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3篇
  免费   183篇
  国内免费   218篇
测绘学   24篇
大气科学   67篇
地球物理   431篇
地质学   621篇
海洋学   121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36篇
自然地理   4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42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63篇
  2012年   66篇
  2011年   65篇
  2010年   64篇
  2009年   75篇
  2008年   81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89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57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38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01.
清江画面石是近二十年来出现的一种新的观赏石石种,原石主要为中泥盆统云台观组灰白色石英砂岩.清江画面石具有观赏价值的关键因素是构成画面的各类图案.本文将画面石图案的纹理类型划分为三种类型——线型、条带型和梳型,并对每种类型进行了详细描述.在野外调查基础上,通过岩石特征、微观结构构造、地球化学特征等综合对比分析,对三种类型的清江画面石图案的地质成因进行初步讨论,认为线型(即裂隙)的形成可能与燕山期或之后区域构造活动有关,条带型(即层理)形成于泥盆纪的原生沉积构造,而梳型则可能是由于外来物质在成岩期后沿着层理面或纹层面向下渗流而成,推测形成于燕山期之前,但需进一步研究确定.三种图案中的不同颜色,是由含有铁锰质氧化物的地下水或地表径流水等沿裂隙、层理面或渗流面浸染或部分交代填隙物而成,在现代河流下切作用下,崩落入水,经过流水搬运、冲刷,最终形成了清江画面石.  相似文献   
102.
Cosmogenic isotope (10Be and 26Al) surface exposure dating has been applied to valley‐axis and hillslope stone runs (relict periglacial block streams) and their source outcrops in the Falkland Islands, South Atlantic. The data indicate that stone runs are considerably older landforms than previously envisaged and afford no evidence that they are a product of the Last Glacial Maximum; the samples range in apparent 10Be age from 42k to 731k yr BP, but some of these are minima.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valley‐axis stone runs may be up to 700–800k yr old, have simple exposure histories and are composite landforms that developed over several cold stages. Analyses of some hillslope and outcrop samples also demonstrate simple exposure histories with 10Be ages from 42k to 658k yr BP. In contrast, isotopic ratios from other hillslope and outcrop samples reveal they have had a complex exposure history involving periods of burial or shielding; the samples range in 10Be age from 59k to 569k yr BP and these are regarded as minimum age estimates. Larger stone runs may be older than smaller runs and there is a possibility that stone runs older than 800k yr exist in other parts of the Falklands. The assertion that glaciation in the Falklands was restricted to the highest uplands is supported by the data, and the potential for age determination of other boulder‐strewn and bedrock landforms, using cosmogenic isotope analysis, in order to extend the geochronology of Quaternary events and processes is noted. Copyright © 2008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103.
本文用法分析了集中质量对悬臂的Leipholz杆的失稳形式及临界载荷的影响,得出了一些有用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4.
基于无砟轨道基床表层水力损伤病害产生机制,提出一种在基床表层上设置聚氨酯碎石防水联结层的水力损伤控制措施。通过建立级配碎石组(J-0)、透水型聚氨酯碎石组(J-5)及致密型聚氨酯碎石组(J-10)3组试验模型,研究聚氨酯碎石防水联结层的静动力特性、疲劳特性与防水特性。结果表明:静力加卸载作用下,J-10残余应变为2.6×10–6,最大位移约为1.0 mm,与下部基床表层级配碎石层变形适应性良好,耗能效果明显,在列车动力荷载水平作用下,可减小基床表层动变形与动应力幅值,增大动应力扩散范围;在长期动力循环荷载作用下,J-0与J-5在注水后结构层动力响应显著增大,而J-10动力响应在加载次数1~2万次后基本保持稳定;试验过程中J-10能够有效防止水分进入基床表层级配碎石层,而J-0与J-5水分不断下渗,引起级配碎石细颗粒损失。研究成果对整治多雨地区无砟轨道基床表层水力损伤病害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5.
