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32篇
  免费   703篇
  国内免费   1733篇
测绘学   19篇
大气科学   4篇
地球物理   76篇
地质学   5636篇
海洋学   23篇
天文学   6篇
综合类   189篇
自然地理   15篇
  2024年   40篇
  2023年   121篇
  2022年   177篇
  2021年   203篇
  2020年   202篇
  2019年   240篇
  2018年   181篇
  2017年   237篇
  2016年   274篇
  2015年   249篇
  2014年   320篇
  2013年   232篇
  2012年   335篇
  2011年   276篇
  2010年   272篇
  2009年   209篇
  2008年   149篇
  2007年   217篇
  2006年   223篇
  2005年   166篇
  2004年   200篇
  2003年   179篇
  2002年   169篇
  2001年   128篇
  2000年   158篇
  1999年   148篇
  1998年   116篇
  1997年   102篇
  1996年   97篇
  1995年   77篇
  1994年   60篇
  1993年   45篇
  1992年   52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51.
新疆十红滩砂岩型铀矿床基本特征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29,自引:9,他引:29  
权志高  李占双 《地质论评》2002,48(4):430-436
新疆十红滩铀矿床是中国近年发现的层间氧化带型砂岩铀矿床。该矿床位于吐鲁番—哈密盆地西南部的艾丁湖斜坡带西侧,赋矿地层为中侏罗统西山窑组辫状河—曲流河相的含煤碎屑岩系;矿体严格受发育于河道砂体中的层间氧化带前锋线控制,矿体形态呈卷状或板状;含矿岩石主要为灰—深灰色疏松和次疏松细—粗粒长石石英砂岩,铀主要以吸附形式存在;全岩Pb同位素测定的主成矿年龄为24 Ma。研究认为:晚侏罗世后,持续干热气候条件下,层间氧化带的充分发育,高含氧水在富铀地层砂体中持续向前运移,在富还原剂地球化学障形成铀沉淀富集,是该铀矿床的成因。  相似文献   
52.
东天山晚古生代内生金属矿床成矿系列和成矿规律   总被引:12,自引:8,他引:12  
东天山造山带是我国重要的金铜矿产富集区之一,通过初步研究,按照成矿系列的学术思想将区内金属矿床划分为6个矿床成矿亚系列,并对每个成矿亚系列形成的构造环境和主要地质作用进行了简要论述,进而探讨了该地区区域成矿规律与构造演化的关系,总结了该地区构造活动的时-空演化导致该地区独具特色的内生金属矿床侧向分带现象。  相似文献   
53.
土壤离子电导率测量是隐伏金属矿床、贵金属矿床普查找矿的重要技术方法,本研究应用该方法对隐伏可地浸砂岩铀矿进行普查找矿实验研究。实验表明,本区土壤离子电导率背景值为22.91μs/cm,异常平均值为513.96μs/cm,最高异常值达1349.30μs/cm。它可以圈定舌状蚀变砂岩体与未蚀变砂岩的接触边界,从而可以圈定隐伏砂岩铀矿的产出位置,是隐伏可地浸砂岩铀矿普查找矿的既经济又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4.
成矿系统与矿化网络研究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成矿系统研究体现了系统观和历史观的结合,是现代矿床学的一个发展趋势,本文简要总结了成矿系统及演化论的几个要点,即(1)按构造动力体制划分成矿系统大类;(2)我因耦合,临界转换的成矿作用机理;(3)矿床系列和异常系列构成的矿化网络;(4)矿床形成-变化-保存的演变过程,在此基础上,作者提出矿化网络是在一个成矿系统中形成的诸类矿床和相关异常的时空分布和结构,它是成矿系统的具体内容的表达。对成矿系统的深入研究应从矿化网络入手,着重在以下几个方面;(1)各类矿床的发育程度;(3)各类矿床的空间关系;(3)各类矿床的时间关系;(4)各类矿床的成因联系;(5)各类矿床被改造的情况。这些都是矿床学和找矿预测研究的基础内容。  相似文献   
55.
秦岭若干重要类型金矿床成矿地质条件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秦岭金矿区域成矿地质条件研究取得的进展 :八卦庙矿区发育有条带状的热水沉积岩 ,金矿床类型属于热水沉积韧性剪切带改造型 ,矿化类型为细脉浸染型 ;马鞍桥金矿的成矿大地构造环境属于华北板块南缘 ,含矿岩系为早古生代的深水斜坡浊积岩相 ,矿区的“浅色岩相”系变质成因 ;煎茶岭金矿属构造蚀变岩型金矿 ,而非超基性岩浆热液型金矿。以上研究为秦岭地区金矿找矿指出了新方向和新类型  相似文献   
56.
得尔布干成矿带中段八大关——新峰山成矿地质条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得尔布干成矿带中段八大关—新峰山地区断裂构造发育 ,北东向得尔布干深大断裂是重要的控岩控矿构造。与成矿有关岩浆岩主要为燕山期的中性—中酸性侵入岩及次火山岩。赋矿层位主要有上库力组、塔木兰沟组及谢尔塔拉组。在分析典型矿床的成矿地质特征基础上 ,进一步指出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57.
本文根据北山地区区域地质背景、成矿地质条件及矿产分布特征,对北山地区初步划分出几个重点成矿远景区,建议作为今后进行区域固体矿产资源潜力评价的方向。  相似文献   
58.
Four sediment cores from the Polar frontal zone and the Antarctic zone in the Indian sector of the Southern Ocean present an increase of authigenic uranium during glacial periods. We show that this increase in uranium is due to a combination of (i) an increase in the lateral transport of organic matter, (ii) a decrease in the oxygen in deep waters, and (iii) a process of diagenesis. It appears that uranium concentration cannot be used as a proxy of palaeoproductivity in the Southern Ocean, as previously suggested by Kumar et al. in 1995. To cite this article: L. Dezileau et al., C. R. Geoscience 334 (2002) 1039–1046.  相似文献   
59.
黄美 《福建地质》2003,22(3):131-139
通过对建宁黄埠地区金矿地质特征、矿化特点、成矿地质规律的研究,认为该区成矿年龄为91Ma,提出了北西西向碎裂带为主要的含矿构造,并指出该区具有较好的找金远景。  相似文献   
60.
文章首次对蒙甘新相邻(北山)地区各类金、铜和铜—镍矿床(点)地质特征、成因类型和空间分布特点进行了系统总结,论证了金、铜和铜—镍成矿作用与古生代岩浆活动的关系,对区域地壳演化过程中金、铜和铜—镍成矿的动力学机制进行了深入讨论。研究结果表明,该区的金矿床(点)大体可划分为变质岩型、火山岩型、斑岩型和深成侵入岩型;铜矿床(点)有斑岩型、夕卡岩型和铜—镍硫化物型。金和铜矿床(点)大都沿古板块汇聚带分布,与海西期火成岩具密切的时空分布关系,它们是古板块对接碰撞期和碰撞期后大规模构造—岩浆活动的产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