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5篇
  免费   246篇
  国内免费   202篇
测绘学   57篇
大气科学   36篇
地球物理   29篇
地质学   801篇
海洋学   156篇
综合类   206篇
自然地理   358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63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71篇
  2011年   74篇
  2010年   72篇
  2009年   90篇
  2008年   88篇
  2007年   79篇
  2006年   85篇
  2005年   77篇
  2004年   70篇
  2003年   77篇
  2002年   55篇
  2001年   64篇
  2000年   60篇
  1999年   51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40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2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5 毫秒
941.
西藏土地利用综合分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西藏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出发,开展西藏土地利用综合分区研究.依据2004年西藏土地利用数据,在全面分析西藏土地利用结构类型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结合地域一致性,建立土地利用结构、经济指标体系,运用多元统计软件SPSS的系统聚类分析法,将西藏土地利用划分为藏中综合发展区、藏东农林牧区、藏南农牧区和藏北牧区,并综合分析评述了各分区土地利用现状、经济发展特征及土地利用功能与方向.  相似文献   
942.
城市垃圾填埋场甲烷资源量与利用前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魏宁  李小春  王燕  谷志孟 《岩土力学》2009,30(6):1687-1692
垃圾填埋气的主要成分为CH4、CO2等气体,可严重污染大气、地下水和生态环境,并对全球气候变暖产生一定的影响;同时填埋气也是一种清洁可再生能源和资源,回收和利用垃圾填埋气可实现环境、安全、能源、资源、经济多重效益。目前,垃圾填埋气的利用主要为甲烷利用。本文介绍了填埋气中甲烷资源量的计算方法,采用一阶动力模型对国内城市垃圾填埋气中的甲烷排放量进行了计算和预测,获得了城市生活垃圾填埋气中甲烷的资源量的范围,并分析了国内垃圾填埋气排放的特点和趋势以及国内外对填埋气利用的途径、方法及效果。结合清洁发展机制(CDM)项目和国情分析了垃圾填埋气的利用前景,并提出了填埋气回收利用的主要问题和建议,为国内城市生活垃圾填埋气的利用提供了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943.
吉林省太阳辐射变化规律及太阳能资源利用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揭示吉林省的太阳能资源变化规律,利用线性回归分析、线性相关分析及M-K检验法对吉林省长春、延吉两个气象站点1960年以来的太阳总辐射资料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吉林省的年平均太阳总辐射为4787.4 MJ/㎡•a,夏季太阳总辐射最大,春季次之,冬季最小。吉林省年平均太阳总辐射在波动中下降,且下降趋势不显著,20世纪60年代太阳总辐射较高,80年代达到最低值,90年代以后小幅度回升。春、秋、冬三季的太阳总辐射呈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冬季的下降趋势显著,夏季呈显著增加。吉林省年日照时数在空间分布上呈现出由西向东逐渐减少的地域分布差异;而在时间上也呈现出由春季到冬季依次减少的分布特征。吉林省的太阳能资源总量丰富,变化趋势不显著,这对于吉林省利用太阳能资源是十分有利的。  相似文献   
944.
文章首先阐述了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能力的内涵,之后概括了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能力的评价原则,在此基础上运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方法对东北三省34个地级市的土地可持续利用能力进行了评价。对评价结果分析后发现,东北三省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能力呈现出明显的由南向北递减、以哈大线为中线呈“凸”字型空间格局和由沿海向内陆圈层递减等地域分异特征。  相似文献   
945.
山东半岛沿岸海域陆海相互作用强烈,有着复杂水动力环境的同时也是我国重要的渔业资源区和水产养殖区,针对其DO时空变化特征及影响机制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2015—2017年期间的监测数据,研究了山东半岛东部近海海水溶解氧的时空变化特征,并结合实测的温度、盐度、pH数据探究其影响机制。结果表明:表、底层溶解氧的空间分布形态基本一致,水平上呈现出北高南低、外海高近岸低、湾内低于湾外的块状分布特点,垂向上表层高于底层。在监测期间内,溶解氧的季节变化规律为春季最高,夏季最低,具体表现为3月>5月>10月>8月,乳山湾等海湾处的季节波动较大;表底层溶解氧的年际变化略有不同,但均趋于稳定,靖海湾和五垒岛湾近海溶解氧的年际变化显著。表观耗氧量在整个研究阶段的均值为–0.33 mg/L,呈现出基本平衡状态,但乳山湾沿岸海域受到陆源输入有机物的显著影响,贫氧状况频发。监测期间,溶解氧与海水温度呈显著负相关,两者相关系数高达–0.95,其中成山头至石岛海域的溶解氧浓度高值区与当地的低温海水相对应;盐度对溶解氧的影响则相对较弱;有机污染物的聚集常造成乳山湾近岸海域的pH异常,其大量耗氧是导致当地为溶解氧浓度低值区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946.
高竹军  王东  李忠东  杨金山  胡健  彭相荣 《地质论评》2024,70(3):2024030003-2024030003
基于对稻城县地质遗迹调查的最新数据和对前期调查成果的梳理, 按照调查规范将稻城县的地质遗迹划分为3大类、8类、17亚类, 主要类型为冰川地貌、水体地貌、岩土体地貌和构造剖面。研究认为该地区地质遗迹分布:① 受控于地层、构造的影响, 以各类地貌景观为特点, 呈“线状”、“集聚性”分布; ② 受“南北高中间低”地貌格局的影响, 地质遗迹的分布受海拔控制十分明显, 各类峡谷形态和冰川地貌均有分布。根据地质遗迹不同属性及组合特征, 提出了加强地质文化多元融合、合理规划地质旅游产品、创新科普宣传方式和注重各类品牌申创的保护利用思路, 从而为稻城地质遗迹开发和旅游发展提供引导。  相似文献   
947.
948.
樊琦 《地质与资源》2007,16(2):145-149
从伦理与经济两方面分析了绿色资源开发利用模式的价值;分析了实施绿色资源开发利用模式的内在矛盾;指出了代际公平观是实施绿色资源开发利用模式的伦理基础,同时市场与政府对绿色资源开发利用的激励及资源开发利用产业系统内部的激励相容是实施绿色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要推动力;利用博弈论的基本方法优化了市场、政府及资源开发利用团队内部的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949.
为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强山东省古生物化石保护与开发利用,山东省地质科学实验研究院通过全面收集资料和野外调查,在对全省古生物化石资源分布范围、赋存层位、化石类型及保护现状等方面全面了解的基础上,根据古生物化石不同门类及赋存的地质条件、不同产地及保护区级别进行了古生物化石保护可行性研究,并对古生物化石保护工作进行了统筹规划,以使山东省古生物化石资源得到切实有效的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推动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50.
郑炳霖  傅玉琴 《福建地质》1999,18(2):108-112
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矿业开发中面临的现实问题是由此引起的环境污染和地质灾害的不断发生。在分析环境的有效保护以实现福建省矿产资源持续性发展的基础上,讨论了我省矿产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并指出了矿山开发过程中存在的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及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