为研究石材幕墙的抗震性能和破坏特征,以阿尔及利亚大清真寺南区石材幕墙工程为背景,设计了两组1:1振动台试验模型,通过振动台试验研究总结出了石材幕墙结构的地震响应特性,在此基础上,给出了石材幕墙结构动力特性简化模型,并通过引入相应的质量修正系数,得到震损石材幕墙结构自振频率计算公式。研究表明:结构自振频率在挂件和石材出现松动与损伤后逐渐降低;石材加速度响应受挂件位置和尺寸影响较大;石材与挂件之间的间隙增大了石材的加速度响应,但同时也减小了挂件的内力需求。  相似文献   
106.
由于方钢管对混凝土约束作用较弱,地震作用下方钢管混凝土柱底部钢管易出现屈曲,因此本文提出一种新型内约束方钢管混凝土柱。基于ABAQUS有限元软件,本文采用合理的材料本构模型建立内约束方钢管混凝土柱三维实体精细有限元模型,该模型能准确反应钢管、混凝土以及拉筋之间的相互作用,又能反应拟静力作用下混凝土的塑性损伤和钢材的循环硬化规律。有限元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首先,在此基础上笔选出最佳内约束形式,对拉箍筋方钢管混凝土柱的抗震性能明显优于圆环箍筋;其次,提出在不同轴压比下内约束方钢管混凝土柱的焊接拉筋最佳布置长度和合理体积配箍率;再次,探讨不同参数对内约束方钢管混凝土柱滞回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截面含钢率和长细比能有效改善组合柱的极限承载力,而轴压比在一定范围内有利于能提高柱的承载力;最后,讨论了约束措施对内约束方钢管混凝土柱耗能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7.
为保护地震作用下历史遗迹帕特农神庙多鼓石柱,提出将破损的石鼓替换为填充颗粒的空鼓,以减轻多鼓石柱动力响应。本文基于PFC3D与FLAC3D软件,实现了离散-有限耦合作用,模拟了附有颗粒阻尼器帕特农神庙多鼓型石柱,研究了颗粒阻尼器对帕特农神庙石柱的减震效果,并分析地震强度、频率、阻尼器位置等因素对减震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将颗粒阻尼器替换破损的空鼓,PFC3D与FLAC3D耦合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基本一致,减震效果显著,说明耦合分析方法研究颗粒阻尼器抗震性能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地震强度不同时,分层颗粒阻尼器仍可较好地耗散能量;颗粒阻尼器对结构的减震性能受激励频率的影响显著,频率越高,减震效果越好;颗粒阻尼器布置在古柱中上部减震效果优于布置在古柱下部。  相似文献   
108.
郭玉荣    叶哲谦 《世界地震工程》2022,38(3):070-77
离线模型更新混合试验对构件拟静力数据进行恢复力模型参数识别,并更新数值子结构中相应构件的模型参数来提高混合试验精度,但该方法尚缺少真实试验的验证。本文基于课题组开展的足尺RC柱拟静力试验,取恢复力模型为集中塑性铰Ibarra-Medina-Krawinkler(IMK)模型,进行框架结构离线模型更新混合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当物理子结构取为RC足尺柱时,离线模型更新混合试验能获得接近于真实试验情况下结构的地震响应,从而对该方法的有效性进行了试验验证。利用IMK经验公式,将真实试验模型参数识别值按轴压比进行对照修正,应用于不同层数的框架结构地震响应模拟,实现了试验数据的重复利用。  相似文献   
109.
本文在前人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多年奇石开发利用和实地考察经验,介绍了清江观赏石的分类与特点,归纳总结了其形成的地质背景及岩性特征,并从铁质来源与填充、浓度变化和气候周期影响等几个方面分析了清江观赏石的颜色成因。  相似文献   
110.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通过高速激光扫描测量的方法,可高效地获取被测对象表面的三维坐标数据,具有速度快、高采样率、无接触性等优点,为快速建立不规则物体的三维重建模型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技术手段。本文以GLS-1500三维激光扫描仪为基础,介绍了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柳州市龙潭公园摩崖石刻数字化重建中的应用,实现了对摩崖石刻对象的数字化重建,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