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82篇
  免费   3672篇
  国内免费   3379篇
测绘学   801篇
大气科学   1649篇
地球物理   4385篇
地质学   9679篇
海洋学   2719篇
天文学   790篇
综合类   1169篇
自然地理   2541篇
  2024年   84篇
  2023年   204篇
  2022年   462篇
  2021年   709篇
  2020年   676篇
  2019年   744篇
  2018年   662篇
  2017年   720篇
  2016年   728篇
  2015年   838篇
  2014年   1027篇
  2013年   1263篇
  2012年   1034篇
  2011年   1118篇
  2010年   1031篇
  2009年   1111篇
  2008年   1081篇
  2007年   1156篇
  2006年   1206篇
  2005年   1001篇
  2004年   958篇
  2003年   854篇
  2002年   756篇
  2001年   660篇
  2000年   593篇
  1999年   507篇
  1998年   465篇
  1997年   389篇
  1996年   306篇
  1995年   292篇
  1994年   264篇
  1993年   197篇
  1992年   153篇
  1991年   115篇
  1990年   81篇
  1989年   87篇
  1988年   49篇
  1987年   38篇
  1986年   23篇
  1985年   29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9篇
  1973年   1篇
  197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22.
23.
1 IntroductionAccordingtogeologicalstructure ,theGansu Ningxia Qinghaiareabelongstothenortheastmar ginofQinghai Tibetblock .Thisareahasbeenpaidmuchattentionby geo specialistsinChinaandabroadbecauseofitssignificanttectonicmovement,itsintensiveseismicity ,anditsimportanceinearth quakehazardmitigation .IntheDevelopmentPro gramonNationalKeyBasicResearchesundertheProject“MechanismandPredictionofContinentalStrongEarthquakes”,themechanismsofcontinen talstrongearthquakesarestudied ,usinghypo…  相似文献   
24.
25.
26.
根据印度洋西北部鸢乌贼(Sym plectoteuthis oualaniensis)作业渔场的现场调查数据.分析了作业水深、作业时段、摄食等级和月相等因子对手钓上钩率的影响。统计表明.晚上、午夜和凌晨3个不同时段和不同作业水深对手钓上钩率均有显著性影响。3个时段中,其摄食等级呈先低后高再低的现象。午夜和凌展,上钩率的变化趋势与摄食等级的变化趋势呈显著的负相关。在月相的影响下.离朔日三四天之前,手钓产量呈上升趋势;离望日五六天之前。手钓产量呈明显的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27.
昆仑山8.1级地震前中国大陆的构造应变背景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利用“网络工程”1998~2001年累积的1181个测站的GPS重复观测资料,采用双三次样条函数模型建立中国大陆水平运动模型速度场,用大地坐标在椭球面上计算各类应变场,详细分析了2001年昆仑山8.1级地震前中国大陆水平构造应变场空间分布特征。各类构造应变场的最高值都出现在喜马拉雅构造带与昆仑山地块内(地震断裂带南侧),鲜水河—安宁河断裂带次之。分析表明,昆仑山8.1级地震正好发生在张性面膨胀应变率的高值区,第一、第二和最大剪应变率高值区边缘的突变区和最大、最小主应变率的高值区。  相似文献   
28.
29.
30.
本文以丰富的实际资料,论证了地下水的卤素元素(F、Cl、Br、I)的形成、含量及其分布规律与含水介质成分、上覆岩土性质、地下水退流条件、氧化还原环境、地下水矿化度之间的关系。根据江汉平原东部区和鄱阳湖区地下水中Br、I元素的调查研究结果及它们形成的控制因素与分布规律,结合长江三角洲南部区水文地球化学环境条件分析对比,指出该区是一个形成Br、I矿泉水的有利地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