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65篇
  免费   744篇
  国内免费   941篇
测绘学   689篇
大气科学   838篇
地球物理   1097篇
地质学   1614篇
海洋学   785篇
天文学   17篇
综合类   436篇
自然地理   1274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57篇
  2022年   186篇
  2021年   241篇
  2020年   241篇
  2019年   292篇
  2018年   223篇
  2017年   244篇
  2016年   229篇
  2015年   256篇
  2014年   297篇
  2013年   409篇
  2012年   289篇
  2011年   296篇
  2010年   250篇
  2009年   297篇
  2008年   281篇
  2007年   332篇
  2006年   284篇
  2005年   240篇
  2004年   266篇
  2003年   188篇
  2002年   182篇
  2001年   158篇
  2000年   128篇
  1999年   108篇
  1998年   109篇
  1997年   98篇
  1996年   97篇
  1995年   73篇
  1994年   83篇
  1993年   61篇
  1992年   56篇
  1991年   31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29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6篇
  1981年   5篇
  1978年   3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CHRIS/PROBA高光谱数据的预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CHRIS/PROBA高光谱遥感数据的特点,对CHRIS影像进行去条带处理、辐射校正、大气校正等预处理,获得较好质量的影像,为影像的进一步分析和实际应用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82.
斜坡非饱和带低渗透岩石结构体风化前锋扩展过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则民 《地学前缘》2008,15(4):258-268
非饱和带低渗透岩石结构体风化前锋扩展是斜坡灾害孕育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之一。到目前为止,化学风化领域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高水-岩比的饱和环境下单矿物及矿物成分单一的碳酸盐岩的风化动力学方面,非饱和环境下的岩石风化研究还主要限于风化产物的特性描述方面。斜坡非饱和带低渗透岩石结构体风化前锋扩展是一种高度复杂的THMC过程。由于在溶解对象、溶解液及溶解过程的水动力-水化学环境等方面存在的显著差异,既有的地质材料风化动力学成果为探索这一复杂过程提供了理论储备,但还不能阐明其核心机理。斜坡非饱和带低渗透岩石结构体风化前锋的扩展过程研究不仅可以加深人们对斜坡灾害孕育的理解,为灾害预报-预警及其控制提供理论依据,同时可以促进岩石-岩体力学及浅表生水文地球化学等相关学科的交叉与发展。  相似文献   
83.
跨带土地利用规划图的编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县级土地利用规划用图中,常涉及到跨投影带的地图拼接问题,一般使用邻带转换法实现跨带区域的地图显示,该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存在面积和角度变形相对较大的不足.本文采用自定义中央经线的投影转带方法,经过高斯投影变换,较好地解决了县域范围的跨带拼接显示并有效控制了相关变形.  相似文献   
84.
根据植被指数估算植被覆盖度的原理,以混合像元线性分解模型两个重要参数为基础,建立基于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进行估算植被覆盖度模型是研究区域植被覆盖度的一种重要方法.本文以广州市花都区为实验区,利用ASTER高光谱影像对此方法进行验证性分析,实验结果表明:用该方法提取ASTER影像的植被覆盖度具有较好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5.
在高光谱数据模式分解方法(PDM)的基础上,建立了一种新的植被指数(VIPD)。根据地面植被光合成实验,建立了有效光合成曲线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遥感估算模型,利用2001年各月份的MODIS影像数据,估算得到纪伊半岛地区的各类NPP。研究发现,该地区的温带常绿林NPP年均值与2001年IPCC调查报告和地面实测得到的估算值在误差范围内一致。实验证明,该光合成曲线NPP估算模型能够有效地利用高光谱数据,且能较好地应用于温带植被研究。  相似文献   
86.
The study area is the South Tatarstan Arch located in the Volgo-Ural Region, which is an enigmatic crustal segment occupying one third of the East European Platform. Monitoring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fluid discharge processes are still active and time-dependent. This paper presents an integrated review of the geological, geophysical, hydrochemical and geochemical studies of the crystalline basement of Tatarstan. These studies are based on the stratigraphic and compositional schemes within the crystalline basement, the drilling of deep wells, the geodynamic activity of the fractured zones of the crystalline basement and the presence of fluids therein. Furthermore, the changes in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the basement waters are taken into account.  相似文献   
87.
鄂尔多斯高原植被生态分区及其水文地质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保护生态环境是鄂尔多斯高原地下水可持续开发利用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查清植被生态群落分布特征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植被演替的自然驱动因素,将鄂尔多斯高原的植被生态划分为基岩台地植被生态水文地质区、沙盖基岩植被生态水文地质区、沙地植被生态水文地质区和滩地植被生态水文地质区。结果表明,气象和地形地貌控制着区内植被生态的总体分布格局,包气带和地下水因素控制着植被生态的演替,沙地植被生态和滩地植被生态的生长发育与地下水关系密切,是地下水开发时保护植被生态的靶区。  相似文献   
88.
The abundance of different size classes of perch and roach in the littoral zone of Lake Geneva was compared between submerged aquatic vegetation and unvegetated zones. Samples were taken with gillnets during four periods between June and October 1993. During the vegetation period (June to September), perch 9 cm and roach 10 cm were more abundant in vegetation whereas roach > 20 cm were more abundant in open water. Perch larger than 18 cm and medium roach were equally distributed in both habitats whatever the period, whereas medium perch distribution fluctuated according to the period. In October, after the decline of the vegetation, no more differences in fish distribution were observed except for small roach, which were always more abundant in the vegetated sites.  相似文献   
89.
不均匀植被分布对地表面和大气边界层影响的数值试验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季劲钧  苗曼倩 《大气科学》1994,18(3):293-302
研究陆地与大气间相互作用的方法之一是建立联系地表面层与大气间各种过程的数值模式进行模拟。本文是建立一个陆面过程与二维大气边界层相耦合的模式,耦合模式中包含了发生在大气边界层、植被冠层和土壤表层各种动力、热力和水文过程。运用这一模式模拟了荒漠环境中一片绿洲的不均匀地表面形成的局地气候。由于绿洲植被与周围荒漠有着显著不同的水份与能量平衡关系,使绿洲表面与边界层较四周荒漠冷而湿,并形成了相应的局地环流,即所谓“绿洲效应”。试验结果表明,模拟的气候状况与观测现象是一致的。模式可以用于陆气相互作用的研究。  相似文献   
90.
A three-dimensional ultrasonic modelling was used to study the Rayleigh waves reflected from a thin low velocity vertical layer and those transmitted through the same zone. The reflection and transmission coefficients of the Rayleigh waves have been calculated by an approximate method based on the Green function technique. Nonrigid contact boundary conditions were used for the low velocity layer modelling. A rather good correspondence between the theoretical and experimental absolute values of the reflection and the transmission coefficients was obtained. Some discrepancies between experimental and theoretical results, in particular with regard to phase shifts, may be explained by a certain inadequacy of the theoretical model to the low velocity layer investigated by the ultrasonic modellin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