。地震作用下洞室整体运动趋势以刚体位移为主,岩体间相对变形为辅。相对变形中,错动带C2的相对变形占据了较大的成分。C2的相对变形以接触面上下盘的切向错动变形为主,主要发生部位为洞室顺C2走向的部位;结构面上、下盘法向变形为辅,主要发生在洞室顺C2倾向部位。通过超载法,获取了洞室的地震动力安全裕度。当超载系数从2增加到3时,C2的剪切变形、洞室的塑性区指标均剧烈增加,显示洞室的安全裕度大约在2~3之间,即洞室最大可抗拒峰值加速度为438g~657g的地震动作用。研究结论可供地下洞室的抗震设计与分析参考。  相似文献   
913.
基于Oralce Spatial的综合管线数据库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分析了原有地下管线数据存储方法的不足以及使用Oracle Spatial存储地理数据的优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Oralce Spatial的地下综合管线数据库的设计模型,并针对在Spatial中保存地图符号属性的不足,提出了改进方法。  相似文献   
914.
基于管理的地下管线数据结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普遍采用的“两点—线”的数据组织方式的优缺点,探讨一种基于管理的数据组织方式,以提高系统运行效率,并使地下管线信息系统更好地满足实际使用的需要。  相似文献   
915.
甘肃天水强震多发区中地壳低速高导体的成因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施锦  刘耀炜  高安泰 《地震研究》2004,27(4):318-321
根据现有研究资料,应用ANSYS有限元软件,推算了天水强震多发区历史地壳温度场结构,研究了中地壳低速高导体的成因。认为中下地壳含水岩石高温脱水反应及重力分异、流体向上运移,是该地区中地壳低速高导体形成的可能原因。  相似文献   
916.
基于MapObjects控件的地下管线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从控件技术出发,介绍了建立对象链接与嵌入(OLE)技术基础上的GIS控件MapObjects的运行机制,分析了使用MapObjects控件开发地下管线信息管理系统的原理与步骤,并对开发中的一些具体问题进行了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917.
云南开远南洞暗河系统生态环境地质管理保护区划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南洞暗河系统生态环境地质现状特征人手,根据暗河系统水文地质条件、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和由人类活动带来的对地下水环境影响的不同。以地表水和地下水的转化、自净能力及含水层环境容量等为依据,并综合考虑区内工农业布局、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等多种因素,从科学管理的角度,将南洞暗河系统划分为三级水资源管理保护区,使暗河水资源管理更科学合理,真正做到“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充分发挥其应有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918.
太平庄观测井地下流体动态综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太平庄观测井是一口有十几年观测资料并有几次较好震例的综合观测井。近年来 ,由于地下水的大量开采 ,使得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 ,尤其是观测井周围地热的开采 ,对太平庄观测井的正常动态影响较大。文中结合往年较正常的动态特征和地质构造等 ,分析了太平庄观测井的水位、水温、逸出气和断层气等的年动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 :水位、水温的变化规律受观测井水位补给区降雨量的影响 ,水温还受当地降雨量的影响 ,特别是太平庄观测井周围新井的抽水对水温、水位、逸出气均有一定影响。由于观测井受诸多因素的影响 ,导致太平庄观测井的观测资料不能按往年的变化规律进行动态分析。在排除了降雨和人为的干扰因素外 ,太平庄观测井的资料动态趋势还可用于首都圈的震情预测  相似文献   
919.
华北地区地下流体中期和转折型短期异常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结合观测井孔的水文地质条件、大气降水资料 ,深入剖析了华北地区水位、水氡的中期和转折型短期异常变化的直接原因 ,认为水位异常是由于降水量的增大与减少造成的 ,其形成机制主要为降水渗入补给 ;水氡异常的形成原因主要为降水渗入 -混合机制。进而提出“深浅构造的互动作用” ,用以解释流体异常与地震的关系 ,其论点是 :降水、地下水变化可诱发 (活化 )浅层的构造变动 ,而浅层构造活动又引发深部构造活动和地震的发生 ;反之 ,深部构造的活动和地震的孕育 ,使浅层岩石的应力增强 ,在降水、地下水的诱发作用下 ,可导致浅层的构造活动。降水引起的地下水异常是一种广义的地震前兆  相似文献   
920.
建筑物的地震安全性是城市规划和建设过程首先要回答的问题。我国城市地震安全性评价的方法理论多针对地上建筑物,而对地下空间的地震安全性研究较为薄弱,严重滞后于城市发展对地下空间的需求。活断层是诱发地震、导致建筑物破坏的的直接因素。考虑到空间关系上,地下空间与断层之间的交互关系为相交或相离。因此,本文将地下空间分为两类:与断层相交的地下空间称为跨断层地下空间,远离断层的地下空间称为远离断层地下空间。本文尝试将断裂带同震地表破裂、地震峰值加速度、地震烈度等地表地震安全性评价考量的要素与地下空间埋藏深度建立联系,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基于震害统计的地下空间地震安全性评价方法。最后,本文选取地下空间利用需求较高的深圳和北京地区为实例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